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7月CPI再攀新高 产业空心化隐忧加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0 19:14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张萧然

  实习生 张伟健报道

  “现在的物价是一天一个价。猪肉16块一斤,鸡蛋五块五一斤,就连黄瓜现在也涨到了两块五一斤了。”刚走出菜市场,北京通州的张华就感慨道。

  8月9日统计局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也认证了张华的直观感受:6.5%,7月的CPI创下3年来的新高。其中食品价格是主力军,上涨14.8%,猪肉以56.7%的涨幅领跑。

  蔡军是浙江省芸芸小老板中的一员,更是一肚子的苦水,他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抱怨道,原材料价格上涨了20%—30%,人工成本上涨20%,成本价就是报价,唯一的利润来源是国家出口退税。

  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的涨幅远远低于购进价格的涨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了11.0%,而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5%。

  除了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压力,日益从紧的货币政策正在斩断中型企业的资金链条,成为中型企业升级、扩大规模甚至生存的拦路虎。

  “小型企业还好,因为我们本来就从银行贷不了款,但是中型企业和我们不同,他们几乎是靠银行贷款存活。没有了贷款,他们等于没有了资金来源,几乎什么都不能做。”面对着相同的命运,蔡军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8月1日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也显示了制造业增长势头继续减速的苗头:7月的PMI为50.7%,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创下29个月来的新低。

  虽然温州“企业倒闭潮”被官方明确否认,但大多数企业在微利经营、亏损经营,却是不争的事实。温州市经贸委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其重点监测的35家企业中,近1/4的企业接近亏损,行业平均利润率为3.1%,利润超过5%的企业不到10家。

  据蔡老板介绍,温州制造业萧条的最为典型案例是温州打火机企业数量的锐减。曾在2001年荣获“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称号、曾占据了全球金属打火机80%市场份额的温州打火机企业,目前的数量已由鼎盛时期的4000多家锐减到不足100家。

  出厂价格和进厂价格的不平衡正在压缩制造业的利润空间,而日益收紧的银根更加剧了产业空心化的趋势。在温州,越来越多的与蔡军一样曾靠外贸出口起步的人开始放弃了实业,转向了投资。

  浙江省工商联研究室主任周冠鑫也证实:大部分大型民营企业的资本配比基本实现“三三制”,即主业、房地产、金融证券投资三分天下,而目前后两块的投资比例越来越高,对主业的投资越来越少。

  “从以上几方面来看,中国的产业空心化趋势是越加明显,如果不能及时进行产业结构和升级调整,预计PMI将有继续走低的可能。”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虽然衡量经济活力的指标——PMI指数一直在减速,但白朋鸣判断,在通胀高企的形势下,当前国内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不会轻易发生改变。

  相比白朋鸣的决绝,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的判断更趋多元,他认为当前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一是维持现有的政策格局,以静制动,扛过去;二是货币政策按照既定的步骤从紧,通过加息或者提准来稳定通胀预期、巩固调控效果。

  “未来政策应该以第二种策略为主,但也不排除实施第一种策略的可能性。”李慧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白朋鸣也表示,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政府不可能希望制造业出现问题。为了防止实体经济发展遭遇严重打击,政府已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扶持计划,接下来还会在政策上向实体经济发展方向倾斜,这可能主要表现为经济政策的微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