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门槛或提高_小排量车恐再遭政策“利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4 01:3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业内人士称,油耗标准将由目前每百公里6.9L油耗提升至6.2L
刘霞
有望在第四季度实施的节能车型补贴新规,或将把以生产小排量车为主的自主品牌车企带向更大的困境。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国内多家汽车企业获悉,实施了一年多的节能补贴政策,有望出台新标准,国家相关部门对申请加入节能补贴的产品提高了油耗标准,由目前每百公里6.9L油耗提升至6.2L。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对今年车市总体走势特别是自主品牌车企的影响更大,另外,各车企均属于自行申报综合工况油耗,尚无第三方机构监督,也成为完善新政的待解难题。
油耗标准提升
据企业知情人士透露,一直酝酿调整的主要针对1.6L以下排量车型的节能补贴政策,很可能今年底之前落地,具体内容是将要求享受补贴的车型的综合工况油耗,从低于百公里6.9L提升至低于百公里6.2L。但政府相关部门并没有对此内容作出回应。
节能补贴政策是在2010年6月30日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以及财政部发布的旨在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根据规定,对发动机排量在1.6L及以下、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的车型每辆补贴3000元。
而此前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专家介绍,综合工况油耗标准参考的是《第二阶段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即满足补贴政策的车型油耗必须小于6.9L/百公里。
目前,对小排量汽车给予节能补贴政策,是今年多项惠及车市政策同时到期结束之后、唯一利好车市的国家政策。据工信部今年上半年预计,到今年6月左右,用于该项政策的120亿专项补助资金全部用完。
各方对于实施一年有余的节能政策实施效果存在质疑。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认为,每辆车3000元的节能惠民补贴政策,只是“惠民”了,但没能起到太大的节能作用。
“几乎申报的车型都能通过,所以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差异。”赵航称,如果节能惠民补贴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各车型间的差异,那么对车企节能车型的研发和推出都不会有太大的刺激。
通过多方了解,记者获悉,财政部等政府部门正在对节能补贴政策进行调整前企业调研,如不出意外,调整之后的新规有望今年第四季出台。
自主品牌车企遇“紧箍咒”
毫无疑问,一旦节能汽车补贴油耗标准更加严格,更多企业将会想尽方式降低油耗,比如推出搭载现金发动机技术的小型车、降低风阻、减轻车身重量。
对于掌握成熟的涡轮增压技术的汽车企业如大众、通用等合资企业,以及将增压、直喷发动机应用到具体车型上的日系车企来说,都是一个利好,对于一些技术实力较弱的自主品牌车企而言,受到新的节能补贴政策的打击可能会比较大。
一位自主品牌企业负责人坦言,进入节能补贴目录里的自主品牌车型,综合工况油耗水平都不低,大多数处于每百公里6.9L的补贴上限,一方面企业技改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车市不好自主品牌利润有限,在新技术上的投入有限,有技术优势的合资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315.61万辆,同比下降0.8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39%,占有率较同期下降2.96个百分点。从1~4月份国内有代表性的自主品牌车企销量来看,几乎全线下挫,其中长安汽车环比下滑31.97%、华晨汽车环比下滑8.67%、奇瑞环比下滑18.53%、吉利环比下滑15.06%。
对于节能补贴政策如何调整更为合理,赵航曾建议,如果节能惠民补贴能“分档”补,效果可能会好很多,“对节能高的车型增加补贴力度,那样会大大刺激车企去研发生产更节能的车型,同时也能让消费者在购车时对各款车型的节能情况一目了然,方便选购更环保的车。”
事实上,无论政策如何调整,相关检测机构缺失却仍然是节能惠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致命”弱点。据了解,目前节能项目入围车型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申报,虽然企业各车型的油耗标准在上市之前已经在工信部备案,但由于目前国内对于汽车产品油耗水平的检测仍然缺乏权威机构,对于车企自行检测的油耗数据,其真实性有待验证。
据记者了解,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一直在推进油耗水平的公示制度,但已经酝酿了两年多,始终未见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