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地方公布“三公”经费还寥寥无几

2011年07月28日 19:25 来源:财新网

  目前仅北京、上海两市发布,2011年两市“三公”经费预算分别为11.4亿元和11.1亿元

  【财新网】(见习记者 邢昀)上海市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今天(7月28日)出炉。在上海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二十八次会议上,上海市财政局局长蒋卓庆介绍,2011年该市“三公”经费预算合计11.1亿元。

  上海市级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中,2011年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1.95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预算5.85亿元、公务接待费预算3.3亿元。但上海并没有披露2010年的“三公”经费实际支出。

  本月底,各省、市、自治区陆续召开人大常委会,对2010年省级决算和2011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议。目前对外公布“三公经费”的省份寥寥无几。

  此前,地方政府中,北京市先行公布了“三公”经费支出。2011年,北京市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总额为11.4亿元,比去年决算数增加828万元。

  7月以来,中央行政单位和各中央部委集中公布了“三公”经费支出,公众及舆论对这一行动本身均持欢迎态度,但同时,对披露内容仍存较多疑虑及不满,主要集中在此次统计公布口径狭窄;披露信息粗糙,缺乏具体构成说明;缺乏统一规范,发布时间、方式均存在较大随意性;较多部门“三公”经费支出不降反升,等。

  例如,2010年北京市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11.3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9.1亿元。过高的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引起人们的质疑。北京市财政局7月26日透露,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和会议,北京市已启动对其定点中标供应商的考核工作。

  不过,如何真正管住官员的“轿子”,仍是无计可施。

  某省一位地方政府公务员对财新记者说:“越到基层,地方政府的公务接待费越难说清,上级领导来视察,请客吃饭用车是必须的。”

  天津财经大学李炜光教授对财新记者表示:“三公经费的公开目前没有法制约束,完全是行政压力。现在做得不好的地方是新的《预算法》还在修订,过去《预算法》对于三公经费的公开并没有规定。人大应该提供途径,让民众可以表达意见并参与其中,使三公这种民众关注的问题在新《预算法》中有所体现。”

  在中央及地方政府公布“三公”经费后,使用财政拨款资金的政党组织、学校、医院,甚至一些特殊机构是否也该财政公开,目前仍然没有明确规定。■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