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8日 19:06 来源:南方周末
■审计署的“三公经费”,不仅公布了决算总额,而且细化到新购车辆的价格、具体出国人次和车辆平均维护支出数据。
■占财政拨款一半以上的政府项目预算中,所包含的三公消费数据却仍旧难以统计。
2011年7月23日,国税总局、铁道部、中国人民银行等7个国家部委公布了2010年“三公经费”支出。至此,98个国家部委中已有74家公布2010年“三公支出”决算数据。
在已公布的74家中央部委三公经费支出中,国家税务总局以21.66亿元的支出决算取代了此前以5亿元支出高居“三公经费”支出总额榜首的海关总署。对此,有专家解释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是采取垂直管理体制,因此所公布的经费实际上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单位的总额。
而支出总额最少的国务院扶贫办,尽管2010年仅支出145万元,但按人均数计算却高达11066元,高居10家公布人均三公经费数据的中央部委之首。
在公布数据的详尽和规范程度上,74家部委也有着明显的差距。审计署公布的“三公经费”数据中,不仅公布了决算总额,而且细化到新购车辆的价格、具体出国人次和车辆平均维护支出数据,令公众对该部门的经费使用状况和效率一目了然。
财政部、商务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公布数据中,也分别在项目细化和解释方面做出了各自的突破。
此前一直致力于推动公车改革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在审计署的三公数据公布后,兴奋地在自己的微博(http://weibo.com)中写道:“好样的,审计署给其他部长鸭梨(压力)。”
然而似乎并非所有的部长都对审计署送出的这个“大鸭梨”感兴趣。许多部委所公布的三公经费资料,只有一张表格和短短的解释,既无具体使用介绍,也无人均经费等关键数据。
含混不清的解释和数据,引来了社会各方的关注与猜疑。如对“三公经费”的计算口径,有学者指出目前仅以“财政拨款支出”计算,实际上只是“最小的统计口径”。
与此同时,占财政拨款一半以上的政府项目预算中,所包含的三公消费数据却仍旧难以统计。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指出,这使得三公消费有了藏身于项目经费的可能性。叶青则表示,还有政府部门下属单位、相关公司为三公经费“埋单”,乃至私设小金库等违规现象,虽然一直在查处,却难以根绝。
口径的不同,加上种种“预算外”的运作,使得公众对已经公布的三公数据怀着某种质疑与审视的心态。如刚刚因“郭美美事件”而声誉受损的中国红十字总会,在公布了2010年152万元的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后,引来网上一片嘲讽,指其“还不够郭美美买十个包”,或者“还不够买一辆玛莎拉蒂”。
实际上这种质疑之声早在财政部公布中央本级单位“三公经费”时就已经出现,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央本级行政单位的“三公经费”决算支出为94.7亿元。而在此前被媒体广泛引用的有关学者的推测中,全国的“三公经费”高达“三个3000亿”(公费接待3000亿,公车消费3000亿,公费出国3000亿)。
照此推测计算,中央本级单位三公消费仅占全国的1%左右,一时引来诸多非议。
有研究数据显示,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中国财政收入增长了约27倍,而同期行政管理费用增幅高达170倍;而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2003年已上升到19.03%。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