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这4个问题 期待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2011年07月30日 01:24 来源:郑州晚报

  

这4个问题期待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事故死难者亲友昨日在事故现场参加哀悼活动 新华社发

  高科技动车怎会“一击即中”?调度为何致命“失灵”?

  为何受损车体被匆匆掩埋?特大事故应该如何问责?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网帖《“7·23”动车事故的存疑》引发网民巨大关注,截至目前,该帖点击率已经超过27万人次,回复高达2209人次。

  就网民关注的焦点问题,新华社记者对铁路部门工作人员和相关专家进行了采访。

  遇难人员赔偿救助标准

  提高至91.5万元

  据新华社电 记者29日从“7·23”事故救援善后总指挥部了解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经过与事故遇难人员家属具体协商,“7·23”事故遇难人员赔偿救助标准为91.5万元。

  此前,善后工作组与部分家属就赔偿问题进行了初步沟通协商,主要依据国务院2007年颁布的《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达成了赔偿50万元的意向协议。随后,又认真听取了遇难人员家属等意见,充分进行了法律论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人员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的,赔偿权利人有权选择按侵权责任法要求赔偿的精神,本着以人为本、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并与遇难者家属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协商,总指挥部研究决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为确定“7·23”事故损害赔偿标准的主要依据。

  “7·23”事故遇难人员赔偿救助金主要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及精神抚慰费和一次性救助金(含被抚养人生活费等),合计赔偿救助金额91.5万元。

  遇难者增至40人

  11家医院仍有109名伤员在院治疗

  据新华社电 据温州市卫生局29日下午通报,“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遇难者增至40人,仍有109名伤员在医院接受治疗。

  患者陈伟,男,40岁,福建福州人,23日22时45分由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经诊断:多发伤,急性特重型闭合性脑损伤,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中枢性呼吸衰竭,神经原性休克,急性肾功能不全;两侧创伤性湿肺,两侧胸腔积液,纵隔及前胸部皮下气肿,左侧肋骨多发骨折。

  温州市卫生局通报称,入院后陈伟立即被转入ICU进行重症监护,国家、省、市抢救治疗专家小组专门制订了治疗方案,专家小组每天进行会诊和病情研判。因患者伤势十分危重,病情进一步恶化,经三级专家多次会诊积极抢救无效,28日22时45分死亡。

  截至29日15时,温州市11家医院收治伤员192人,其中死亡15人,已经出院66人,转原籍治疗2人(当日新增1例重症转南京治疗),现住院109人(其中危重10人、重症19人)。

  1

  高科技动车怎会“一击即中”?

  网民质疑

  “集高科技于一身的动车及其供电系统应该有避雷设施,可为何还被一击而中?”

  记者调查

  上海铁路局局长安路生28日说,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分析,“7·23”动车事故是由于温州南站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遭雷击发生故障后,导致本应显示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错误显示为绿灯。

  一位自称“铁路老信号员”的网民解释:铁路信号显示原则是,前方两个区间空闲亮绿灯,正常行驶;前方一个区间空闲亮黄灯,减速慢行随时停车;前方区间占用亮红灯,列车制动停车。动车及高铁都有自动停车设备。此次事故原因应是区间及温州南站信号控制失灵,D301次动车一路绿灯正常行驶,茫然不知灾难降临。

  D3115次动车列车长蒋晓梅说,以前也有雷雨天气,但对动车运行没有带来大的影响。压根就没想到这趟动车会出事。近两年来,这趟动车运行一直平稳。

  有气象部门的专家表示,铁路系统的避雷标准是自定的,因此对于究竟是不是因为雷击的原因不便于下定论。但是技术先进的高铁“因为雷击就能造成这样的事故”,太不可思议了。

  2

  调度为何致命“失灵”?

  网民质疑

  “动车突然停止运行,抛锚司机应否紧急报告,由调度室通知相关列车采取规避措施?抛锚动车司机报告了否?调度室通知了没?调度中心为什么不能通过GPS发现动车失常?是否存在失职渎职?每两列动车之间要保证有七八千米的‘闭塞分区’距离,这个空间内绝对不允许同时存在两辆列车。是什么原因导致后面动车‘跟车’过近,问题在哪?责任人又在哪?”

  记者调查

  安路生说,在雷击造成温州南站信号设备故障后,电务值班人员没有意识到信号可能错误显示,安全意识敏感性不强;温州南站值班人员对新设备关键部位性能不了解,没能及时有效发现和处置设备问题,暴露出铁路部门对职工的教育培训不到位。

  安路生还表示,在信号灯失常后,事故也反映出现场作业控制不力。在故障发生后,相关电务值班人员未按有关规定进行故障处理,没能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有专家认为,此次事故反映出的设备质量、人员素质、现场控制等问题,说明铁路部门的安全基础还比较薄弱,除了信号失灵之外,调度“失灵”更为可怕,动车的高技术可能让铁道系统出现了从上到下的调度麻痹,进而习以为常,调度员的意识、责任感会逐步下降,依赖电脑程序,忽视人工操作方面的内容。这次事故假如还敲不醒有那种依赖思想的铁路人,迟早还会再出事故。

  3

  为何受损车体被匆匆掩埋?

  网民质疑

  “受损车体是认定事故的第一手检材,应该妥善保存,以供日后提取证据,认定责任之用。而现在,竟被匆匆掩埋。如此决定妥当否?”

  记者调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铁路系统工作人员表示,整个事故处置,不存在掩埋车头和“销毁证据”的问题。当时,高架桥下场地狭窄,施救大型设备没有足够的场地。为了使事故处理场地的利用率更高一些,就挖了一个大坑,将车头和一些事故车厢的损毁部件推到坑里。2008年4月28日山东胶济铁路事故时,在调查取证结束后,也是掩埋的。

  但是对此,有事故当事人说,中央一再强调“救人第一”,事实是有关方面却将动车清理与搜救同步进行,黄金72小时救援的时限未到就匆匆收兵恢复通车。我们平时开车发生剐蹭事故,还需要先由交警现场认定责任后,才去按规定处理。这么大的事故,现场应当尽量保护,这才是正确合理的做法。

  4

  特大事故应该如何问责?

  网民质疑

  在事故原因还未查清之前,铁道部门却已对上海铁路局多位负责人进行了免职处理,是否有息事宁人嫌疑?铁路事故处理问责究竟该怎么办?

  记者调查

  7月24日,铁道部党组决定,对发生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上海铁路局局长龙京、党委书记李嘉、分管工务电务的副局长何胜利予以免职,并进行调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虽然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但无论何种原因,作为领导都是有责任的,所以相关人员受到处理。

  民盟中央常委陈万志说,一些官员往往冀望通过短期内的发展速度求得政绩。只有严加问责,才能迫使一些官员回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把公共安全、百姓生命视作不可逾越的红线,尤其是我国铁路系统更需要经过铁路体制改革强化问责。发生事故后,民众对铁路部门的处理产生了很多质疑,因此,事故的处理应该公开透明。

  还有的专家认为,真相越早让公众知晓,就越能较快地平息猜疑和恐慌,在科学、缜密的基础上提速调查才是关键,在厘清责任的基础上不管涉及谁都坚决、彻底地问责。据新华社电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