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吴东华:安踏如何才能成为世界一线品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0 15:0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多年以来“李宁”在中国体育品牌中一直占据着霸主地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安踏”慢慢被人们所熟知,在一些重大国际比赛中,“安踏”代替“李宁”成为了中国官方比赛用服。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吴东华撰文指出“安踏”采取主打二三线城市的正确策略,预计2011年的销售收入将超越“李宁”,并建议安踏要在重视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企业文化,不断开拓国际化之路。

  安踏品牌国际化需要四次变脸

  作者:吴东华

  2010年,李宁公司收入94.79亿元人民币,2011年预计下降5%为90亿元人民币。而另一家运动品牌安踏2010年营业额为74.1亿元人民币,2011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8.9%至44.5亿元人民币,照此增速,全年约为95亿元人民币,安踏将超越李宁。

  安踏为何超越李宁品牌?

  我认为,安踏主要面向二三线城市,受到国际运动品牌的冲击较小,而李宁品牌在一线城市的介入比其深,受到的冲击比较大。另外,安踏品牌还希望打造自己的高端品牌,利用FILAF品牌在一线城市站稳脚跟。截至2011年6月底,AFIL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开设近200家门店,目标是全年开出300家。很明显,李宁从一二线城市败下阵来,而安踏是冲上一二线城市。李宁品牌被跨国品牌正面冲击,而安踏品牌由于躲在二三线城市,躲开跨国品牌的正面冲击。如今摩拳擦掌挥师一二线城市。这也告诉我们,企业大小不是问题,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关键是在于是否踏准国际经济趋势节奏。

  什么是运动品牌的国际趋势节奏?

  我在2009年上半年就认为,美国奢侈品大调整价格区间化,将冲击全球二线品牌,将冲击全球主要奢侈品品牌。这些二线品牌的出路在于往下走,比如开发中偏下产品,往二三线城市发展,让出一线城市,以退为主,这仅仅是获得业绩,但是不利于品牌怎么办?于是我提出,二线品牌开发中偏上产品,向一线城市进军。安踏今年业绩的增长以及利用FILA向一二线城市进军来开发高端市场,安踏的战略符合我的战略对策建议。所以,安踏胜出,李宁的战略部符合我的战略建议,所以败下阵来。另外,李宁品牌也许过于高估李宁个人的影响力。我认为,面对国际一线品牌,李宁的光环黯然失色,那只能是败。

  安踏后续发展如何对策呢?

  我认为,安踏仍需向上再度前进一个档次,不以赢利为目的,以质量第一、定价第一、广告第一、文化内涵第一为重点,通过强势品种的广告营销,来拉动现有产品的价格进一步上升15%以上。

  另外,安踏通过文化衍生产品来武装尖端品牌,并把卖产品转向卖专利权过渡,彻底把李宁品牌甩到九霄云外,这才是安踏品牌应该走的终极道路。问题是,安踏走得到这一步吗?安踏的人才是否能跟上这种发展趋势呢?或者说安踏储备这种人才吗?还是世界经济瞬息万变,安踏如何避免全球经济二次衰退的正面冲击,又如何在危中找到全球化之机?

  所以,安踏的真正全球化发展道路还存在几道坎。我认为。安踏有可能实现一次变脸。推出自己的顶尖品牌产品并站稳脚跟才是二次变脸,发展到利用文化衍生品带动顶尖品牌产品热销并出售专利才是三次变脸。如何复制到全球并取得成功,才是第四次变脸。由此可见,安踏的国际化之旅还很漫长,有随时阻碍见顶的可能,关键还是储备着方面的人才与否,以及是否储备全球经济、全球品牌、全球奢侈品等趋势的研究专家。如果安踏能做好这些,不排除成为世界一线品牌的可能。

  (专家观点供网友参考,不代表本网立场)

  吴东华博客:http://blog.ce.cn/html/68/120968.html

  作者简介:

  

  吴东华: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BWCHINESE美国<<商业周刊>>中文网专栏作家,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国际经济研究员。

  (责任编辑:马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