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指期货对信托公司开闸资质不足雷声大雨点小

2011年07月30日 01:24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尹珺 北京报道

   7月11日,银监会发布《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指引》,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终于获得了“通行证”。《指引》从股指期货交易资格、制度建设、专业团队、IT系统以及交易对手选择等多方面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标准,并对业务流程、信息披露等多个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

   虽然限制颇多,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热情。《指引》发布没几天,业内就传出“首批将有10家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的消息。

   时隔半个月,信托公司都为此做了哪些准备?到底有多少家信托公司准备“进军”股指期货领域呢?

  信托公司雷声大雨点小

   对于“申请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这件事情,信托公司的态度可谓是冰火两重天:符合相关资质的,正在积极准备或者密切关注;不符合相关条件的,则彻底打消了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的念头。

   记者采访了部分信托公司,仅有4家表示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信息,正在积极准备。其余几家信托公司,有的明确表示:“我们没有开展这方面的业务。”有的则委婉地告诉记者:“近期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经过记者多方了解,虽然信托公司之前想要参与股指期货业务的“雷声”很大,可是真正申请这方面业务的“雨点”却很小。

   针对这一情况,普益财富研究员陈朋真指出:“大部分公司自身的资源不足:如人员不足,风投经验有待积累等,导致他们没有办法参与到股指期货业务中。而且信托公司的业务放在证券投资上的并不多,这也是导致较少信托公司打算参与期货业务的原因之一。”

   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师李旸认为:“现在申请参与股指期货的公司较少,一方面是因为自身的资质不足;另一方面,一些符合资质的公司也在观望,他们有的是还没准备好,有的想先看看其他公司做得怎么样,再决定是否跟进。”

   不少信托公司对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的兴趣不是很大,那么他们主要对发展哪部分业务比较感兴趣呢?陈朋真分析说:“一些大的信托公司,它们可能比较注重投资类的业务。虽然目前这方面的产品不多,那是因为现在主要处于前期研发阶段。但是因为政府政策上还是比较鼓励的,投资类业务比较适合长期发展。而一些小的信托公司可能更关注融资类的业务,因为它们本身规模比较小,比较希望扩张自己的规模。”

  4家公司明确表示参与

   在接受采访的信托公司中,有4家公司表示准备申请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

   记者从华宝信托了解到,他们已经在申请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了。但是由于尚处于申报资格阶段,结果还未出来,具体情况不能透露。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针对股指期货业务已经准备很久了,公司也对这块业务比较重视。但是究竟能不能申请下来,主要看监管层面能不能批准。”当记者问起什么时候能够得知具体的结果时,他表示:“应该不会太久。”

   记者又致电中原信托,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我们一直在关注股指期货方面的业务,但是目前还没有开始递交申请。相关的部门正在研究,我们现在主要是在做一些业务准备。”

   同样打算参与股指期货业务的还有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和国投信托。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很早以前就开始准备这件事情了。不管是配套系统、制度,还是人员配置方面,包括相关的研究我们都在做。”

   国投信托的相关人员在接受采访时,也明确表示:“投是肯定能投。我们正在准备,主要是硬件和人员方面。我们这里目前也在招聘。”

   对于银监会发布《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指引》这一举措,其中一家信托公司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这对信托公司是个利好,为信托业务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渠道,而且丰富了投资者的产品选择,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投资方式。”

  申请具体信息“雾里看花”

   虽然有4家公司表示准备申请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但是问到申请的具体进程,大家纷纷表示:“不方便透露。”对于什么时间大家能够知道申请的结果,信托公司的回答是:“要等待监管部门的答复。”

   记者咨询了李旸,他说:“我们只能关注相关信托公司的网站,看看他们有没有推出股指期货类的产品。以此来判断它有没有申请下来,快的话可能两三个月就能有公司推出相关的产品。”

   对于信托公司是否有资质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普通的投资者想要了解也很难。例如:《指引》规定,参与股指期货业务的信托公司必须具备3C级(含)以上的监管评级,申请以投机为目的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应具备2C级(含)以上的监管评级。

   记者咨询了相关的第三方分析机构,试图了解到底哪些信托公司符合《指引》中提到的3C或2C监管评级。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这个我们也不太清楚。这个监管评级是不对外公布的,可能只有信托公司自己知道。

  未来的方向

  华宝兴业国内投资部总经理 牟旭东

   基于目前经济的复杂性,在金融危机之后,投资刺激计划造成了目前通货膨胀率高企,只能通过不断紧缩,回收过量的货币。目前不断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不断地加息就验证了这一收缩过程。而另一方面,之前过量的货币又导致物价“刚性”上涨。

   同时,房地产的限购政策将会导致一二线城市的交易量不断萎缩,影响到未来的房地产投资,并进而收缩了部分派生需求。

   因此,未来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可能呈现复杂的箱体整理格局。加之,大小非的解禁和创业板的快速巨额融资,使得弱市平衡中的股票市场平添了一种不确定性。

   在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我们依然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出路在于结构转型,主要体现于新兴产业、物流和内需消费。

   在新兴产业之中尤以信息技术的变革最为耀眼。“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商业模式出现一轮又一轮的创新,具有互联网功能的移动终端正在大量涌现;同时,显示器技术的革命让平板化、轻薄化、人机互动成为特点,未来的终端将出现更大变革;“云计算”的出现更将大量的存储置于后端;语音输入的流行将使人类感受到科技的便捷与美好。由此,将带动显示器、连接器、语音输入、软件、地理信息运用等一系列公司的增长。那些有着独特技术壁垒的公司将迎来重大的投资机会。股票市场本质上是基于未来预期的一个交易市场。在这场滚滚而来的科技革命的潮流中,股市一定不会等闲视之。科技的渗透,让城市和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而笔者坚信,把握科技变革中的龙头公司,一定会让基金净值取得超越。

   物流行业作为制约国民经济增长的短板,目前正不断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传统的低效率高能耗的物流模式,随着铁路运能的释放,以及“多式联运”、“海铁联运”、“定点班列”的出现,无疑将迎来一次生产方式的重要革命。

   而内需的重启,将会使得那些有着“护城河”壁垒的公司出现稳定和快速增长的契机。因而,我们在配置中依然将着重上述几方面的投资。

   经济结构转型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股改的重要成果——全流通已经大步向我们走来。作为投资人,我们仍需紧密把握政策走向、行业趋向,提前布局,长期为持有人创造收益。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