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三问骆家辉:美国精神远超中国血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2 09:24 来源: 南方日报

  今日,美国首位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将抵达北京,并于周日在北京大使官邸会见媒体。

  61岁的骆家辉虽然生在美国、长在美国,却在大洋彼岸的故土深受国人关注。他骨子里的广东台山血统似乎总让我们感到一份天然的亲切;然而,骆家辉到底是怎样的人?他的外交手段有何创新之处?他的到来将为纷繁复杂的中美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他即将上任之际,本报专访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艾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的常务主任张伯庚博士,美国问题专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交学系唐小松教授,全美首位华裔女市长、美国“百人会”创会理事陈李琬若,美国加州知名华裔律师邓洪,三问骆家辉,为您解析这位国人“熟悉又陌生”的美国政治家。

  中国的“政治明星” 美国的低调政客?

  “华人的骄傲”始终与骆家辉紧密捆绑,骆家辉在某些中国人眼中甚至成为了“政治明星”。但美国《大西洋电讯》网站的评价却是:“中国人爱他,美国人却对他不温不火。”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人州长、第一位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从某一个层面似乎满足了中国人爱争“第一”的心理。“华人的骄傲”始终与骆家辉紧密捆绑,骆家辉在某些中国人眼中甚至成为了“政治明星”。

  骆家辉曾以华盛顿州长和美国商务部长的身份多次访华,华裔政治家的身份使他在中国成为备受关注的人物。2006年10月,在相隔9年之后,骆家辉偕父母、妻子、兄弟姐妹等再次回到故里广东省台山市长塘村拜祖,不时地与村里的男女老少握手问好,尽显亲民风范。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开玩笑说,骆家辉的明星光环甚至堪比爱尔兰摇滚乐团U2的主唱兼旋律吉他手博诺。

  邓洪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高度评价了骆家辉的就任对于美国华人的意义。“尽管华人为美国修筑铁路,建立美利坚合众国立下很大功劳,但是早期华人一直受到排斥和歧视,1882年美国通过的‘排华法案’就是一例。长期以来,华人一直局限于从事餐馆,洗衣店之类的工作。驻华大使一直是美国白人专业外交官的专利,身为华人后裔的骆家辉打破传统,成为美国首位出使中国的华人,从而证实美国新一代的华人不仅能做州长、商务部长,还完全胜任驻华大使。”

  然而,骆家辉的前任民意测试专家唐·麦克唐纳在接受《华盛顿邮报》的采访时却曾这样评价他的前老板:“他更多的是一位执行者,而非一位大胆且有远见的领导者。”美国《大西洋电讯》网站的评价则是:“中国人爱他,美国人却对他不温不火。”

  事实上,骆家辉在美国政坛的受欢迎程度并不及他在中国“明星光环”下受到的追捧。《华盛顿邮报》评论道,骆家辉并没有成为奥巴马阵营里的“政治明星”,他只是奥巴马在比尔·理查森和贾德·格雷格被撤销商务部长提名后的第三选择。尽管奥巴马曾赞扬骆家辉在其贸易政策上扮演重要角色,但仍有分析师认为,骆家辉在推动奥巴马“5年内出口翻倍”的提案时发挥的作用不及美国贸易代表罗恩·柯克显著。在骆家辉的老家西雅图,历史最悠久的报纸《西雅图邮讯报》甚至认为他是一位“有时很乏味的政治家”。

  邓洪在分析该现象时,认为部分原因应归于骆家辉曾任职的美国商务部的性质。“与其他部门相比,商务部并没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他出任商务部长时,民主党已失去国会众议院的主控权,再加上联邦职员的工会势力和前几任总统及部长制定的政策,很难在短期间内让他有用武之地。”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访问学者、加藤罗斯科夫国际顾问公司执行总裁大卫·罗斯科夫在《外交政策》网站上撰文评论道,骆家辉在任商务部长期间默默无闻,是因为他不是很适合当美国产业的“拉拉队长”。“他是一位温和、细致而有思想的政治家,但他缺少一种振奋人心的基因。此外,他在任时的步履艰难还归因于商务部本身。商务部是一堆相互竞争的机构的混杂物,这极大降低了部门的办事效率。”

  尽管任商务部长时受到种种质疑,但有专家认为,性格沉稳、低调的骆家辉恰好是协调中美关系的最佳人选。唐小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列举了两点原因。“首先,他低调的性格更能为中国政府所接受。中国政府不喜欢性格张扬的驻华大使,更喜欢低调的人。其次,骆家辉有一张华人的脸,亲民。一个大使在外工作最怕的就是圈子打不开,而我相信骆家辉来到中国后马上就会打造一个交际圈。驻外大使的权力其实并不大,他的最大功能就是传达、汇报、沟通,为两国搭建良性对话平台。至于这个台上要演什么,做出怎样的决策,这是两国首脑的事情,大使只起一个衔接的作用。所以我估计骆家辉上任之后会在前线‘搭台’方面有所突破。”

  2

  中国血统美国利益?

