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照进现实:勇闯天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0 18:15 来源: 新浪财经像一支和顽强的崖口进行搏斗的狂奔的激流,你应该不顾一切纵身跳进那陌生的,不可知的命运,然后,以大无畏的英勇把它完全征服,不管有多少困难向你挑衅。——泰戈尔
1923年,《纽约时报》的记者向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提问,你们为什么会去攀登珠穆朗玛峰?因为它就在那里,乔治说。于是,这一句话几乎开启了每一位探险者心中的景观。
在人类的历史中,探险者改变了整个世界,这便是为什么我们把他们称作“探险家”的原因,因为他们试图探究的,并不只是科学,他们渴望征服的,也不只是自然。置身楼宇林立的城市中,奔走在柏油路上,你会否想到,在城市之外,有人会为了寻找自然的本质正在经受考验,采撷荒野所带来的刺激涩果。
愚者于荒野感到的是寂静的恐惧与无助,而智者于荒野看到的是顺从自然的规律,在一面“勇闯天涯”的旗帜下,参与者在活动中认识到,“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才可以不断认识自我。”在刘畅和第一次经历“勇闯”的程艳冬看来,真正地走出去,体会过“在路上”的感觉,才能走近梦想。
刘畅: 理想的纪录者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也不会做了。”这是刘畅和谷岳的纪录片《搭车去柏林》中反复被提到的一句话。作为一个纪录片导演,记录的,往往不仅仅是故事,更是理想。2009年夏天,正是怀揣这个信念,刘畅和谷岳开始了长达3个月的搭车之旅,最终抵达了柏林。然而,2009年的搭车之旅并非是刘畅冒险旅程的起点,亦不是终点。
14岁时,刘畅在美国开始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户外探险。在父亲的带领下,他第一次穿越了黄石公园。两天多的户外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畅说,那次经历一下子就把他对户外的兴趣吊起来了,“晚上宿营在公园里,听着外面土狼的叫声,然后听别人讲前两天熊进营地翻吃的的故事…”
正是因为儿时的经历,让他成为了纪录片导演。2005年作为Discovery探索频道的导演“新锐”,刘畅第一次参与了雪花啤酒和Discovery合办的“勇闯天涯”,带着四人的摄制组全程跟拍了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探险活动。这是他印象最深的一次“玩儿命拍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整个峡谷地区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错在一起,环境十分恶劣,至今许多地区都无人涉足, 虽事先查阅了大量资料,但缺少户外经验的刘畅仍然遇到了许多未曾意料到的困难。 十几天的经历中,摄制组遇上过塌方、泥石流、山洪,连驴友都不敢涉足的地方刘畅依旧坚持前行。就这样,刘畅带领着他们的摄制组一路深入到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尽头,并见证了“无人分享”的“天涯场景”。
至今,有些镜头仍旧令刘畅记忆犹新。 “我们在丛林里走了几个小时,感到非常疲惫,刚准备在河边休息,突然发现每个人都跟练气功似的,全身冒起了白烟。我马上拿起摄像机拍摄,觉得这可太逗了。”刘畅觉得,这种镜头会让每一个经历过艰辛的人感到放松,在那些坚信的冒险旅途中,正是这些“有趣”的影像捕捉,让大伙重拾起上路的信心。“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湿气特别大,长时间的‘行军’更是让体能极具消耗”,刘畅和所有队员们正是在这种状态下行走在大峡谷的原始森林中,他们甚至不得不用大力胶将自己的腿脚狠狠地捆上,为防止无处不在的山蚂蝗钻进裤腿,刘畅说, “这个镜头我也记录了下来了,并且在每年剪合辑的时候,都会用上这个镜头。”那些苦,现在似乎成为了刘畅口中的一种甘,这也许正是“勇闯天涯”带给他一种在生命中永远无法忘却的经历。
当整个摄制组,最终出现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最深处时,刘畅拍摄到了“从未相见的美景”,这让所有人激动不已。“当雾消散,太阳出来,整个大峡谷尽显现眼前的时候,我们忘记了蚂蟥、疲劳、体能的透支,扛着摄像就跑去寻找拍摄点,在镜头中享受那每一个震撼人心的瞬间。”刘畅说,当你用心在记录这一刻的时候,任何语言都是惨白的。
