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主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5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演讲嘉宾:李河君(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说,产业要转型、升级,我就在思考,谁是转型升级的主体呢?我认为转型升级的主体就是民营企业。民企转了,则全局就转了;民企升级了,则全国就升级了。

  大家都知道,“十一五”期间,民营企业为国家贡献了75%的就业、60%的GDP。因此要采取各种手段给民企、特别是中小企业留出市场空间,要特别慎重引进大型国有垄断企业,因为它们会挤压民营企业的市场空间,给转型升级带来反作用力,也就是说可能阻碍民企的转型升级。

  另外,在扶持民企的政策上,要特别注意在创建中小银行或金融机构问题上有新突破。比如美国有8000多家中小银行,这方面,我们国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理解好发展转型与发展速度的关系

  从经济学角度讲,“调结构”和“保增长”是一对矛盾,要调结构,经济增长就会相对慢下来;经济增长快了,结构就很难调整。

  调结构的过程中,可能要有个发展的真空期,虽然转型、升级是痛苦的,也是艰巨的,需要耐心,需要勇气,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世界上包治百病的药肯定是假药,喝下去马上见效的药一定是毒药!因此说,转型升级也要有一个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心。对于政府要承受GDP增幅的回落,对于企业就更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我是做企业的,企业的转型、升级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是时时存在的,做企业面临更多的是升级问题,因为你不能今天做这个明天就去做那个了,那样做什么都不行。这是一个深耕细做还是广种薄收的问题。

  人才结构也要转型、升级

  在我们公司内部有一个司训:成功的奥秘,第一靠人,第二靠人,第三还是靠人。在引进人才上要有新思路,要肯下本钱。

  汉能最初在广东河源花了200万元买了一座装机只有350千瓦的小水电站,我们就是从这个小水电站开始,可以说是歪打正着地进入了水电领域。

  有了第一次尝试,我们很快又在浙江建设了自己的第一座水电站,规模也比以前的大了一点儿,达到2000千瓦。此后的六七年,我们先后在浙江、广东、青海、广西等地又建设了上万千瓦、几十万千瓦的水电站。在建设金安桥时,我们已建、在建的权益装机容量已经超过600万千瓦。

  同时,由于民营企业机制上的优势,我们还吸引了大量专业人才,储备了专业技术。所以,别人不清楚我们的发展过程,因此认为我们搞不成大水电站,但是我自己心里有底,坚信在国家政策日益有利于民营资本发展的大前提下,我们一定能成功。当然我们也克服了国有电力企业难以想象的困难。

  因此说,当你的目标确定后,人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

  最高层面的升级是观念升级

  我是广东人,就以广东来做例子。我们广东人有很多优势,比如对经济信息很敏感,很务实,敢为天下先,做事扎实守信,高效,做生意讲究双赢,只算自己的账,对手赚多少钱我们广东人不眼红,你没有听说过广东人得“红眼病”的吧。

  我们广东有很多观念在过去是超前的,但现在呢?我们广东有些地方和长三角比就显得有些落后了。我们不怕落后,最可怕的是自己落后了还不知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