  骆家辉虽然曾赴老家广东台山寻根,但却多次表示自己是一个“百分之百的美国人”。专家认为,当骆家辉在扮演“政治人”的角色时,“只有一种身份,那就是美国人”

  作为一名代表美国在华利益的华裔外交官,骆家辉是否会面临双重身份的尴尬?对于这一问题,各界众说纷纭。

  由于血统缘故,骆家辉的字典里自然频现“中国”二字。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美之旅第一站就是骆家辉曾任州长的华盛顿州;温家宝总理曾与骆家辉进行过亲切会晤;卸任州长后,骆家辉曾在一家律师事务所专攻中国事务;2008年,骆家辉参加了奥运圣火在成都的传递……

  如今,骆家辉走马上任,成为第一位华裔美国驻华大使。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骆家辉任驻华大使的宣誓仪式上表达了对骆家辉的高度期待,“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说,骆家辉是推动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的不二人选。”她在演讲中回顾了骆氏父辈的移民辛酸史,不断强调了新任驻华大使的中国血统及其对两国关系发展的意义。许多境外媒体转载了希拉里的表态,其中英国《金融时报》更是高度评价了这一任命,称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在北京一定会受到“归子”般的待遇。

  虽然外界通常看好骆家辉中国血统为他驻华大使工作奠定的基础,但是骆家辉身上的“美国精神”似乎却远盖过其“中国血统”的印记。把骆家辉比作实现了“美国梦”的孩子并不为过。出身于移民家庭的他,本科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毕业后继而攻读法学院,成为了一名律师、检察官、政客,可以说这些元素都符合传统意义上美国“白人精英阶层”的特质。

  与精通汉语、收养中国女孩的前任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不同的是,骆家辉虽然曾赴老家广东台山寻根,但却多次表示自己是一个“百分之百的美国人”,在网上引发了诸多争议。据报道,与其他华裔名人在接受华语媒体访问时总爱“秀”几句汉语相比,骆家辉总是礼貌谢绝,说自己只从祖父那里学过几句很简单的广东话。

  陈李琬若对本报记者说,“骆家辉驻华大使的日子可能并不会很好过。他虽然长着一副华人的面孔,但却无法与自己的族裔进行交流,而且他的文化和价值观是完全美化的。作为一个有着华裔血统的美国政治家,在美国政坛的激烈角逐中,他并不希望别人强调他的这一身份。”

  唐小松认为,“实际上,中国人比较喜欢从族裔角度审视他的立场问题,从亲情角度拉近距离来看他人的价值取向,而美国人通常不会从族裔的角度考虑政府官员的表现。”

  唐小松提出了“政治人”这一概念。他认为当骆家辉在扮演“政治人”的角色时,“只有一种身份,那就是美国人。”唐小松认为,骆家辉身上存在着两组“表里关系”。“其一,从身世看,他外表长着一副中国人‘黄’的面孔,但骨子里是‘白’的,有着深厚的美国价值观。其二,即使他是一个念旧的人,但现在他的身份是国家的外交官,是一个‘政治人’角色。‘政治人’是一个为国家利益服务的‘虚拟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

  张伯庚则认为,“骆家辉的中国血统无疑会在他影响政策的能力上扮演一定角色。但是积极影响是否会超过消极影响,目前还并不明了。”

  3

  商贸互动频繁人权表态谨慎?

  骆家辉可能会在贸易、对美投资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与中国紧密互动,而对于一些政治色彩特别浓厚的领域,不会太感兴趣,当然这并不等于不履行传达华盛顿旨意的职责

  奥巴马曾寄语骆家辉,希望他在任驻华大使期间能推动美国商业发展,促进出口,为美国人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同时也期待骆家辉能运用他在担任华盛顿州州长时锻炼的管理技能来协调中美两国间的复杂关系。骆家辉即将面临的,不仅仅是温情的故土,更多的是经贸、知识产权、人权等诸多中美纠纷。

  面对复杂的中美关系,骆家辉向来在人权等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问题上发言不多,而是专注于他的经贸专长。他在任“出口大州”华盛顿州州长时为波音等品牌走向世界作出卓越贡献。

  骆家辉就任美国驻华大使后态度是否会发生改变?为了向奥巴马政府表示忠诚,他是否会反其华裔身份而行之,对华采取更强硬的措施?面对复杂的中美事务,骆家辉将从何处下手?这些问题都成为了当前关注的焦点。

  对此,唐小松认为,鉴于骆家辉本身的温和性格、擅长领域以及家庭教育,他可能采取“软中有硬”的策略。“我认为,他可能会在贸易、对美投资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与中国紧密互动。而对于一些政治色彩特别浓厚的领域,比如说人权,他可能不会太感兴趣。当然不感兴趣并不等于不履行传达华盛顿旨意的职责。”

  事实上,骆家辉在任美国商务部长时曾在汇率、出口等问题上展现过他“强硬”的一面。比如,就中美争端焦点——汇率问题而言,骆家辉曾表示,中国在汇率问题上一直有进步,但美国的立场非常明确——中国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骆家辉在出口问题上的强硬表态也一再成为中国媒体报道的焦点。据《南方人物周刊》报道,2010年5月,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他直言“将尽一切手段敲掉中国的贸易壁垒。今年5月4日,据路透社报道,骆家辉表示如果任下届驻华大使,要致力于推翻贸易壁垒”。《华尔街日报》认为,这是“迄今对中国做出的最为严厉的批评之一。”

  骆家辉在出任驻华大使后还是否会坚守他在贸易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对此,唐小松认为,“在知识产权和贸易方面,他可能会为奥巴马出一些狠招,方式上会比较灵活,策略上却会变本加厉。目前中美关系处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骆家辉作为一位华裔大使,担子非常重,心态肯定会很急,以期达到奥巴马政府的预期。因此,他可能会向奥巴马政府建议,对中国提出一些苛刻的经济和贸易要求。”

  而在人权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骆家辉目前表态谨慎。骆家辉在其宣誓仪式上表示,“对于那些中美两国有严重分歧的敏感领域,我会保持双方公开的沟通,清楚地传达华盛顿的立场,并与中国最高层的政府官员进行交涉。与此同时,我希望与中国民众直接交流,以推动两个大国之间的理解。”

  这种与民众的直接交流将以怎样的方式进行?骆家辉的到来会不会开辟两国关系新阶段?中美关系又将何去何从?所有的猜测和分析正等待骆家辉本人来验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