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热议"GDP质量排行" 追求理性高效告别低质量GDP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3 17: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网上舆情要览:种种迹象表明,“低质量增长”、唯GDP至上的模式已迫近社会承载力的临界点。GDP质量排行对正确引导地方政府追求高质量的GDP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当前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同样有着积极引导作用。不过,从长远发展而言,GDP并不等于民众生活的幸福,也不等于中国进入世界经济强国,让经济发展真正造福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
新闻背景:
近日,一份关注中国GDP发展质量的报告《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该报告首次对中国省区市GDP质量指数进行了排名,北京、上海、浙江排名前三位。报告主编牛文元指出,“应当不断追求理性高效、少用资源、少牺牲环境,综合降低自然成本、生产成本、社会成本、制度成本前提下‘品质好的GDP’。”
网言网语:
网友:房子拆了建、建了拆,拆拆建建,无休无止,土地还是那块土地,资源一点没消耗,GDP数量却增长不少,这样的质量一定最好!
网友:GDP的数据高了,GDP的质量好了,可老百姓的收入缩水了,生活质量下降了,真不知这是谁要的GDP?
网友:统计局的GDP谈"数量",中科院的GDP谈"质量",其实只谈数量的GDP和只谈质量的GDP都不是"科学严谨"的GDP!
网友:GDP质量的排行,感知好坏是百姓,不是中科院。
媒体论道:
追求理性高效告别低质量GDP
过去30年,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但今天,中国已意识到了原有经济增长模式的局限,并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
种种迹象表明,“低质量增长”、唯GDP至上的模式已迫近社会承载力的临界点。
首先,环境污染导致的社会成本不断上升。根据2006年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当年GDP的3%%。2007年《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全国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40%%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严重污染……综合世界银行、中科院和环保总局的测算,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0%%左右。
另一个问题则是房地产。据估计,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对GDP的贡献高达三成。在一些城市,土地出让金已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但严重偏高的房价收入比,使得一些民众只能望房兴叹。不仅如此,房地产更成为许迈永、许宗衡等高官寻租的黄金宝地。
再次,“铁公机”大干快上,质量安全隐患令人忧心。此前出台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则为一些地方政府的乱投资提供了背书,导致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债务飙升至10万亿元以上。地方官员为了自己任期内出政绩,不少项目赶工,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当然,“铁公机”也是腐败重灾区:铁道部长刘志军、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等多位高官落马,河南省交通厅则创下连续四任厅长被双规的纪录。
最后让公众忧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从三聚氰胺事件到瘦肉精事件,食品安全危机层出不穷。
低质量增长的危害自不待言,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看到,低质量增长的本质是社会财富的不合理再分配。一方面,企业通过污染、偷工减料等途径将生产成本“外部化”,转嫁给社会公众承担;另一方面,官员则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寻租。其结果就是收入分配两极化加速。
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的话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诚哉斯言。
如何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成功的大众化?首先,政府应逐步退出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让市场在资源(特别是土地、金融)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其次,要打破央企垄断,通过优化竞争“还利于民”。再次,强化政府财政开支的透明度,以舆论监督来挤压政府乱投资、乱消费的冲动。中央部委公开“三公经费”上的左支右挡,更突显了舆论监督的巨大威力。最后,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这是杜绝官员腐败、企业寻租的根本路径。
GDP增速第一不是我们的目标,GDP总量世界第一也不是我们的目标,低质量的GDP世界第一更不是我们的目标。让经济发展真正造福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需要慢下脚步,让灵魂跟上脚步,让大多数人生活的梦想不被经济的车轮碾碎。(华商报刘胜军)
(责任编辑:马常艳)
“GDP质量排行”的警示
以“质量”而不是简单的数量来为各地GDP进行排序评价,中科院公布的这一报告,意义无疑十分重大。既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审视把握各地经济发展的真实水平,也有助于从价值理念层面上推动“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普及,进一步破除唯数量的“GDP崇拜”。这诚如报告主编、国务院参事牛文元指出的,“科学认识GDP的核心是不断追求"品质好的GDP"”。
