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质量放首位 农民得实惠——山西省祁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印象

2011年07月29日 14:29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7月的晋中平原,沐浴在火热的骄阳下。一块块平整的良田,绵延开阔,绿油油、齐崭崭的玉米棵织成了青纱帐,成畦成片的辣椒、茄子、西红柿长势喜人。巡走在田野间,农田、道路、沟渠、树行、电站、蓄水池……依次排列,齐齐整整。

  站在山西省祁县城赵镇丰固村的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祁县县长张鹏告诉记者,我们所看到的这片林、渠、路、电配套的上千亩高标准农田,3年前还是盐碱化严重的中低产田。“多亏了土地整理。” 张鹏说,“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讲,这个项目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受农民欢迎的项目,是当之无愧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向“整理”要良田

  土地整理对于祁县,曾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地处晋中盆地的祁县,是典型的农业县,有着得天独厚的适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境内有46万余亩耕地和39万亩未利用地,蕴藏着土地整理的巨大潜力。“现有耕地中近30万亩中低产田,未利用地中有两成,都可以通过开发整理,变为良田。”但捉襟见肘的经济基础条件限制了祁县的土地整理脚步,多少年来由于农业基础设施一直配套不足,农田水利设施严重滞后,守着一马平川的大片耕地,祁县人却与现代农业生产咫尺天涯。

  向“整理”要良田。“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土地整理力度的加大,祁县县委、县政府不失时机地把握住机遇,积极争取到省、市投资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8个,县财政投资实施土地开发项目7个。项目共涉及28个行政村,投资6300余万元,整理土地2470公顷,新增耕地250多公顷。

  “这是祁县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高标准的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人员介绍,3年间,祁县共铺设田间砂石路181.04千米,林下配套11.64万株,新打配套机井 162 眼,铺设地埋节水管道213.31千米,架设变压器 60 台,电力线路 67.27千米,修筑防渗渠道15.16千米……土地整理犹如神来之笔,将昔日荒凉贫瘠的盐碱地、“望天田”,描画出“田成方、路相通、管(渠)成网、林成行、机配套”的标准化园田新格局。

  土地整理,解了祁县农民所想、所急、所盼,空前释放了农地的生产力。“一亩西红柿收成一万块钱,一亩辣椒收成八千块,同样是这块地,原先种麦子一亩地收成不过千八百块钱……”丰固村的农民段得玉守着自家的承包田一脸喜悦,他指着田边流淌着的清冽冽的渠水,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大旱,但有了这引来的汾河水,再旱也不怕。”

  据了解,祁县通过3年土地整理,项目区内亩均增产粮食100余公斤,粮食总产增加300万公斤,经济作物面积达6000余亩,农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2010年,祁县成为山西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和全省“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

   群众满意是标尺

  “土地整理,是所有支农项目中让农民得实惠最多的项目。但最初,农民并不都买账,我们的工作也遇到了不少困难……”祁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许学林说,土地整理涉及地块调整、取土改道、打井通电等,事无巨细,都与老百姓利益息息相关。如何做到让老百姓心服口服,既称心又放心,政府部门是下了大功夫的。

  把质量放首位,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程的主要指标,是祁县实施土地整理工程的一贯宗旨。“这么多钱,一定要花在刀刃上,尽可能多地让农民得实惠。”张鹏说,“如何做,做些啥、做成啥,我们要让群众自己说了算。”

  让群众说了算,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在实打实的工作中。祁县土地整理有个四句话章程,那就是“请群众广泛参与、向群众如实交底、让群众确实满意、使群众长期受益”。

  具体咋做的?张鹏向记者侃侃道来。请群众广泛参与,就是按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确定项目区后要开好三个会;一是见面会。立项前与村民代表见面,讲清为什么要在这里开发整理,开发整理的项目内容、双方的责任、义务,需要广大群众配合的地方让村民代表宣传到各家各户;二是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征求两委干部、老干部、老党员和群众的建议意见,并交待清楚项目实施的目的,投资规模,预期效果;三是决策会,开发整理方与项目区内村委共同商讨制定相关制度,研究项目实施办法、措施等,广泛征求农民群众的意见,形成共识,便于开展工作。

  向群众如实交底,就是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都要向农民群众交待实底。一是土地平整需动多少土方,谁家的地要取土,谁家的地要填土,都要讲清楚;二是农田水利工程要讲明白那里打井、打多深,地下埋管道路线如何走,电力线路怎么安排;三是田间道路如何修,修多长,修成什么标准;四是农田林网树种、布局,注意事项都要解释清楚,做到公开透明,让农民知根知底。

  让群众确实满意,关键是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做好了,质量有保障,农民群众就满意了。如何保证质量,始终坚持以制度办事。一是监理到位。监理单位派驻现场监理,全过程监管。认真把好五个“关口”即:工程进度关,资金拨付关,重点工程质量关,隐蔽工程查验关,设备购置进场关;二是聘请纪检审计等组成的检查组定期抽检工程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是聘用老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督。特别在土地的平整度、项目区机井出水量、管道铺设、砂砾石厚度等工程细节方面,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

  使群众长期受益,项目建成后,与村委共同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管护措施,通过统一管理、市场化运作等手段,结合各村实际出台了“以树养树,以树养路、以井养井,以水养渠”等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项目区内树木的成活率,保证了项目区机、井、渠、路、泵正常有效使用,让群众长期受益。

  “过去是我们找农民搞整理,现在是农民主动找我们要求整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尝到了甜头的祁县农民,迸发出了投资农业的空前热情。里村是省级“城赵镇里村等五村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的实施村,该村现有耕地1万亩,项目配套4000亩。项目实施后,老百姓通过自筹方式共筹得资金200多万元,用于改善项目区外的农田设施配套,共更新维护机井16眼,整修道路7公里,铺设管道2万米,埋设电力线路8000米。村民们都认为“这笔钱,投得值”。

  祁县县委书记段燕翔胸有成竹地告诉记者,“十二五” 期间,该县将以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以“保护耕地红线、保障科学发展”为己任,力争完成20万亩高效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实现粮食增产2000万公斤。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