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经济转型须铲除“达芬奇现象”

2011年07月30日 04:12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据媒体报道,在“达芬奇”家具造假被曝光之前,该公司业绩颇佳,已实施A股上市计划,并聘请国内知名证券公司担任其上市辅导商。如果是上市之后再发现问题,“达芬奇”造假的流毒已然污染资本市场,届时,该公司造成的恶劣影响将会成倍放大。

  “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古已有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也披上了高科技、洋品牌和时尚概念等掩人耳目的漂亮外衣,“达芬奇”家具就是这样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造假企业的典型。三聚氰胺“毒奶粉”、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以及山寨版iphone等,广而言之,国外“野鸡大学”兜售的注水学历,譬如“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学位”等,也与“达芬奇”家具的本质相同。凡此种种,可称之为“达芬奇现象”。

  很难想象,一个热衷于制造和使用山寨版高科技产品的民族,能够形成对知识产权的敬畏感,并以此为旗帜,召集科技创新大军,推动“中国创造”兴起。

  具体而言,消除“达芬奇现象”应从四个方面痛下工夫。首先,将诚信体系的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辅以相应的制度保证,其中,法律督导应成为核心手段。其次,政府部门应带头履行诚信。其三,构建包括法律部门、社会公众、新闻媒体、民间机构(NGO)、评级机构、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等在内的多维互动、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其四,提高影响公众的弄虚作假行为的犯事成本,一经查实,严惩不贷。(皮海洲)

  (以上所有文章和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