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01日 06:34 来源: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郭觐 实习生 胡哲
“未来30年,我们企业家必须‘跑出去’。”上海鹏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照柏在上海新沪商联合会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分会成立仪式现场说,“就现状而言,民营企业在国内的发展空间愈来愈小,但海外的天地却越来越大。”
“这不无道理。”有学者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经济目前正逢增长模式的转型期,强大的外汇储备及遍布全球的中资银行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带来巨大机遇。预计未来三年,或将迎来中国民营资本的‘出海’潮。”
民企优势难替
在中国经济版图中,民营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不仅在加速经济转型中起到了带动作用,还承担了绝大多数的就业比例。不过,现在他们却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挤压,比如,与垄断央企的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
“通过中国民营企业的投资可加快民企与中国经济的纽带连接。”仪式现场,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说,“目前除了中国外,没有国家是靠国有企业来取得全球500强地位的。但长远看,民营企业必须‘走出去’,让中国企业真正走向世界。”
与此同时,央企在并购中或多或少出现了资产流失的现象。与会人士认为,近年的一些海外收购项目中,中国国有企业频频出现恶性竞争,这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损失,同时这些海外投资也未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的功效。
但民营企业却在海外并购中展现了自己的活力。据姜照柏透露,今年3月,其与刚果(金)签订了全方位的合作项目,项目总投资4.5亿美元。“该项目今年11月投产,年产4.5万吨铜。”他说,“未来,该项目准备扩产到6万吨。”他认为,非洲是中国民企“走出去”的重要舞台,“当下,民营资本若能尽快‘抢滩’非洲及南美洲等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另有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一直受内需不足、资源和原材料紧张、环境压力加大及欧美贸易保护等因素的制约,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将加快缓解上述压力。
“出去”仍有瓶颈
外部行情虽然乐观,但民企发展仍有“瓶颈”。郭广昌表示,随着中国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加息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了困难。在海外,民营企业遭遇着品牌认同、信贷扶持、海外沟通阻力等因素的阻扰。因此,郭广昌认为,国家应在战略层面为民企的海外投资提供指导,并保障国企和民企共享有效的投资信息。
有专家认为,民企享受政策的门槛过高,政府在政策性资金的支持上忽略了民企“走出去”的需求。专家认为,建议未来积极出台政策扶植民企的海外并购运作,甚至可以动用外汇储备来解决问题。
而此次上海新沪商联合会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学院分会的成立,主要作用在于为民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一个交流经验的平台,并为其提供可靠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一定程度的资金支持。据了解,上海新沪商联合会海外教育学院分会第一届会长张玉峰作出承诺,“凡新沪商海外教育学院分会的会员可申请获得20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