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300万辆 ,奇瑞驶向新里程

2011年07月28日 08:01 来源:经济日报

  7月27日,奇瑞第300万辆汽车下线。聚光灯下的奇瑞,多了几分蜕变之后的成熟和内敛。300万辆是一座里程碑,它提醒着奇瑞过去从哪里来、未来到哪里去。

  关注者不难发现,自去年以来,奇瑞已经战略性地放慢规模扩张的步伐,慢慢收缩战线,注重精耕细作。“过去奇瑞追求规模、追求速度、追求行业排名,但企业不能无限制地膨胀下去,回归到能够给客户增值,才是企业存在的价值。”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对今天的奇瑞而言,战略调整比规模更重要。

  从100万辆到200万辆,再到300万辆,奇瑞的大步跨越彰显出自主品牌的实力和信心,但在奇瑞公司总经理助理金弋波看来,奇瑞确实到了放慢些步子、走得更稳更好的时候了。“汽车产业是规模产业,在发展的第一阶段,追求规模和销量是必须的,有了规模基础,才能谈到品牌和效益。”金弋波说,2007年奇瑞第100万辆汽车下线时,就在深思未来的发展之路,确定了战略转型的方向。在接连经历了2008年“调整之年”、2009年“布局之年”、2010年“精耕之年”之后,奇瑞顺利进入2011年“成长之年”。今年上半年,奇瑞累计销售315934辆,精心布局的海外市场更是销售71826辆,同比增长88.5%。

  金弋波将这一阶段的奇瑞概括为:从“规模型”成长为“稳规模的精品型”,迎来了品质、品牌和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

  创新一直是奇瑞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由6000余名研发人员组成的“梦之队”、每年不低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企业创新文化和激励机制,都为奇瑞坚持自主创新创造了沃土。

  如今的奇瑞,技术创新已经不仅限于产品开发和设计,还延伸到试验、试制和制造技术,形成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汽车,从整车、发动机、变速箱到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奇瑞已累计申请专利5700多件,授权3800多件,位居全国汽车行业第一。在制约我国汽车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试验试制方面,奇瑞更是率先取得突破,建立了国内最大样车试制工厂,具备每年试制600台样车的能力。

  思路和模式的大胆探索,进一步丰富了“奇瑞创新”的内涵。例如,在奇瑞当前重点关注的国际化方面,就已经从简单的“走出去”——出口整车产品,逐步过渡到“走进去”——建立基地、扎根发展,通过与国际资本和技术的多元合作,不断推进海外市场的本土化进程。奇瑞根据不同市场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整车出口、散件组装、合资合作和全面投资等不同模式,使其市场辐射力不断增强,本土化程度不断提高。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