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宏调仍有较大政策空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1 22:58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贾瑞涛

   一边是国内物价指数再创新高,一边是美国债务危机阴影扩散全球,未来的经济形势和政策选择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11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目前的政策可选择性和可操作性非常大,持续的经济增长和价格稳定之间的矛盾并没有那么大。

   鉴于目前不确定的经济形势,郑超愚认为,政策的正常化应该紧盯经济的正常化。由于我国的资本项目没有开放,因而货币政策可以从国外的货币政策中独立出来,我们可以通过结构化的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针对不同行业,从而实现保增长与控通胀的双赢。

  未脱离“耦合性”

   “之前大家预计的7月份CPI可能创下新高,现在已经达到了。应该说基本的判断还是没有变,即‘前高后低’,估计到年底可以回到4%左右。”郑超愚分析,从推动通胀的因素看,粮食价格、食品价格一直是重要因素,但目前有一个新现象,即最近一两个月非食品价格开始上涨,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郑超愚认为,通胀并不是单一的货币增多引起物价上涨的简单现象,它是一个复杂综合的问题。整体上看,通胀在理论上可以解释,并且在实际中仍然可控。

   对于此次美国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郑超愚表示,从2008年次贷危机的经验看,中国当时并没有想到危机会这么严重,经济衰退如此明显。“不过,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已经成为长期趋势,尤其是我们对美国经济的依赖性非常大。”

   很多人在去年表示,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将率先复苏,甚至更极端地提出中国经济已经独立于世界走向正常化。“这些人对危机的估计太轻了,对我国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过于乐观。”

   从目前政府层面的表述可以看到,我国经济正开始由政策刺激转向自主增长为主,这也意味着承认了我国经济尚没有实现正常化。

   “这次美国债务危机还是很严重的,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美联储原先的货币政策一下推迟了两年退出,这对中国的影响很大,应该说中国经济并没有脱离与世界经济的‘耦合性’,通过这次危机则更加显现。”郑超愚说。

  政策空间较大

   有分析人士认为,下半年我国的货币政策仍难言放松,但不排除采取“定向宽松”的方式适当放松对三农、中小企业和保障房等领域的融资限制。

   在郑超愚看来,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可以在保持经济增速和平抑通胀之间二选一。但目前中国是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发生通胀,两种政策目标的冲突并不是太大。而从政策手段来讲,我国有各种各样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工具,而且货币政策中还有结构性的信贷政策等,完全可以有选择地支持某一特定行业的企业,这在国外是很难做到的。

   “虽然社会上对某一问题可能比较敏感,比如通胀。但事实上其影响并没有这么严重,关键在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配合。”郑超愚说。

  他表示,以前大家认为货币政策的反周期作用不如财政政策,但上世纪80年代以后,财政政策的反周期作用反而退到了第二位。从中国应对危机的措施中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因此,强调货币政策紧盯某一目标不变并不合适。“经济到什么程度,货币政策就应相应到什么程度。”

   “现在最大的一个预期是危机来了,大家都很悲观。由于流动性过剩就发生通胀;由于刘易斯拐点到了,中国经济增长就完了;还有人说刘易斯拐点没来,我们又会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如果大家都这样,还有谁敢消费和投资?”郑超愚认为,短期内消费者和企业做不到正确地预期,但政府应该有独立的判断。正是因为此种原因,美国发生这次危机后,包括总统在内的政府人士纷纷出来打气。

   郑超愚表示,目前我们一是要有积极的政策,同时要有乐观的预期,这在经济尚未正常化的时期更为重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