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30日 02:00 来源:中国经营报
刘婧娴
原计划在6月27日推介路演、7月初挂牌的光大银行H股,上市工作一拖再拖。
“光大银行递交港交所的是一季度财务数据,挂牌最迟不能超过9月份,否则需要补充新的财务数据。”京华山一香港银行业分析员李俊斌表示。
然而在目前市场情况下,如果光大银行要冲击9月挂牌,定价上仍面临艰难博弈。
价格博弈
近日有报道称,光大银行预期的PB(市净率)至少1.5倍,但在目前市况下,不少机构都只愿以1.2至1.3倍出价,这是迫使其路演一再推迟的主要原因。
国泰君安(香港)研究员李伟认为,根据市场行情来看,以1.5倍PB发行恐怕较有难度。目前银行股整体处于低潮期,光大IPO的估值参考股份制银行应该在PB1.2~1.3倍。“当前股份制银行中除了招行H股接近2倍PB,估值水平普遍较低。招行比较特殊,其他银行很难和招行进行对比,招行H股上市之后一直存有估值溢价,基本上投资者都认为招行基本面是银行中最好的。”李伟如是分析。
“目前不断暴露出来的地方债务问题,使得投资者对银行资产质量打了问号,加上外资机构不断唱空内银股以及欧美债务问题,当前香港的市场氛围非常不利内银股,也不利于光大H股的定价,这容易造成机构趁机压价。”香港胜利证券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周武认为,估值上要考虑到坏账拨备、贷存利差缩小、配股融资、限贷要求、银行体制、经济放缓等,未来一年银行股的盈利不容乐观。
还有消息称,作为应变措施,光大银行在集资额上可能将做出让步。
临阵缩减集资额,与光大银行A股IPO时如出一辙。去年8月18日,光大银行A股“闪电上市”,在银行股融资潮集中之时,发行规模由原定的100亿股缩减为70亿股,压缩了30亿股,最终规模融资为217亿元。
然而在不同市场面前,光大银行此时境遇更为复杂港股市场容量大,投资人考虑更为现实。在银行股同质化严重、整体估值偏低的时候,只有价格上具备竞争力,投资者才会积极响应。
“对光大银行管理层而言,目前核心净资本已压监管红线,资金若得不到补充,后续发展业务将会受到阻碍,融资需求较为迫切。但目前银行股市场环境疲软,又受到外资机构打压,如果发行价格过低,对A股主要股东不公平,一方面摊薄股东权益,另外从心理层面也将对A股二级市场带来压力。”日信证券研究员谢爱红如是分析。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一季度,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10.73%,核心资本充足率8%,已经触及监管红线。中德证券分析师佘闵华认为,光大银行减少融资额,以空间换时间的可能性很大。“根据测算,融200亿元左右刚好满足现在需求,但从长远考虑,融300亿元左右较为合适,降低分红水平,可解决未来2~3年内资本金不足的顾虑。”
风险担忧
除了大市低迷外,前期内地银行股因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惹来市场忧虑,外资券商纷纷沽空银行股,机构抛售银行股,淡马锡曾大笔减持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均导致光大H股上市的外部环境不乐观。
就在光大定价关键时期,有外媒引用高盛高华报告数据指出:光大银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占20%,贷存比率高达81%。
但《中国经营报》记者求证获知,高盛高华并未发表任何研究报告说光大银行的贷存比率为81%,高盛高华7月21日发布的有关内地银行业报告中并未有近日在报章流传的20%地方债务/总贷款比率的表述。
尽管相关媒体已出澄清公告,也难掩对光大银行H股IPO的负面影响。
对于内资银行股,中资和外资券商在对银行股业绩评估上存在较大分歧,主要是在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判断上。有香港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不同券商研究机构做报告时推测方法存在差异,对不同明细定义计算都存有差异。中资银行所出示的财务报表,将一部分平台贷款计入公司贷款,如果按照旧的统计口径,很多银行的平台贷款占比将比财务报表中高出许多。而光大本身在股份制银行中平台贷款比例较高。
目前很多国际投资者都认为中国银行业存在系统风险,地方融资平台一旦出现风险,很大一部分需要由银行自己买单,这样将会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系统性的风险。
“香港市场对于内资银行股的担心,主要在于地方债务问题,实际上,地方债务超过70%是有政府担保的,违约的可能性不大,在维稳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不会让地方债务违约导致产生银行危机,加上银行经过多轮融资,说明银行也在准备充足的资金进行坏账拨备。”周武称。
谢爱红认为,外资机构唱空中国银行股一方面因为他们对中国银行业了解不深,另一方面也存在博弈价格的成分。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