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慈善越透明越能赢得公众信任

2011年08月02日 02:34 来源:郑州晚报

  

慈善越透明越能赢得公众信任

  7月31日下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试运行)正式上线,首次公布了红会接收的数十万笔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平台一上线就受到网友关注,并引发五大质疑。

  红十字会要真诚面对舆论监督

  “郭美美”事件、“温暖中国”项目高价卖“超声刀”、“扣留日本企业所付中国劳工慰问金”、“武汉红十字会违规出租救灾仓库”、“接受捐赠必能通过红十字会”、“公买内裤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舆论围绕监督红十字会的报道,一个接一个。

  重要的是红十字会的公信力备受质疑,将影响到红十字会的慈善公信力,影响到慈善的发展。因此,强大的舆论监督,实质上是逼迫红十字会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让慈善透明起来,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在接连不断的舆论质疑声中,红十字会总会开启捐赠信息发布平台,迈出公开接受捐赠及支出情况,是识时务之举,也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不过,从目前来看,红十字会公开的慈善信息差强人意。

  舆论对红十字会的信息公开提出5点质疑:捐赠“缩水”23%、捐款时间早于地震、善款使用情况过简、督查为何需要583万元、搜索最多显示百条。这些质疑,都需要红十字会拿出诚意来认真解答。

  当下,不管你意识到没有,不管你准备好没有,也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已经进入公共信息公开时代,而且,很多事情,信息公开得越早、越及时、越细致,也就越容易获得公众和舆论的理解,越容易掌握主动权。 王捷

  唯有“诚心”才能引导公众“善心”

  一段时间以来,公众之所以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质疑和不满,其实是该会及分会长期以来多个方面问题累积的结果:就在今年6月,审计署对中国红十字会总会2010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后发现,红十字总会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包括中国红十字总会一次设备采购项目的实际合同金额高达1648万元,超出中标金额420.33万。而日前上海卢湾区红十字会更是被网友曝出一次吃饭就高达9859元的事件,加之备受关注的郭美美事件曝出的商业红十字会等长期以来的监管缺位甚至是监管空白,才有了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才有了中国红十字会公开捐赠信息平台的建立。

  但是,目前这个旨在让中国红十字会工作更公开透明的捐赠信息平台的建立依然问题多多。尽管相关人员期待这一平台能够为公众解疑释惑,增加透明度和工作规范化程度,但还有诸多问题需要开诚布公地向公众“交底”,达到“让每一笔捐款都能查询并知道使用流向”的目的,增加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度。但在相关体制机制不活,相关规范和标准粗放的现实下,备受诟病的中国红十字会显然应该拿出足够大的决心和更具体的行动,才能唤回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乃至中国慈善事业的信心,否则,显然诚心不足的捐赠信息平台,反倒会成为红十字会的“失信地”。张东阳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郑州晚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