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收费公路专项整治工作启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4 18:46 来源: 《中国总会计师》杂志

  荷月: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阡陌花开,梦想斑斓。国家开始整顿商业预付卡的使用,中央开始清理违约的地方债务,银监会出台措施帮助小企业发展,交通部联合财政部等部门整治公路乱收费现象,京沪高铁正式运行。在这个繁忙的初夏时节,我国的财会事业有声有色地进行着,百姓对中央出台的多项惠民政策拍手称快。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让我们细细品味这六月里的荷香吧!

  5月25日:如何规训“第二人民币”的使用?

  中国人民银行、监察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要求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进一步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由此,商业预付卡实名登记制度将得以建立。按照规定,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不能超过5000元。

  本刊声音:购物卡代替礼金的风气在当代中国蔚然成风,这类卡被民众称为“第二人民币”,涵盖各行各业。购物卡催生出“收卡受贿”的腐败行为,此类新型的贿赂犯罪手段在节庆佳节及小金额的“掩护”下大行其道,其能够使官员“隐蔽”地敛取钱财。该《意见》出台后,部分商家反应冷淡,黄牛党更声称实名制对他们“影响不大”,这再次映射出新政往往在落实过程中存在难以触碰的死角。事实上,整个公务员系统对预付卡获取和使用的自律是抵制滥用“第二人民币”的最好办法。

  6月1日:中央向地方融资平台开刀

  据银监会相关人士透露,中央准备清理2-3万亿元违约的地方政府债务,将部分债务转入数家新创设的公司,并解除省级及市级政府机构出售债券的限制。中央政府将会介入偿还部分不良贷款的工作,银行将承担一些损失,同时,将把那些原先限制民间投资的开发案向民间投资人开放。

  本刊声音:解除省级及市级政府机构出售债券的限制,是央行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对冲机制的重要一步,有助于地方政府融资途径由单一银行信贷方式转向市场。近年来,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迅猛增长,与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依靠地方政府投资拉动内需的措施有必然联系,一系列建设项目的争相上马,导致地方融资平台的数量剧增,债务总额也急剧上升。此外,金融危机的教训也说明,债务风险有着难以估量的间接担保风险,若未能有效清理,将导致银行大量呆坏账的形成,造成投资浪费,形成国民财富损失。因此,此次监管部门的介入为地方债务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监督吹响了号角。

  6月7日:银监会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

  中国银监会向各商业银行下发《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首次界定了商业银行针对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业务范围,对于小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在满足审慎监管要求的条件下,优先支持其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务。

  本刊声音:银监会此举试图令商业银行想方设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但值得注意的是,银行是以借贷为盈利模式,其经营结构的核心就是要在风险防范严密的情况下,进行营利活动。银行的借贷交易不仅有着严密繁杂的贷款审批程序,更有着对这一系列程序的法律、财务和贷款项目的业务评估。这些程序不仅关系到银行和客户之间的关系,还涉及到庞大的监管体系。银行针对各种同一性质、数额不同的贷款,实施不同的项目评估和风险控制流程,不仅存在管理风险,还存在人为的道德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此份文件中对于不良贷款率的指标差别化管理需要进一步论证和完善。

  6月8日:保障房建设工程切勿“大跃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今年的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既是经济任务又是政治任务,是中央政府向全国人民的承诺,是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各地必须在11月末以前全面开工,其中还需要确保主体竣工的占到项目的1/3,年内确保竣工项目400万套。

  本刊声音:地方政府时常抱怨财权上移、事权下移和资金不足是保障房难产的主要原因。但是,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万亿元,其中,地方直接收入4万亿元,中央税收返还地方3.3万亿元,两者相加就是7.3万亿元,中央财政实际开销1.59万亿元。换言之,超过80%的全国财政收入是投给地方政府的。那么,地方政府所谓的资金短缺从何而来?地方政府在公共投资的挥霍无度恐怕是关键因素。既然要把加速保障房建设,中央财政部门势必要对地方政府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管以保证资金用对地方。否则,仅以“政治任务”的口号下达刚性期限的方式,很可能导致地方政府说谎,甚至又一个“大跃进”闹剧的上演。

