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

2011年07月31日 15:20 来源:北京晚报

  

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

  投资到底意味着什么?

  市场波动的本质是什么?

  一个来到股票市场的散户凭什么能够胜出众多机构?

  很多人炒了十几年股,却始终没能回答这些简单的问题。

  本期《财道》对话投资界的知名博主“水晶苍蝇拍”——真名李杰,今年34岁,职业投资者。作为一名“散户”,他从2006年开始接触证券投资,依靠个人投资实现财富自由,迄今业绩大幅超越大盘,并“打败”众多公募和私募。

  自我修养

  这是一个“坐电梯”的时代,也是一个“黑天鹅”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需要精选个股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个散户需要什么样的修养?

  从读书、看电影、写博客,到胡思乱想和外出旅行,李杰的个人“修养”似乎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不过,与日日关注K线波动的散户不同,这位散户总是不断提醒自己来到这个市场时的态度。

  李杰经常会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证券投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第二,我会问自己,我凭什么在注定少数人胜出的游戏中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一小撮?

  “我对第一个问题的另类解释是:证券投资,就是最终将以绝大多数人的失败为告终的游戏。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清楚地认知自己是前提,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市场运行的一些根本规律是基础,投入足够的努力并保持持续的学习进步是保障。”他说。

  “当然,也需要一定的运气。”李杰补充道。

  在他看来,投资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既需要左脑的逻辑思维,也需要右脑的想象力。

  看起来,这是一个涉足证券市场仅仅5年的“小散户”的认识,但不断地思考、学习和实践,才是自我修养的本质。“学习与不学习的人,在每天看来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在每个月看来也是差异微乎其微的;在每年看来的差距虽然明显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在每5年来看的时候,那就是财富的巨大分野。等到了10年再看的时候,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

  那么,李杰自我修养的阶段性成果是什么?“当投资最终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思维方式,投资带来的是宁静平和愉悦,而不是患得患失或者紧张刺激时,可能也就是自我修养比较成功的时候了。”他说。

  对李杰而言,一个散户的“自我修养”,其实就是一个投资者自我激励的宣言和实践。

  “大多数人”

  李杰有一个对“大多数人”的犀利描述——尽管言辞略显苛刻,但每一位投资人,都可以“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有多像“大多数人”:

  大多数人总是在琢磨明天的涨跌,希望看透下个月的轮动机会,却从没考虑过长期而言持有什么样的资产或者以什么样的收益率取得一笔好的资产对于自己一生财富的意义。

  大多数人总是用最多的时间来研究最容易变化的东西。例如政策、经济数据、技术指标、专家观点等,却从来没意识到投资中“不变性”,这些因素其实才是投资中最最重要的东西。

  大多数人总是抱怨指责或者抄作业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干,却从来不愿意自己翻开书学习或者找找资料做功课。

  大多数人可以忍受被套50%而5年都一动不动却经常在被套5%的时候就焦躁不安了,更不愿意在这时少安毋躁仔细理清楚这笔投资的初始理由和头绪。

  大多数人可以对几十个甚至任何一个股票看上5分钟就夸夸其谈,却从来没有对任何一个企业有哪怕稍微深一点点的研究和分析。

  大多数人总是说什么“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就是好的”,却没想想这其中的荒谬之处:规律就是规律,只有你顺应不顺应它,哪里来的“规律”跟着你的性格喜好来走的道理?

  大多数人总是在市场最热闹的时候信心满满并将收益归功于自己的明智,又在市场最低迷的时候绝望悲伤并将亏损归咎于种种外部因素,却从来不去审视一下自己真实的能力。

  大多数人既怕亏钱也怕赚钱,亏了惊慌失措赚了手足无措;同时大多数人既怕空仓也怕满仓,总之市场无论如何总是让他没有自在从容的时候。

  大多数人要么对市场根本不闻不问从来不关心自己的投资,要么必须天天甚至时时刻刻地看着走势图才安心,总之不走极端就不算是“股市玩家”。

  大多数人要么认为投资根本就是一场赌博,所以干脆闭上眼拼人品吧,要么就认为一定存在什么百战百胜的葵花宝典甚至数学模型(不管是技术上的还是估值上的),却不明白投资其实是科学性(企业分析及市场规律)与艺术性(价值观及对得失把握)的结合和平衡,既不是赌博也没有什么完美的招数。

  大多数人能叫出N多个股神、专家的名字和语录甚至生平,却说不出自己买的任何一个企业的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是多少。

  大多数人喜欢传诵各类股市奇谈和传奇故事,喜欢追逐各类神奇的概念和故事,却似乎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种东西叫“常识”。

  大多数人今天羡慕价值投资的好,明天崇拜技术分析的妙,后天又被其他某个新鲜的方法吸引,却从来没明白这个世界本没有十全十美,不懂得失的必然也将必然患得患失。

  大多数人天天骂股市,但是你跟他建议干脆远离股市的时候,他却可能转过头来骂你……

  “坐电梯”时代

  《财道》:你说“如果想上高楼,坐坐电梯不算坏事”,“坐电梯”的本质是什么?

  李杰:“坐电梯”是每个长线持有股票的人经常碰到的情况,它所承受的东西无须多言,每个长期持有人都有深刻的体会。

  “坐电梯”的本质是,企业真正的运行时间是缓慢的,但证券市场在各种情绪性因素的影响下运行时间则完全是另一个层次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同样的一个企业,并没有出现很大的经营问题或者基本面的逆转,但其股价可能在几个月内上上下下波动了很大的幅度。

  作为价值投资者,除非出现很大级别的系统性风险(往往多年才一遇),否则没有必要对于市场的波动做太多反应。也就是“如果想上高楼,坐坐电梯不算坏事”。其实太多人就是想规避各种波动,结果却是“加法”最终全都做成了“减法”。

  所以,当你只想向上爬二层的时候,怎么上去都很好很方便。但当你的目标是100层、500层的时候,我想,你最好习惯坐电梯——当然,前提是确保这台电梯最终能去的楼层足够高。

  《财道》:今年似乎又是“黑天鹅”辈出的一年,很多成长速度很快的企业,特别是消费类企业负面事件频出,如双汇、雨润、味千等,你认为这些事件所折射的共性问题是什么?

  李杰:如果单独一个企业出现不道德行为是个案,那么某一行业集中出现类似现象则更应该思考监管等职能部门的问题。作为投资者,我认为应该欢迎类似事件的曝光并期望相关的监管措施更加严厉。我们经常说美国股市在消费品、医药等行业出现了大量的大市值企业,但恰恰这些行业是美国监管力度最高的。这说明,不从行业整体上制造有利于良币驱逐劣币的环境,也就很难出现真正的大市值企业。

  从投资角度来看,即使再看好一个企业也需要考虑到小概率事件发生时不会造成灭顶之灾,在仓位管理以及持仓的集中度上需要仔细斟酌,避免孤注一掷。

  本报记者丁文亚J145 宋溪插图H185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