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折戟沉沙与战略反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6 01:38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董娟上海采写

  对李彦的采访前后进行了两次,因为他实在抽不出时间。助理笑称,自己的老板已经入乡随俗到成为典型的“劳模”。

  在惠而浦服务了8年,在现任职位上工作超过4年的李彦,几乎没有休过公假。2007年的国庆节,他是在武汉巡店中度过的,也就在那前后偶遇了苏宁的高管,一拍即合,有了后来的战略合作。

  如今的中国有望很快成为惠而浦除了美国之外的第一大市场。但这个百年白色巨头在中国过去的17年时间里,却尝尽了折戟沉沙的味道。

  17年前,几乎是跨国公司迈入中国市场最频繁与密集的年代,和所有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一样,惠而浦也经历了早年的徘徊、迷茫。1994年进入中国,以合资并控股的方式先后与北京雪花冰箱、上海水仙洗衣机、深圳蓝波空调、顺德蚬华微波炉等企业合作。其后,惠而浦陆续从陷入亏损泥潭的北京、深圳企业,以及水仙电器抽身而退。

  在李彦上任之前,惠而浦在中国已经有好多任CEO,均为非华裔,通常工作周期是两三年。地区领导者的频繁更替,未能很好地读懂中国市场,导致业绩未见起色……这样的模式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李彦接任。

  出生在新加坡、求学于美国的华人李彦是个中国通,他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将多数人都弄不太清楚的 “十二五”规划要点倒背如流。

  李彦是顶着光辉的业绩出现在这个职位的:在历任惠而浦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亚洲区CFO期间,他领导了惠而浦亚洲区的战略复兴,致使该地区的销售额和利润实现大幅度增长。

  李彦上任后最大的动作是惠而浦将重心从三四级市场回到中心城市,从区域代理回到连锁渠道合作,这才有了与苏宁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才有了更多惠而浦产品线进入中国的可能性。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家电企业,有评论毫不客气地说它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多年来历次定位的不够准确,以及对本土的水土不服,让这个白色家电巨头一度被同行甩在后面。

  当年与惠而浦前后脚进入中国家电市场的西门子早已在电气产品上发力,飞利浦则转型成为了包括照明、家庭电器、医疗系统在内的集团,只有惠而浦还是依然在白色家电领域继续耕耘,管理学上战略实施的有效性通常会在5年后出现,而今李彦即将迎来他上任的第5个年头。在这个深谙中国市场的CEO带领下,这个百年巨头能否真正迎来自己在中国这个变幻莫测的市场上新的大发展?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