新浪财经

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 加快高新区转型升级

2011年07月27日 10:46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实现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同的高新区有不同的经验做法。正是基于金融资本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贵阳国家高新区近年来把很大精力放在了坚持融资与融智齐举、创新驱动促进转型、加快形成聚集优势上

  在7月17日举行的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高新产业金融论坛上,贵州省贵阳国家级高新区以“科技和金融相结合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经验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关注。成立之初规划面积仅为5.33平方公里的贵阳高新区,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3.1%;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100.1%;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54.9%。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贵阳高新区始终将坚持绿色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生态文明建设也结出了累累硕果。

  作为贵阳高新区建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笔者认为,贵阳高新区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紧紧围绕生产力区域化分工布局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律,按照“新兴产业+核心团队+金融资本+资源优势”的思路,以园区为载体、以投资为牵引、以项目为抓手、以创新为驱动、以金融为支撑、以服务为保障,通过政策扶企业、招商引项目、科技强产业、服务促发展,从而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形成经济发展新优势。

  在实现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同的高新区有不同的经验做法。众所周知,如果我们的发展既要是文明的,也要是生态的,高新技术产业就成了一个必然选择。实践也已多次证明,在现代经济中,金融资源的动员和配置效应,往往决定着技术创新的路径、质量、效应。而金融资本迅速聚集并投入到技术创新中,可以更迅捷地促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构建一个充满活力、运营高效的金融体系,对创新性技术的成长,特别是对绿色产业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贵阳国家高新区坚持把构筑产业、技术、人才、资本“四大价值链”作为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大力实施“聚焦”战略,积极打造科技、金融、人才“三大特区”,加快形成高端要素聚集优势。

  一是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贵阳高新区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聚集了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精密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片式元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先进锻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国际生物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公共实验室、国家质检总局四个国检中心等一批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拥有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8家,其中国家级中心4家、省级中心14家。目前,正在加快建设技术研发、创新孵化、信息软件、资本运营、科技商务“五大中心”,加快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园、硕博创业园、动漫园、数字内容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构筑核心动力圈。

  二是搭建科技金融结合平台。积极搭建贵阳高新区“金融超市”,加快建立“新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招商银行贵阳科技支行,已聚集赛伯乐风险基金、中科招商基金、贵阳高新创投基金等多家金融机构和相关公司;与国开行合作创立“四台一会”(贷款平台、管理平台、担保平台、公示平台和信用促进会)贷款模式,共同搭建规模为10亿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1.6亿元;与省科技厅、市科技局共同建立了“科技合作计划”,安排3300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为高技术企业和项目团队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服务。

  三是搭建科技人才聚集平台。建立人才(专家)公寓、院士工作服务站,制定了一系列“招才引智”的政策措施,设立了500万元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聚集了各类技术人才15000多名,引进“海归”20余名,拥有博士150余名,在高新区建立了“贵州省重点产业、重点学科人才基地”、“贵阳市生态产业人才基地”。同时,以贵州省技术转化与产业发展研究院为平台,以“项目+资本+人才”为突破,在引进年产3000万片“LED蓝宝石衬底材料项目”的同时,成功引进了以美国回国创业的季泳博士为首的LED蓝宝石材料研发团队,项目总投资达22亿,达产后可形成年产3000万片的规模,实现年产值40亿元。

  在此次高新产业金融论坛上,贵阳高新区与招商银行、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中科招商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此为标志,贵阳高新区未来将开展新一轮以科技和金融相结合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笔者相信,在科技和金融这两大引擎的引领下,贵阳国家高新区将成为大规模吸引各种发展要素的平台,成为贵阳市乃至贵州省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成为贵阳知识密集度最高、产业最集中、人居和创业环境最优的现代化新区。

  (作者系贵州省贵阳国家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责任编辑:胡可璐)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