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谋求“从绿到金” 雅士利斥千万打造绿色产业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2 02:37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李亚婵

   “绿色”观念在中国日渐受到重视,现在恐怕没有哪家企业会忽视从官方到企业,再到民间的绿色浪潮。

   或出于自身战略,或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所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这波浪潮的弄潮儿。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除了顺应趋势节能减排外,还需努力在环保和盈利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谋求“从绿到金”。

   作为知名本土奶业品牌,广东雅士利集团有限公司也早已感知“春江水暖”,加大节能减排投入。仅在“十一五”期间,雅士利就投入上千万元进行节能减排工作,到2010年底,其单位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下降70%以上,实际完成节能量2961吨标煤,超额完成“十一五”的节能目标。

  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节能减排的目标,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政策风动而企业起舞,这次更多的是责任。作为广东奶业龙头企业,雅士利也投入了浪潮。

   据了解,在“十一五”期间,雅士利集团设立节能领导小组,统筹安排节能工作的日常事务,并制定了《能源管理控制程序》、《能源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强化企业内部节能监察管理,完善节能相关标准与制度体系。将节能目标分解到车间和班组,并制定节能目标考核和奖惩制度,通过宣传和培训,使企业员工人人都有节能的意识,车间、班组都有节能措施,将节能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按要求依时报送能源统计报表,定期在广东省重点用能单位能源信息管理平台上报送 《广东雅士利集团有限公司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年度报告和季报。

   如今,五年之期已过,雅士利不久前公布了其“战果”:至2010年底,单位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下降70%以上,实际完成节能量2961吨标煤,超额完成整个“十一五”的节能目标。这并不意外,其实至2009年底,雅士利的单位GDP产值能耗就已经下降了18%以上。

  千万建绿色产业链

   “馅饼”自然不是自己从天上掉下来的。事实上,在“十一五”期间,雅士利投入了上千万元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和新增节能固定资产。

   千万投资涉及国家十大节能重点工程的有三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绿色照明工程。

   为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雅士利投入近百万元对主要用电设备实行变频调速节能改造,平均节能率达20%左右,年节约148吨标准煤。

   豆奶产品也是雅士利产品中的重要一块。在“十一五”期间,雅士利投入几百万元进行“豆奶粉热能改造工程”。动力设备部经理隋元秋介绍,煮浆工艺使用第二代喷射煮浆系统取代传统煮浆工艺,能源利用率提高15%,前处理磨豆工艺采用自行研发的刀片式粉碎机代替750型粉碎机,有效降低车间噪音,提高大豆粉碎生产能力70%,年可节约56吨标准煤,解决了原豆奶车间1#、2#干燥塔喷雾热风温度偏低,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难题。这一技术项目使成品节能率达8%以上,每年节约600吨标准煤以上。

   照明方面,雅士利投入12万元进行绿色照明工程。该工程采用高效光源灯具代替白炽灯,用电子镇流器替代传统电感镇流器等措施减少用电总量,“十一五”期间共改造应用T5灯管2500套,节电率达43.75%,年节约56吨标准煤。

   制度、规范、技术,雅士利花巨资组建的“绿色产业链”已经清晰可见。

  “从绿到金”

   雅士利并没有打算停下来。雅士利称,今后其每年都将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用于节能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并把节能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根本措施来抓,促进企业生产工艺的优化和产品结构的升级。

   雅士利董事会经研究决定建设年产能3万吨的奶粉车间。新建的奶粉车间高起点、严要求,严格执行节能设计规范和用能标准,拒绝使用能耗高、效率低的设备,车间大部分设备采用最新的生产工艺技术,配套完善的自动化生产线达到高效低耗,高度自动化的工序取代以往半自动的手工操作。

   隋元秋说,新奶粉车间2007年投产后,年产量相当于2005年的3倍,奶粉在各类产品中所占的比例大幅提高,拉动工业总产值比2005年翻两番。奶粉车间所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电能,年能源消耗量不足1000吨标准煤,以较少的能源消费实现产值的快速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雅士利的产品结构由“十五”期间以凉果和豆奶粉为主营方向转变为以奶粉为主,其他产品为辅的模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雅士利集团显然已经意识到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该集团表示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创建节能型企业为目标,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以加快节能技术进步为根本,大力调整企业产品、工艺和能源消费结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