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研报A股“包装术”

2011年07月29日 05:1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赵云

   7月23日的一道闪电,惊醒A股编织已久的高铁美梦。

   本周以来四个交易日,沪深两市高铁概念股已是节节败退:25日,即灾后首个交易日,Wind高铁指数就大跌5.81%,刷新2月刘志军事件时创下的4.6%单日跌幅。

   取而代之的是航空板块“起飞”。26日,东方航空(600115.SH)更是在资金追捧下,迎来久违两年的涨停;几乎同时,机场以及航空公司类板块个股也借势上扬。

   对各大券商而言,这一切早在预料之中。

   率先对“7·23”事故进行点评的数份研报就已指出,动车事故将为航空板块带来交易性机会;但这也不意味着高铁板块遭到抛弃,一些分析师还称,灾难将加速铁道改革,依旧可以利好上市铁路公司。

   至此,一场天灾人祸被演绎成高铁、航空的“双赢”机会。

   “金手指”们欲化“危”为“机”

   周末突发动车追尾事故后,股市“黑色星期一”已经在劫难逃。

   25日开盘前,首批行业分析报告已经出炉。

   和市场预测一致,分析师大多认为本次事故将给铁路、高铁等行业带来负面影响,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短期内难有好的表现。

   不过,这些报告的另一个目的,还是为逃离铁路、高铁板块的资金推荐新的投资机会。

   航空板块成为当然之选。

   中金公司援引国外案例,航空股跑赢大盘为大概率事件。

   “通过观察历史上高铁事故后,所在地区航空公司的股价表现,我们发现跑赢大盘是大概率事件。除韩国两大航空公司在事故后3 个月内均跑输大盘外,德国、法国、日本当地航空公司股价在事故后3 个月内全部跑赢大盘。”该公司宣布。

   此外,国泰君安也上调了对国内航空公司的盈利预期;平安证券更是将该板块的投资评级由“推荐”上调至“强烈推荐”。

   只是,这并不意味着铁路等行业被“无情”抛弃;相比之下,分析师对后者的态度要暧昧许多。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家券商对铁路相关行业做出“卖出”评级,即便在它们的报告中,或多或少已承认,此类上市公司股价的短期表现不会理想。

   态度最为悲观的是申银万国,直接将铁路设备行业评级下调至中性;此外,光大证券和国泰君安维持了对铁路设备子行业的“中性”评级。

   但更多的券商在暗示,投资者应注意铁路行业的“抄底”机会。

   高盛表示,动车追尾这一重大事故可能加速铁道部改革,所以有利于上市铁路公司;不过在报告中,高盛并没有对被寄予厚望的改革将于何时完成做出预计。

   持类似逻辑的还有中金公司。

   “高铁的发展不会因为此次事故停滞。”该公司分析师任重表示。

   他在报告中解释,尽管短期内将对铁路行业造成困扰,但现实的困境反而有利于铁路从桎梏和困境中警醒,中长期来看有利于铁路行业整体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任重建议,如果股价受到短期负面影响出现回调,投资者可逢低买入。

   如此场景一幕何其相识。

   当双汇发展(000895.SZ)深陷困境时,也曾有声音向投资者喊话:“任何的下跌都是赚钱的机会”。

   3月,央视曝光双汇“瘦肉精”事件,双汇发展随即跌停并停牌逾一个月,直至4月19日复牌。在这期间,不少分析师为该股的回归积极鼓吹。

   招商证券曾发布报告称,双汇“股价下跌20%左右将创造绝佳买入时机”;理由仅仅是“消费者对双汇的产品有忠诚度”。

   中投证券则选择在双汇复牌前日,发布题为《瘦肉精事件创造绝佳的中长期买入机会》的研究报告,认为双汇能够将挑战变成机遇,股价“下跌的空间有限”。

   姑且不去讨论上述观点孰对孰错,单凭这些案例对危机的成功重塑,无一不是给低迷的上市公司注入一剂强心剂。

   分析师出“奇”制胜

   危机只是意外;摆在分析师面前更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让自己的报告脱颖而出。

   这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

   整个过程近似于大浪淘沙。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已超过两千家,而针对这些公司出具的研究报告还以每天逾千份的数量增长。

   于是,炮制噱头成为最简单明了的手段。

   一时间,“天价榨菜”、“专业补脑残”、“增量阿胶”等研究报告粉墨登场。

   中信证券一纸研报,把上市公司内部承认“搞噱头”的天价榨菜,平添上“提升公司形象”的角色。事后公司承认,该报告并未经实地调研,仅仅是在分析师收集网络公开信息的基础上。撰写了这份短评报告。

   此后不久,申银万国又接力打造起“天价阿胶”。

   在出席东阿阿胶股东大会后,申万分析师推出“阿胶块每公斤零售价5000元不是梦”,但报告中支撑这一观点的,却是一个“增量促销量”的荒唐计划:东阿阿胶计划调整产品说明书,将复方阿胶浆从目前的1次1支改为1次2支,目的是增加药品的使用量。

   此言一出,市场哗然。东阿阿胶公告,否认该报告关于调整用量的说法,申万也被迫为此公开道歉。

   接下来,渤海证券的“专业补脑残”研报更似一场闹剧。

   其分析师在针对冠昊生物(300238.SZ)的新股询价报告中写道,上市公司是颅内手术修复材料硬脑膜补片的国产龙头,因此,报告的标题中便赫然出现:“专业补脑残”。

   这一类噱头着实给以专业见长的证券分析行业带来各种难堪。

   但还有研究报告连基础的专业要求也未能达标?

   7月15日,攀钢钒钛(000629.SH)午后涨停,晚间银河证券却紧急发布公告,解释此前该公司分析师对攀钢钒钛估值188元的“卫星”研报存在计算错误,“将一个原本该放到分母上的百分比放到了分子上,导致结果相差巨大”。

   事实上,在该股涨停当日,已经创下30.08亿元成交新高。谁又会为这一荒谬错误买单?

   这一次,分析师再度被上市公司抛弃。攀钢钒钛随后公告称,近期并未接受银河证券及其研究员调研,并指研报中使用的多项数据存在信息错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7月19日,国信证券语出惊人。其分析师黄茂发布研报,预计青岛啤酒(600600.SH)市值可达3700亿,与现在500亿的总市值相比,还有7倍多的上涨空间。

   不难设想,未来的证券研究行业还将继续“精彩”。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