  6月13日:京沪高铁中的人性化味道

  备受关注的京沪高铁于今年6月底开始正式运行,为照顾不同人的需求,京沪高铁采用时速300公里和250公里两种速度等级混跑的列车开行模式,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票价要低于时速300公里动车组票价。

  本刊声音:也许我们还依稀记得,去年年底,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先导段上,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曾创造每小时486.1公里的时速,刷新世界纪录。但是根据铁道部公布的数据,正式开通的高铁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在崇尚高速的时代,这一故意“放慢”的举措,恰恰是一种从社会效益出发的人性之举。两种时速的开行模式正是尊重不同人群的“慢的需求”。速度提升乃是为高铁在运输市场展开竞争增加了砝码,关系到铁路部门的经济效益。然而,铁路部门是具有公益性质的权力单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亦不能忘记其担负的社会职责。因此,在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经济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对车速和票价进行区分实属明智之举。正所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快节奏”,总有人无法告别“慢节奏”,我们需要尊重部分人“慢的权利”。

  6月16日:收费公路专项整治工作启动

  交通部联合财政部、发改委、监察部和国务院纠风办下发通知,将于今年6月20日至2012年5月31日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切实解决收费公路超期收费、违规设站(点)等严重问题,纠正各种违规收费行为。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表示,要尽快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统筹发展以高速公路为主的收费公路体系,和以普通公路为主的非收费公路体系。

  本刊声音: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整治工作是由以上五部门联合开展,交通部管公路交通,财政部管资金,发改委管价格,监察部和国务院纠风办管落实,完全摒弃了以往单个部门“自查自纠”的作秀之风。整改通知更明确规定,已还清贷款的还贷公路要立即停止收费。权力部门若将这一要求严格执行,则意味着大量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停止收费并变成免费公路。众所周知,还贷公路变身经营性公路早已是地方政府和利益攸关者的“创收法宝”,此次专项整治正是让违规变更性质的收费公路实现属性归位,这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收费公路发展政策,建立更完善的收费公路收费年限和收费标准调整机制。

  6月19日:央行重启汇改一周年

  6月19日是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一周年。一年中,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环境出现了急剧变化。调节收支、预防通胀、控制热钱,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承载着巨大压力。自去年汇改重启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累计上涨5.5%,远远超过一年前业界的预想——“未来一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不会超过3%”。

  本刊声音: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稳定,经济增速大大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其他国家的经济在过去两年都大幅减弱,甚至在2009年一度是负增长,但是,中国在2009年始终保持9%以上的增长速度。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人民币的实际汇率累积了很强的升值压力,中国的人民币汇改一直在追求市场供求所决定的弹性汇率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启人民币渐进升值的路径是有积极意义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追求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有弹性的、灵活的又有管理的汇率制度,目前只是改革的一个初步阶段,而人民币汇率改革也将在探索和适应中有效地推进。

  6月21日:民间借贷利国利民

  近日,经济学家茅于轼针对近年来饱受争议的民间借贷问题表示,“我觉得高利贷很好,这是资金优化配置的结果。资金应该配置到效率最高的项目上,也就是能够支付最高利息的项目上。” 他指出,民间借贷不像大银行,它的资金会最终流向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企业。在经济学上,这叫做资金效率,而民间借贷资金无疑是最有效的。

  本刊声音:茅于轼的大胆言论昭示了:把钱放到需要的人手里的最好办法应是鼓励民间借贷。正如本刊社长兼总编刘丽君在她的《胭脂虎——〈红楼梦〉女性管理之道及启示》一书中提及的,民间借贷具有着迅速调剂资金余缺的功能特点,客观上能够促使货币流通。但长期以来,民间借贷缺少法律保障,导致许多人谈及借贷则色变。因此,解决民间借贷的高利率问题应该遵循市场规律,权力部门应当让民间借贷行业合法化,使其流程更规范、信息更公开。这样,高利贷的利率则会趋于平稳,中小企业也会得到更多的融资渠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