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用爱涤荡心灵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2 01:1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这本被誉为“爱的圣经”的小册子,55年来已被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弗洛姆是时代的精神先知,而不是人类梦想家,他的思想和地位在今后中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学明在接受采访时说
俞晓辉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思想家爱利希·弗洛姆就在《爱的艺术》一书中,犀利地指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会逐渐丧失爱的能力,包括自爱、母爱、父爱、情爱等等,最终只剩下一副副爱的躯壳。
弗洛姆的判断和预言,正在不断上演。“进入新世纪,中国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一些人又太看重物质享受,但是他们却不幸福,因为他们成了市场和营销的奴隶,不爱自己,也不爱他人。”《爱的艺术》中文本译者李健鸣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道。
这本被誉为“爱的圣经”的小册子,55年来已被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笔者通过豆瓣网和孔夫子网的搜索发现,仅中国大陆就发行了12个版本,近10位国内学者翻译了此书。上世纪80年代,大陆出现过一波翻译弗洛姆作品的高潮,而到新世纪,新一轮“弗洛姆热”卷土重来。2008年,《爱的艺术》中的章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同年《爱的艺术》正式授权上海译文出版社,至今重印十余次;7月,《爱的艺术》出版55周年之际,上海译文又推出精装版《爱的艺术》。
“一个人的思想只有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才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力。”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学明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说,“弗洛姆是时代的精神先知,而不是人类梦想家,他的思想和地位在今后中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两次“弗洛姆热”
“国内学术界不大看得起弗洛姆,认为他不是一个大学者,虽然有社会影响,但不是高深的学问家。”陈学明摇摇头,表示不认同这种看法,“这主要是因为弗洛姆的书很好读,文笔很好、思想清晰、老少皆宜。弗洛姆的思想不是纯哲学,而是社会哲学、社会心理学、人本主义伦理学,而且都密切结合社会现实。”
而国内之所以出现两次“弗洛姆热”——上世纪80年代和新世纪——也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紧密相关。陈学明说,上世纪80年代出现“弗洛姆热”主要有两大原因:弗洛姆是西方有名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高举“人道主义大旗”,同时他高扬人的爱,呼唤成熟的健康的爱。“人道主义和爱深深地切进了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心理状态:‘文革’导致爱的丧失和人性的扭曲,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剑拔弩张、你死我活的紧张局面,因此,人们渴求人性解放、渴求爱。”
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的眼中,“弗洛姆的思想兼具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学的特色,”这种“在‘人道主义’的意义上接受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学,又和上世纪80年代对于传统社会主义的‘阶级性’的反动有关”,因为“当时的主旋律是人、人性和人道主义”,与此同时,“这两种思潮还有着相当深刻的对人道主义的反思,对人的主体性的怀疑和对人性的高度不信任。”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裹挟着每一个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速公路上拼命奔驰,很少有人能够慢下来,转身看看走过的道路。而当这辆高速行进的列车呼啸着驶入21世纪,一些不协调的声音开始从体内发出。
在聊到新世纪人们的生存境况时,之前的轻松渐渐从陈学明脸上褪去,“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如果消费主义、享受主义、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不改变,人类的前景注定是十分暗淡的。因为当下这种消费主义的、以满足物欲为核心的生活,本身并不是人类真正需要的生活,与此同时,欲壑难填,自然和资源的稀缺性注定了未来的悲剧性收场。”
李健鸣于此也有同样的感慨和忧虑,“当下的社会大环境对人的压力太大了,人又无力反抗,而这种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感受就像一场瘟疫在扫荡我们的心灵,所以大家都在迷失方向。”
庆幸的是,陈学明认为,“弗洛姆的思想中正好有对人的新的生活方式的解答”,主要表现在《占有还是生存》一书中: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占有(to have)和异化现象,而提倡一种生存(to be),即工作和爱。而《爱的艺术》就是在处理“爱”的主题。
对于国内学界对《爱的艺术》的解读,陈学明总结道:“上世纪80年代更强调爱的重要性,什么是爱,如何实现爱;而在21世纪,更强调爱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而这个角度站得更高,内涵也更为丰富。”
请别误读了“爱的圣经”
《爱的艺术》被誉为“爱的圣经”。1956年,在美国一经出版,就印刷了40万册;当时西德《明镜报》评论说:这本书出版成功,标志着弗洛姆已经成为我们的时代精神。在美国各大中小学开学典礼上,校长会嘱咐学生按时读《圣经》和弗洛姆的书。
弗洛姆在中国也是所向披靡,陈学明说:“上世纪80年代,无论哪个出版社发行弗洛姆的书,都赚得盆满钵盈,更有一些小青年把《爱的艺术》放在床头,作为谈恋爱的圣经来阅读”。但是陈学明认为不能孤立地阅读《爱的艺术》,更不能被书名的字面意思所误导,以为是在讲两性之爱,并企图在其中找寻爱情的捷径,而应该把《爱的艺术》放置在弗洛姆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去阅读、去体味。
爱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话题,几乎所有的文学和艺术形式都会关涉到“爱”的主题。弗洛姆更是把爱提升到一个存在论的高度,认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人一出生就面对世界的孤独感和恐惧感,而为了摆脱这种孤独的监禁,就必须与他人与世界建立一种关联,这就是爱,因此爱是人类摆脱孤独和恐惧的唯一途径。弗洛姆给出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爱的解释:“爱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就像弗洛姆所看到的现代人是自由的,同时也是极端孤独的。这是人没办法逃脱的三对生存矛盾之一。”陈学明说,“另外两对矛盾是生与死、人发挥能量的无限性与生命的有限性。为了摆脱人的三大生存矛盾,就会产生两大需求:超越和关联。超越是因为人来到这个世界很偶然,但又是‘终有一死’的,为了克服这种被动的生物状态,工作(创造性劳动)是人存在的证明,然而弗洛姆所指的工作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功利性劳动,不是为了赚钱、为了混口饭吃,它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本身,人去工作是为了说明人的存在,把能量通过一个过程展现出来,因此是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时代的劳动概念,带有消遣(play)的成分。”
而关联的需求,是为了克服自由和孤独之间的矛盾,人要摆脱孤独就必然要与他人建立联系,也就是爱自己、爱他人、爱这个世界。《爱的艺术》就是在处理这一主题:爱是什么?爱的类型和如何通过爱来实现自我。”
弗洛姆认为,尽管现代人丧失了爱的能力,但“爱是一门艺术”,就像木匠、航海等技艺一样,是可以通过学习和不断实践重新获得的。个人掌握理论和实践,并进行长期的实践活动,一直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融会贯通起来变成灵感——也就是掌握了艺术的灵魂,就能成为一名爱的大师。
“看这本书的人一定会受益匪浅,因为它以一种特别亲近的方式把我们带入爱的真谛的范畴,它会让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的心灵,并去挖掘内心隐藏的秘密,让我们成长和成熟。”李健鸣在《爱的艺术》新版译者前言中念兹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