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深山里飞出不朽的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7 08:32 来源: 经济日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的堂上村送往迎来地接待了数不清的山外来客。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不辞辛苦地造访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为的是68年前从这里传出的一曲响彻神州大地的颂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山里山外的人们一起重温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诞生前后的一段段往事……

  诞生了一首歌

  “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坚持抗战到胜利的局面?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今天?”

  地处崇山峻岭之中的堂上村,与京西门头沟区的斋堂地区一山之隔,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战略要地。1938年,晋察冀军区派第一军分区邓华支队向北平以西地区发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政权。不久,活动在晋西北的宋时轮支队转调平西,同邓华支队合并,组成八路军第四纵队。1939年2月,以八路军第四纵队为基础,在平西抗日根据地组成冀热察挺进军,肖克任司令员,统一指挥平西、平北、冀东的抗日游击战争。到1940年底,晋察冀根据地已发展到同蒲铁路以东、正太、石德铁路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成为拥有1500万人口的华北最大的抗日根据地。至今,这里的老百姓仍然能如数家珍地讲述当年八路军将士骁勇善战的故事。不过,让堂上村老百姓更为记忆犹新的,还是活跃在这支八路军部队中的一个年轻人,他的名字叫曹火星。

  曹火星原名曹峙,1924年10月出生在河北省平山县岗南镇西岗南村。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侵占华北,曹火星的求学道路被迫中断,他毅然走上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的革命道路。转眼到了1943年,这一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解放区战场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战,也开始逐步扭转困难局面。华北各根据地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决地进行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保卫和扩大了抗日民主根据地。

  也就在那一年,年仅19岁的曹火星跟随晋察冀根据地群众剧社的一支小分队翻山越岭来到堂上村,进行抗日宣传。他坐在村里中堂庙的土炕上,借用当地流行的“霸王鞭”民间歌舞形式,边写边唱,经过一天一夜的反复修改,把自己对党的热爱和自己的亲身感受化作铿锵的旋律,创作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来,曹火星在回忆当年的创作情景时曾这样说道,“抗日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抗战,搞民主建设,使人民当家作主。搞土改发展生产,给人民改善生活……这些活生生的事实是我亲眼所见,人民的抗战积极性,对党的深情,我有亲身体会。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坚持抗战到胜利的局面?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今天?”

  歌曲诞生后,曹火星和剧社的战友们首先教会了堂上村的儿童团员、村剧社的演员们。后来,他们又打着“霸王鞭”边舞边唱,很快把这首歌唱遍了霞云岭,唱遍了晋察冀边区,唱遍了各个抗日根据地。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这首从大山深处飞出的不朽的歌,又传遍全中国。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的一天,毛泽东的女儿在院子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毛泽东听到了,立即纠正她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该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通过人民群众的口口相传,传遍了大江南北……

  和平年代

  留下永恒的历史印记

  当年最初传唱这首歌的儿童团员,早已成了村里的老党员,他们一如既往地每月过一次党日。每次党日活动开始的时候,他们都要高唱“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到了上世纪80年代,堂上村也迎来改革开放的好日子。在改革开放初期的那个年代,当年最初传唱这首歌的儿童团员早已成了村里的老党员,他们一如既往地每月过一次党日。每次党日活动开始的时候,他们都要高唱“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当年与他们一起过党日的一位年轻人、时任霞云岭乡团委书记、现为门头沟区区长的王洪钟,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年的情景。

  王洪钟说,那时候,在堂上村党日活动开始前,全体党员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时,总有几位老党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起初,我以为老党员年纪大、文化水平也不高,可能是唱错了,也没在意。后来,我和他们一起参加党日活动多了,老党员总是唱错,我就给他们纠正。没想到,这几位老党员说,原来我们就是这样唱的,现在有了新歌不好改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怎么是新歌,难道还有老歌吗?细心的王洪钟那时候痴迷于搜集京西抗战史料,先后走访过包括堂上村在内的15个村庄,采访了这一地区100多位老党员、老八路和老游击队员,仅录音资料就有200多盘磁带,用坏了5个录音机。他通过堂上村老党员讲出的这个细节,终于一点点把他搜集的资料串接起来,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创作与京西抗日根据地的故事联系起来了。后来,王洪钟在他撰写的《京西烽火——抗日战争故事集》中详细描述了歌曲的创作过程。

  也就在那个年代,歌曲创作者曹火星退居二线。根据自己当年的记忆,他写信给河北省有关部门,陈述自己当年在平西抗日根据地房涞涿联合县深山区一个村名有个“堂”字的小山村里创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希望协助寻找。河北省有关部门极为重视,多次派人寻找,但几年下来一直没有结果。直到1990年天津市拍摄电视专题片《跨世纪的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时,摄制组辗转来到北京,与北京市委联系搜寻曹火星创作歌曲的线索,在北京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才终于在北京西南房山区霞云岭乡找到了那个村名有个“堂”字的堂上村!