2005年后,刘畅又继续参加了“长江源”、“远征国际线”,以及2009年挑战乔戈里峰等“勇闯天涯”的旅行。在他看来,勇闯天涯是一个给予小人物实现大梦想的绝佳机会。
程艳冬:“‘勇闯’改变了一切”
2010年以前,程艳冬从未想过自己竟然会报名参加一场户外探险。作为一名都市白领,心里时时燃起创业的梦想,又常常在犹豫中被无情磨灭。然而一次“勇闯天涯的聚会”却成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之一。
2010年,程艳冬在网上报名参加了“勇闯天涯??共攀长征之巅”的活动,经历过一系列培训后,程艳冬告别了“菜鸟”的“宅身份”。不过,在动身之前,他甚至并未想过这将会是一场危险的户外探险之旅,在他回忆起来,当初只觉得那不过是一次一百多人的户外“欢快旅游”。就这样,怀揣一颗好奇、轻松的心,程艳冬毫无准备地踏上了他生命中最难忘的一次“苦旅”。
“勇闯天涯??共攀长征之巅”活动选择的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一段路线,一百多人的队伍从上江乡开始徒步出发,共同翻越第一座雪山??雅哈雪山后,大部队将分成红二和红六两支队伍,继续分别前进,他们需要各自翻越藏巴拉雪山和卡瓦洛日雪山,最后在甘孜会合。“整个行程历时十三天”,事实上,在得知行程计划之后,程艳冬很想大叫“时间不够”,长时间、长距离的行军对于从未有过任何户外生活经验的程艳冬来说,“可算是吃够了苦头”。
在雪山上行军,对于在城市里娇生惯养的白领来说是一次“绝对考验”。本着“游山玩水”的程艳冬,在第一天返回帐篷后,就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在爬第一座雪山的时候他几乎崩溃,“第一座雪山根本爬不动,又遇上大雨,再加上路程紧,大部队将原本三天的雪山行程压缩到了两天,这就更吃不消了。我当时只有一个感觉??腿都迈不动了,但是我不能停。”
在这十三天的时间里,每一天都有人跌倒,每一天都有人重新站起来继续赶路,几乎所有队员,都在接受着一种来自内心的考验。常常经过一天的劳累,体力几乎耗尽,晚上也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安稳的休息,这个时候,每个人都更需要一种“绝不放弃”的信念,才能坚持到底。在某一日的旅途中,程艳冬和他的两名队友行军十多个小时,由于环境的恶劣,那天他丢了帐篷,没了吃的,淋着雨,最终走到了集体宿营地。“这发生在爬第一座雪山的时候,在那种极端的气候、环境下,我还是第一次感到无助与崩溃,那时候真算得上是饥寒交迫,想到第二天还得起来赶路,穿着湿漉漉的鞋继续挑战自己的极限,真有些扛不住。”最终,程艳冬选择“直面崩溃“,“依然咬牙上路“,对他来说,脑子里只有俩字??“坚持”。在这一次惨烈的征途中,他仿佛没有面对“崩溃”的威胁,相反,这种艰苦已经成为了一种驱动自己勇闯极限的动力。最终,程艳冬和所有的队员,顺利地完成了十三天的探险之旅,在他看来,这次旅程注定要成为所有人,特别是“初次冒险者”记忆中重要的一笔。
仅仅经过十多天的“勇闯探险”,尽管遭遇到了重重困难,程艳冬却获益良多。他在回京后两个多月就开始了创业。“之前一直想出来做一些事儿,但是琢磨了半天也下不了决心,经历了那一次活动之后,我就下定了决心。我以前不知道自己可以坚持,但是现在知道自己事实上是可以坚持下去,没什么是坚持不下来的。”依旧是秉承着“坚持的精神”,程艳冬将在勇闯天涯中学到的这种坚持应用在了现实的创业中。现在,程艳冬的创业网站“司南”已经进入内测阶段,虽然期间遇上了各种困难,他依然“坚持了下来”,“在雪山上蹒跚前行的时候,我唯一想到的是,只要能活着回北京,给我一个五平米的地方,让我躺下就成了。” 程艳冬说,“在外浑身湿透,只需要得到一个安身之所就足够了,这让我知道自己身体内还有着意想不到的能量,它教给我在生活和工作中寻找内心的毅力。”
后记
“勇闯天涯”是一个充满着惊心动魄的字眼,它牵动着人们的好奇心,它牵动着人们的梦想。梦想人人都可拥有,但是,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实现梦想。在 “人生即冒险”的年代,一切“勇闯”也是探寻人生答案的过程,探险家们试图用自己的足迹来回答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做什么?” 2011年,雪花啤酒再度启程,新一批的“勇士”将穿越可可西里,在那片遥远的地域上,像贝尔•格里尔斯一样,完成一场以“探索”之名的“勇闯天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