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30日 01:1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高不谈
写这篇内部参考源于一个奢侈品的故事。讲这个故事的人是某奢侈品牌集团的大佬——身材匀称、五官舒服、皮鞋昂贵却绝不锃亮、皮带刚韧而绝没有LOGO、操着一口台湾普通话的中年男人。
男人讲了一个故事,关于奢侈品:一个刚产下一子的女人专门跑到奢侈品门店,欲购买心爱的手袋。服务员告诉她,这款手袋不仅没有现货,还需要再等上7年才能提货。女人思考片刻,掏出钱袋,捻出白金信用卡。服务人员随口一问:“手袋是有特别的用处吗?”女人笑着答道:“7年尚好,正好赶得及我拎着它参加我儿子的小学入学典礼。”
哦,7年之后,女人刚出生的儿子刚好7岁,该上小学。
讲这个故事时,中年男人双眼有神却不咄咄逼人,表情可亲却又用一把看不见的量衣尺将人们不偏不倚挡在1尺5之外,手上比划着优雅的手势,看起来正儿八经没有过分虚假。
有点儿像——在讲述一个圣经故事。在奢侈品行业浸淫20年的中年男人深谙:在奢侈品领域是不用生拉硬拽、笑脸相迎,以及三寸之舌来吸引客人的。微笑、优雅、慢吞吞、稍微几个恰当的手势即可。
不过,显然,我身旁的消费品行业分析师很难读懂这份态度背后隐含的逻辑:“重点是花天价买个手袋,还是拎着去参加7年后小孩的入学典礼?天价手袋和入学典礼之间有什么瓜葛?”
当然,把天价手袋和母亲对新生孩儿的殷殷渴爱牵连在一起显然有些牵强附会;将7年后拿到的手袋和女人的生命希望牵连在一起显然有点儿混淆视听。
“我倒怀疑是女人爱手袋想出来的说辞。”冷眼的分析师称。
说辞……
不得不讲第二个奢侈品的故事。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姑娘总是尴尬于在朋友相聚时没有一个名牌背包。理由是:“我同事至少都有一个XX。”
比起中年男人的故事,这一个我们更熟悉——“别人都有……”
请允许我岔开一笔。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村子里的富人,常会在逢年过节请附近的村民在家中搓一顿,届时必是鱼肉满桌,热闹非凡。
有个冷眼的人类学家博厄斯(Franz Boas)称之为“夸富宴”,不过是富人把自家的东西集中起来,分配给穷人们吃一顿,表面上看,资源更加平均了,富人的慷慨也赢得了尊重。总之,博厄斯老兄倾向把它说成是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我个人的理解是富人资源的外溢。并且更有趣的是,它通常只是表面上的外溢,因为一年几次的“夸富宴”,实在只能间歇性地饱饱口福,并不能拉近村子中富人和穷人的物质差距。
在我看来,这和二十几岁姑娘的故事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夸富宴”外溢的是鱼肉饭菜,而奢侈品手袋外溢的是“生活方式”,有烙印的生活方式。
有点像男人的腰带、女人的背包、潮人的iPad一样,腰带远远溢出腰带,背包远远溢出背包,iPad远远溢出了手提本儿。它们多是外穿的银行存折或是某个学历证书或是某个光鲜头衔或是某种社会偏见的化身。
这种情况的实质是:人们开始模仿与自己类似的人或是他们想要成为的人。
当每个女人都关心自己的背包、配件的价格在圈子中的“位次”时,当每个家庭都关心能否获得表明其社会地位的产品时,这意味着信息时代的普罗大众与路易十四时代的宫廷贵族们承受着极其类似的有关消费的压力。
于是,我们再说今天的最后一个奢侈品故事。
故事的讲述者是一个青年,青年的父亲做着利润丰厚的矿产生意,自己刚从美国回来。牙齿微黄、眼睛炯炯有神、表情和所有生意人一样和善、皮鞋锃亮、皮带刚韧有个LOGO。他的家乡是温州的某个县城。去年在青年的家乡,一户人家买了一款价值不菲的汽车,于是这种汽车在小县城里从无到有,并且越来越多。“一般大家都相互看着,你家有了什么,其他人也不愿意落后。并且乡民有个特点,认为其他邻居已经尝试过的一件产品或者是一桩生意有更低的风险,所以一件物品或者是一桩生意很容易在县城传开来,这或许是大家所谓‘炒房’、‘炒茶’的真正原因。”青年解释道。
故事本该结束,不过这又实在让我想到了另一桩事——关于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重仓股总有几个是特别类似的。道理很简单,赚取相对收益还要苦于排名的基金经理,如果漏下什么赚钱品种很可能会拉开和同行的距离,弄得不好还要受到上级的责骂。要是拿了个亏钱的货色,大不了是大家都后退,对于追求排名的基金界来说,大家后退就不算后退。所以算来算去还是紧紧跟随,互联互通,保持一致,以防落后得好。
不管怎么说,不论是吃穿用住也好,还是行业排名也罢,追求个性往往有些附加的代价。不过,个性——这不正是小众的、数量稀少的、设计独到的奢侈品和大众消费品的区别所在吗?
(作者为本报记者)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