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8日 01:24 来源:国际金融报
■ 本报记者 张颖
“窃听门”将全球传媒产业推向了风口浪尖。在公众对传媒道德丧失的不断批判之下,媒体自身也开始反思如何有效规避行业风险,防范于未然。
昨日,苏黎世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以下简称“苏黎世保险”)金融险部负责人曾万里告诉记者:“为满足传媒企业获得职业责任保障的迫切需求,我们将推出全新的传媒业职业责任保险。”
职业避险需求大
在中国,传媒企业也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风险:某内地女歌手因报道不实,将沪上某知名早报告上法庭,并索赔百万;因转载泰国报纸,《参考消息》被国内某银行以侵害名誉权告上法庭;类似的案例举不胜举。曾万里指出:“由于传媒行业的特殊行业性质,传媒企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源于其发布内容,侵犯名誉权诉讼便是常见风险之一。”
事实上,在过去10年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消费品的强劲需求带来了中国传媒行业的繁荣发展。传媒业职业人员在享受业务增长所带来的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愈加繁杂的职业责任风险隐患。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小行业风险对自身产生的影响,成为了近期传媒产业关注的话题。曾万里给出了解决方案:“为满足传媒企业获得职业责任保障的迫切需求,苏黎世保险将推出全新的传媒业职业责任保险。”
险企产品频创新
记者了解到,即将推出的传媒业职业责任保险将为报刊、广播、公关公司、广告公司等传媒企业提供全面的职业责任保障,不仅包括为其支付因名誉侵权及疏忽行为导致的诉讼抗辩费用,而且包括企业所应承担的赔偿金。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产品的核保范围将不包括本身刻意制造虚假信息的媒体企业。”曾万里强调。
那么,针对传媒职业人员的责任保险,保费是怎样厘定的呢?曾万里透露,该项保险的费用收取并不单纯根据投保限额确定,还要根据各传媒公司的信誉度、产品发行量等多层因素综合计算。“假设同等规模大小、同等载体的传媒,对娱乐类传媒的保费收取,显然将比文学类媒体的费用更贵。”曾万里表示,“媒体职业责任险在欧美国家已经颇为普遍,相比而言中国大陆则是一块未开拓的市场。”
在曾万里看来:“随着中国媒体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媒体责任险对于传媒企业而言将变得十分必要。传媒企业购买‘媒体责任险’不仅能起到事后赔偿的作用,关键还有事前防范和规避风险的功能。”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