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丁志杰:美债降级或加速中国汇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0 11:43 来源: 财新网

  中国应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推进外汇资产配置多元化

  【背景】8月6日,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把美国长期主权债务评级由AAA级下调一级至AA+,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

  受此影响,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634.76点,跌幅达5.54%,标普500指数跌幅则达到6.66%,创2008年1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然而,美债并未受此拖累。8月8日是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在亚洲交易时段,美国短中期国债价格仍上涨,10年期国债价格亦变动不大,仅有30年期国债价格继续下跌。

  8日晚,美国市场开盘后,各期限美国国债价格均上涨,其中,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了7个基点,至2.49%。

  目前中国持有约1.2万亿美国国债,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恐将导致中国的外汇储备缩水。那么,这对中国外汇资产的安全性有何影响?未来美国货币政策将发生哪些变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志杰(微博)(微博)认为,美债评级下调,对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影响有限,但恐将倒逼美国出台变相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政策。从长期看,中国应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进程。

  丁志杰指出,此次美债危机的发生,并非简单的经济问题,其根源在于美国国内外相关利益方的博弈。这种博弈,既有美国国内政治的权力角逐,也彰显出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重大利益分歧。

  标普此番下调美国评级,可能促使美联储实行变相的宽松货币政策。比如,美联储可能会延长证券投资的平均到期时间。目前平均到期时间约为6.1年,如果美联储把维持长期借款利率延长至15年,那么就等于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利率下调了5到10个基点。不过,他预计,美联储将会出台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丁志杰认为,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厌恶,这种情绪首先在股票市场发酵,而且较之债券,股市风险更高。当股票的风险溢价提升后,价格就会下降。投资者抛售股票,大量资金流到债市,股票市场随之暴跌,而债券市场则不跌反涨。

  作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目前拥有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这些资产中,70%以上为美元资产。此次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对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带来一定压力,但对中国外汇资产本身影响有限。

  他指出,一向注重“政治正确性”的美国评级机构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证明美债问题已相当严重。这就要求中国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步伐。既然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出现了风险,就应考虑减持。

  丁志杰建议,中国未来的外汇储备,应选择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同时,人民币汇率改革,根本目标是降低汇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财新实习记者 杨白冰 采写)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