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急不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4 08:12 来源: 经济日报

  旅游城市国际化是一种必然,但要实现国际化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怎么建、建什么样的国际化城市也需要进行战略性的规划。如果不考虑实际而提出建设国际化和世界旅游城市,到头来只能是一句口号。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已有北京、上海等近50多个不同量级和类型的城市相继以不同的名称和方式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世界旅游城市、国际旅游目的地等战略构想。为什么这么多城市要建国际化的城市?这种构想是否合乎实际,这些城市离国际化还有多远,还有哪些差距?根据初步的调研思考,笔者认为,在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的热潮中,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这一热潮是我国国际化发展大趋势在城市发展和旅游发展中的具体体现。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和平崛起的大背景下,城市作为现代经济最重要的载体,国际化发展就成为必然,国际旅游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之一,也成为必然选择。特别是我国处于城市化和旅游业发展双加速的关键时期,这种选择更显得迫切。因此这种热潮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的确到了建设世界旅游城市的阶段,但其他许多城市还不具备条件。从目前态势看,有许多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全球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旅游城市为数不多,重量级的国际化旅游城市有伦敦、巴黎、东京、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此外还有新加坡和圣保罗。对照世界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现状和我国城市与旅游发展现实,明显可以看出我国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数量偏多。更需要关注的是,许多城市的定位趋同。随着城市竞争的加剧,旅游城市建设很可能呈现持续加速态势。对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水平仅为40%多的发展中国家,如此大规模地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相比,有过于超前和趋同的迹象。

  总体而言,我国建设世界或国际旅游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有序推进。主要差距在于:一是在旅游产业规模、结构、效益、水平等方面,低端观光游发展迅猛,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商务、会展、奖励等高端旅游发展滞后;二是旅游服务质量、市场环境、秩序等方面尚有差距;三是品牌建设还需下大功夫。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不能急于求成,更不是简单地建高楼大厦、高尔夫球场、会展中心就可以奏效,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应在战略规划指导下,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笔者认为,可将建设世界一流旅游城市体系目标概括为“八化八力”,即城市旅游形象国际化,具有相应的感召力;核心旅游产品国际化,具有相应的吸引力;旅游服务环境国际化,具有相应的接待力;旅游运作模式国际化,具有相应的适应力;价值观念国际化,具有相应的亲和力;旅游活动国际化,具有相应的影响力;游客构成国际化,具有相应的聚集力;旅游经济国际化,具有相应的主导力。

  我国地域广阔,区域特色、发展水平、所处阶段各不相同,因此,建设国际旅游城市需要因地制宜,突出各自优势和特色,更要从实际出发,提出科学合理的定位和目标。

  在国家层面,也需要对不同类型城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进行分类指导。对于一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香港等可以朝综合型、国际化的世界旅游城市发展;对于其他城市,则需要突出各地优势,建设特色化的国际旅游城市。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