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促进“两个健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3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庄聪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是全国工商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中发[2010]16号)精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今年各级工商联组织的一项重点任务。全国工商联将推动各地掀起抓典型、树典型、学典型的热潮,不断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积极贡献力量。
第一,要充分认识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的重要意义。宣传典型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长期以来被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也是新形势下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中发[2010]16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典型宣传是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史,一大批像雷锋、王进喜、孔繁森、沈浩、杨善洲这样的先进典型,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精神旗帜,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在社会思想多元多变的新形势下,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必须不断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时代内涵,加强典型引导,扩大示范效应。典型宣传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表明,内部原生动力是实现自我提升的决定因素。通过典型宣传,用身边榜样的力量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容易被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所接受,收到好的效果。如浙江传化集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典型事迹,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企业家关爱员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典型宣传是展示和树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途径。与一般宣传方法相比,典型宣传具有贴近实际、生动感人等特点,人们能够以此了解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奋斗历程,感受他们履行责任、回馈社会的高尚品质。这不仅会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也会在社会上进一步树立起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良好形象。
第二,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典型宣传工作。各级工商联要认真落实全国工商联关于开展典型宣传工作的各项部署,大张旗鼓地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引向深入,切实通过树立并大力宣传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迹生动感人的先进典型,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有更大作为。要深入挖掘和发现典型,按照有时代性、代表性和先进性的标准来选择典型,善于在实践中发现典型,把那些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精神的先进挖掘出来,合理确定各种类别的典型,特别是要注重挖掘中小企业中的先进典型。要切实加强合作,密切与新闻单位和网络媒介的联系,广泛采取集中宣传、巡回宣讲、走入课堂等多种形式宣传典型,探索利用电视电话宣讲会、网络宣讲、录制电视节目等方式,层层开展典型事迹宣讲,大力营造声势,努力实现宣传效应的最大化。要建立长效机制,针对不同群体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建立典型宣传资料库,为典型宣传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学典型、争先进、做模范。先进典型走过的道路,是成就事业的宝贵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先进典型展现的精神,是成长进步的力量源泉,需要吸取和发扬。希望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学习先进典型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怀,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学习先进典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自觉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走出去”,努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学习先进典型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品格,坚持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回馈社会,以严格的自律应对市场,以良好的信誉提高竞争力,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市场规则和行业规范,自觉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学习先进典型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理念,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人文关怀,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发挥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自觉投身光彩事业、感恩行动和“同心工程”等事业,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更多地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贡献力量。
(作者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