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孩子:没有终点的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1 01:3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胥会云
爱,能改变。
对云南怒江流域泸水县、四川金沙江流域美姑县、宁夏黄河流域泾源县、甘肃大夏河流域夏河县的许多孩子们来说,他们正感受着这种爱,也感受着自己生活中的一点点改变。
四年来,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督察长、上海汇添富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李文的脚步也踏遍了“河流·孩子”项目所及之处,每一次,他都会对孩子们承诺,爱不会停止,爱会在今后源源不断地流淌到孩子身边。
对“河流·孩子”项目团队来说,以激情开始的这个公益项目,同样像是一个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更好地“成长”,使它持续稳健地走下去,引入更多外部力量,把爱可以带到更多更远的贫困地区,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爱带来的改变。
这些问题,李文也一直在寻找答案。
打开老师的视野
第一财经日报:你这些年走了西部一些地方,你觉得西部教育目前最需要“河流·孩子”项目提供什么?
李文: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比较关注西部教育的硬件条件,比如到云南怒江、四川美姑等山区,看到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真是太艰苦了,让人非常心酸和难过。但渐渐发现,物质条件无论再差、再苦,孩子们都能克服,最难克服的还是软性的东西。
再比如甘南,房子都很整齐,但许多人家里连电视机都没有,人们跟外界几乎没有联系,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在怎样发展和变化。
每次到西部去,都会请孩子们画出自己的梦想。人要有梦想,梦想引导人的成长和发展,而梦想又取决于他们的思维和视野。
日报:孩子们画出来的梦想是什么呢?
李文:有孩子画自己长大后要当老师,有孩子画自己长大后当医生为爷爷奶奶看病,有个孩子画了一幢大楼,说这是他将来在上海的公司;有个九岁的孩子,画自己想要一个温暖的家,因为在他两岁的时候妈妈外出打工,就再也没回来;而有许多孩子希望自己长大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可以像爱心叔叔阿姨们一样去帮助别人。
孩子们画的梦想往往会超出我们的想象,每一个梦想背后都有一颗纯洁的、向往快乐和成功的心。孩子们真的都很聪明,但他们往往没有这样表达的机会。在那里,家庭教育基本没有,多数父母是文盲,教育只能靠老师,老师的高度也决定了学生的高度。如果老师最多只到过县城、去过州里,视野只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那就可能会把学生的世界给框死了,所以我们需要共同来打开老师们的视野。
日报:也就是说,教师培训比建校更重要?
李文:是的。“河流·孩子”的主体项目就是教师培训,以教师培训这种软性投入为主,建校等硬性投入为辅,软硬兼顾。如果我们改变了一个老师,那不仅会影响他一批批的学生,也会影响到他周围其他老师的理念,长期下去,我们就可以一代一代地改变很多孩子。
目前,我们已经捐建了四所添富小学,仍会继续捐建,但是能走多远,这还不确定。不仅是因为建校的投入太大,更主要的是,建校应当是政府和教育部门的事。那为什么还要捐建添富小学呢?这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首先,捐建学校具有示范作用。其次,如果在当地没有学校,和教育部门、老师的沟通就没法持续,教师培训、助学金、奖教金等软件投入就不太容易落地。
就“河流·孩子”教师培训而言,我们正把它做成一个品牌化的公益项目。我们目前有“走进去”和“请出来”两个模式。“走进去”可能会带给当地老师们许多知识,但是带不给他们更宽的视野,“请出来”模式是一个补充,把西部贫困地区的优秀青年教师们请到上海。他们中许多是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到摩天大楼、第一次接触城市人和城市生活。他们会觉得反差很大,这虽然有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正面的、积极的影响更加明显。
规范化、品牌化公益
日报:如何把乡村教师培训做成品牌项目?
李文:这里有许多工作要做,主要是一个规范化的问题。以前,我们做乡村教师培训是先找志愿者,根据志愿者的专长确定课程。而这次就反过来了,我们先了解西部老师真实的需求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最后再招募合适的专家去教课,这样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大大提升培训的效果。我们正努力将课程教材标准化,最终形成“河流·孩子”教师培训专用教材。
培训师不只是有热情就可以,我们有严格的筛选标准。只有相关经验丰富、课程准备充分、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符合项目理念的老师,才有资格担任“河流·孩子”的培训师。
另一方面,对于接受培训老师的选择也一样,也要有一定的标准。比如我们主要针对的是年轻的优秀教师,但是目前有些参差不齐,今后我们会更加强调这一点。
“河流·孩子”项目的主要框架已经搭建,包括乡村教师培训、学校捐建、电脑室和图书室的捐赠、助学金、奖教金、“一对一结对帮扶”等等,每一项都可以做得更深更细。需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力量有限,但我们决心做的,一定会努力把它做成最好,做成一种模式,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进来,开展爱的接力,把爱传下去。
日报:“河流·孩子”这个大品牌之下,有许多模块可以这样模式化?
李文:对。更确切地说,所有的模块都应该是规范化、模式化的,我们也已经开始建立规范和模式。
比如说“添富图书室”,也要成为“河流·孩子”的一个固定模块,书目应该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筛选的、经过专家认定的必读书目,而不是随机捐赠的。
比如说还可以给每个孩子赠送一个收音机。小时候我们没有电视,就听收音机,对获取外界信息帮助很大。
我们捐建了电教室,电教室要教的内容,可以提供教学光盘给学校。有了形式,我们可以提供内容;有了内容,我们又可以进行模式化。
所以说,凡是“河流·孩子”项目的模块,无论是已经纳入项目框架的,还是在规划中的,都应当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形成固定的模式,这是保证项目质量和效果的必要前提。
开放的平台下做公益
日报: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是否需要特别专业化的团队加入?
李文:我们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公益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的确需要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情,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一直在说,“河流·孩子”是个开放的平台,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是在做公益,凡是有利于帮助老师和孩子,有利于项目发展,只要符合项目标准和要求,所有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加入这个平台。
日报:但是将来如果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利益就更加多元化了,怎么协调?
李文:那还是标准的问题,需要把第三方的准入机制做好,建立规范,引入真正对项目提升有益的第三方,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
日报:如果接下来项目的覆盖地区越来越多,投入也会越来越大,如何让这个项目实现可持续?
李文:项目启动后的第二年,汇添富基金就捐资800万元,发起成立了上海汇添富公益基金会,这也是上海目前唯一由金融企业发起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金会,这就是一个长期的保障机制。我们也欢迎外部资金进入,投入到“河流·孩子”项目中来。前提是我们要形成规范的模式,才有足够的公信力去吸引外部公益资金进入。
一个公益项目,最初启动时凭的是热情,如果要长期运作,就需要专业。比如,要建立项目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管理规范、使用透明。引入第三方也要有专业的遴选机制,才能保证项目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日报:“河流·孩子”项目,你希望做多久?
李文:没有终点。关键取决于项目参与各方是不是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专注和用心。对此,我是很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