不过,从上述报告提供的情况来看,目前这份“各地GDP质量排行”所能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显然并不是欣慰,而是警示。比如,对区域经济发展依然非常不平衡的警示。将“各地GDP质量排行”所提供的前后名次,与最近陆续公布的上半年各地GDP数据进行对比,不难发现,GDP质量排行中位居前十名的,全部都是GDP总量也同样靠前的东部发达省市。而相应的,在质量排行中位居后十名的,全都是GDP总量原本靠后的中西部省区。其中,最后七名更是清一色的西部省区。
这显然表明,目前我国地方区域发展的巨大差距和不平衡,实际上是“双重”的不仅表现在数量上,也体现在质量上。越是落后的地区,不仅发展的数量少规模小,而且发展的质量也更加低下不济。
当然,如果仅从数量发展的速度上看,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确实有可喜的一面。如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西部的GDP增速总体超过了东部地区,两者在总量上的差距已出现缩小的趋势。但是,如果同时结合上述“GDP质量排行”,我们显然又会发现一个令人忧心的警示,那就是,对中西部尤其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滞后的警示。中西部地区GDP的数量增速已超过了东部地区,但GDP的质量状况却仍然裹足不前、严重滞后,这显然意味着,前者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增长方式取得的,速度越快、粗放的程度也越深。
为什么GDP的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更值得我们关心?说到底,无非还是因为,质量而不是数量的增长才更能见证预示一种更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增长方式,也更有利于真正实现“以人为本”这一发展的最根本核心和价值归宿。
既往的太多经验教训表明,简单的GDP数量之所以不足为据,正在于它遗漏忽略了许多至关重要的“品质”因素。比如,忽略了GDP数量中的技术、创新因素(多少GDP增长是技术创新取得,多少又是单纯靠人力资本堆砌取得的);忽略了GDP数量中的成本、代价因素(为取得这些GDP数量,我们究竟支付了多少资源、环境方面的成本损失),2006年环保总局公布的首份绿色GDP核算结果显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118亿,占当年GDP的3.05%。此外,单纯的GDP数量,也忽略了GDP中的公平分配以及相应的幸福因素(作为国民财富的GDP,在社会群体之间是否得到了公平公正的分配,它的增长是否与民生福祉的增长协调、同步)。
因此,如何以“GDP质量排行”所提供的警示为鉴,不断追求“品质好的GDP”,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发展课题,任重而道远。(北京青年报若夷)
(责任编辑:马常艳)
理性看待GDP质量排行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以GDP作为衡量地方政绩乃至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环境资源代价付出触目惊心,迫切需要一套能够覆盖资源环境的统计体系,以反映环境状况与经济的关系,这也是人们最先从统计如何更科学合理的角度反思GDP的原因。就这个角度而言,正确引导地方政府追求高质量的GDP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当前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同样有着积极引导作用。不过,从长远发展而言,GDP并不等于民众生活的幸福,也不等于中国进入世界经济强国,因此,淡化GDP乃至最终放弃GDP主义才有可能实现我国经济的真实跨越。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现状来说,东部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阶段,尤其是传统的GDP大省(如山东、江苏、广东等)已经不可能持续延续原来的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这不仅是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制约,而是整个产业的发展需要,而且GDP高速增长,节能减排的压力不断增加,正在迫使各地经济发展方式朝着平衡、健康的方向转型,这是整个经济发展规律的需要,所以说,这一类先期发展的地区必须率先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才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促进我国整个经济产业链的升级。
我们确实看到,在GDP的政绩观下,地方政府通过掌握发展资源不断地扭曲着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一方面,通过上大项目、大投资等政府主导投资拉动GDP增长,比如大型的公路桥梁以及房地产建设等。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追求政绩,出现大量违规和工程质量大幅倒退的情况,最典型的例子是,最近频频爆出的钱塘江三桥坍塌事故。此外,短命的房子也让老百姓住得胆战心惊。另一方面,全国各地疯狂的招商引资,地方政府为了实现GDP增长,利用手中的权力与市场资本结合。最终导致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低价圈地、低工资等问题长期存在,而低水平重复的产能爆炸似地扩张,又使得这些产能最终以退税补贴的形式来实现,最终造成我国不断地补贴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但是,即便是陷入到这样的发展困境,地方政府对于GDP的崇拜依然非常强烈。地方做大GDP的冲动从近期各省陆续公布的经济半年报中便可见一斑。梳理各省发布的数据发现,除京、沪外,29个省区市上半年GDP增速均超过了全国9.6%的水平。
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地方光有GDP不行,但没有GDP也万万不行”。所以,我们必须理性而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诚如牛文元所指出,发布报告主要目的在于“让公众科学地认识GDP,既不盲目崇拜GDP,也不盲目抛弃GDP”。可以这样认为,淡化GDP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自然转型,也不意味着解决民生问题就没有新的问题。民生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地方政府似乎也永远处于“缺钱”状态中。因此,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还是要实现政府的转变。(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