  1994年8月15日,阔别堂上村51年之久的曹火星在家人陪同下,终于再次踏上当年曾经战斗过的这片热土。他走过大石河的源头一路向上,来到他多年寻找的创作地旧址中堂庙。东偏房房檐下“团结紧张、朴实虚心、勇敢活泼、向前迈进”16个大字依稀可见,还是当年的字迹。曹火星大声地说,“对了,就是这儿,一点也不错!”《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创作地旧址,就这样终于被找到了。

  说到曹火星故地寻访时亲眼见到的中堂庙旧址,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插曲。了解这段插曲来龙去脉的当事人之一,还是前面所提到的王洪钟。他说,曹火星重返堂上村见到的中堂庙旧址,原来有正殿3间和东西侧房各3间,抗战时期这里改为了村公所。当年群众剧社抗日宣传小分队和曹火星他们进村后就选在这里宿营。

  上世纪80年代,京郊农村和全国一样,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几间旧房卖给了堂上村村民李增清家。随着党的富民政策带给老百姓的实惠越来越多,李增清手里的钱也渐渐多了起来。1984年,他先把正殿翻盖了3间新房,侧屋没有动。几年后,王洪钟担任霞云岭乡团委书记,去堂上村的机会多了起来,他经常找村里的老党员,请他们讲当年的抗战故事。记得当年村里的李福会老人说,抗战时期小曹和群众剧社来堂上村就住在村里的破庙里。王洪钟忽然意识到李福会老人所说的破庙不就是如今李增清的家吗?于是,王洪钟一再登门请求村民李增清一定要把这3间旧屋留下来。为了表达诚意,王洪钟说,他还特意自掏腰包给李增清家拎上老酒。后来,王洪钟从北京大学学习归来再次回到房山工作,他协调乡党委以公家的名义把李增清名下的这3间东侧房又买了回来,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1994年,一座大理石纪念碑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曲诞生之地矗立起来,上面镌刻着这首歌的歌词和曹火星的生平。200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前夕,这里很快树立起一座纪念雕塑。从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成为永久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6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正式落成,成为京郊开展党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2009年6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十部委推荐为100首爱国歌曲之一。60余年来,这首歌始终如旗帜,似号角,坚定着人民跟党走的信念,鼓励和激励着几代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奋勇前进。

  展望未来

  红色旅游蕴生机

  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绿水,他们毅然弃掉眼前利益,关闭了村里所有的煤窑,开发山区果木种植和家禽养殖业,围绕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全力探索一条以红色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转型之路。

  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旁的小路顺山势向上,就来到了曹火星当年的创作地——中堂庙门前。东偏殿里,坐北朝南的一盘小土炕占去了房间的三分之一。炕上放着一张小木桌,桌上摆着煤油灯。当年,曹火星就是在这盘简陋的土炕上完成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词曲创作。讲解员告诉记者,“这盘土炕可以说是我们纪念馆的‘镇馆之宝’了。”

  正对纪念馆的山崖上,一面面积为960平方米的巨幅党旗仿佛迎风猎猎飘动。今年5月22日,就在这面巨幅党旗映衬下,来自总政歌舞团、空政歌舞团、战友交响乐团、天津少儿合唱团等演出团体的800多名演员,在堂上村这个红歌唱响的地方,再度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后,这里也成为许多新党员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地方。

  不朽的颂歌给堂上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也给堂上村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

  昔日里,地处京郊偏远山区的堂上村村民主要靠挖煤或拉煤跑运输发家致富;到如今,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绿水,他们毅然弃掉眼前利益,关闭了村里所有的煤窑,开发山区果木种植和家禽养殖业,围绕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全力探索一条以红色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转型之路。

  立足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和歌词创作旧址,这里还需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围绕堂上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平西抗日根据地史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纪念馆的展览内容。

  立足于当地保留至今的“霸王鞭”舞蹈型运动形式,这里将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深入挖掘,引导扶持当地农民演出队再现当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传播情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红色经典歌曲和舞蹈的表演内容,逐步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旅游表演项目,使新时期党史教育寓于红色旅游之中,吸引并留住更多的参观者,丰富党史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立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和改革开放后不断涌现的革命历史题材经典影片、成就宣传影视资料光盘等丰富的影像资料,纪念馆和村里还可以开辟经典影视播映专场,使参观群众通过参观展览、观看演出和经典影视作品,把更多的时间留在村里,让党史教育的“金矿”真正能够为广大村民“农家乐”留住更多的客源,使党史教育、红色旅游与当地“农家乐”的开展有机结合起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堂上村地处京西深山区,路途比较偏远,但在建党90周年前夕,仍有许多单位组织党员一路风尘仆仆前往参观学习。如果堂上村能够抓住机遇,积极引导村民自力更生,尽快完善村里的接待设施,再辅之以各级党组织有针对性地加强党史与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的引导工作,我们相信,堂上村一定会战胜眼前困难,使广大村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使他们通过身边生活的新变化,再一次真切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伟大力量。

  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京西岭上的小山村还会带给我们更多、更美的动人故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