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因当前国际金融动荡而放松稳健货币政策可能性不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0 18:16 来源: 中国经济网中国政府9日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多名经济学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因为外部金融和经济环境发生变动而放松稳健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曹红辉认为,在狂风骇浪面前,最好的选择是既要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又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在通胀压力与美欧主权债务危机冲击世界经济复苏的形势下,需要采取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并相机进行抉择”。
目前看来,美欧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解决,很可能形成长期化的态势,进而持久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稳定与世界经济的复苏。
如今的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发时不同,目前是流动性极度过剩,更重要的是早有心理预防准备,因而中国不会再采取类似两年前那样的扩张性财政金融刺激政策。
曹红辉认为,中国政府应借机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攻坚的进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实质性的转变,不要再追求过快的增长率。
“中国从来没有能力拯救世界。”他说。
另外,遏制当前的通货膨胀势头,减轻潜在的通胀压力亦需如此。7月份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达6.5%,创三年来最高水平,显示当前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当前新一轮的欧美经济动荡相当程度上源自主权债务危机所致的政府刺激经济资源不足,以及长期累积矛盾的继续释放;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是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说,中国经济应该继续以“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为主,当前的货币政策尚未完全达到稳健标准,今后应防止误判使货币政策再度放松。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4%,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2%,这些均显示中国实体经济依然强劲增长。
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认为,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还是在国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可能达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发时冲击的程度。中国应该着力减弱对外需的依赖,关注国内的金融风险,增强汇率弹性等,以此抵御外部冲击。
目前的迹象显示,美欧很可能进入新一轮的量化宽松,向世界市场注入更多的流动性。而中国更应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否则国内很可能出现巨大的资产泡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根据下半年的趋势分析,为控制通胀预期,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基调不会发生大的改变,货币政策不会继续加码,加息虽然还有空间,但不会在近期。
(责任编辑:王炬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