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际油价强劲反弹 共振“弱美元”预期成品油价可能错过下调机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2 13:01 来源: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劳佳迪 报道

  就在前几日对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何时“追跌”的热议声中,国际油价似乎华丽转身、掉头向上了。10日和11日,就在国内调价紧密挂钩的三地原油价格移动变化率刚出现负向运动的些许迹象,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重新站到每桶108上方的高位。

  即使是前期一路狂泻的纽商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也连续两个交易日出现止跌反弹,重回85美元/桶。如果7月开始的油价跌势就此遭遇拐点、强势挽回,那么国内油价会在不久的将来打开上调窗口。

  记者注意到,美联储10日宣布的维持超低利率至少两年不变,令市场弥漫“弱美元”的预期。此前提下,与之负相关的国际油价重新回到上行通道,确实存在较大可能性。

  油价或临拐点

  国内油价来不及下调,就要搭上上调“快车”了?据记者了解,尽管前期纽约油价暴跌,与国内调价有关的布伦特、迪拜、辛塔油价本身就不见跌势。即使是在上周“黑色星期四”当日,纽约油价一天缩水5.8%,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仍一路涨到2.68%。

  当时距离4%的上调警戒线就只有一步之遥。此后,由于纽约油价跌势持续,参考比重较大的布伦特油价也受其拖累,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改变直奔4%而去的方向,开始出现下探。

  就在变化率回落到1.7%左右时,国际油价似乎止跌了,国内又偏离了昙花一现的油价下调轨道。由于石油期货市场买卖的本就不是石油实物,而是折腾大量的闲置资金,所以原油期货市场的齐齐反弹与美元表现密不可分。

  “未来原油价格高涨是可以期待的,因为美元贬值步伐会加快。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如是判断。她认为,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令美元贬值有了充分理由,石油价格高涨势成必然。

  以贬值带动大宗商品甚至农产品价格,用全世界通货膨胀的代价来结束美国的通货紧缩——对于已经启动过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美国,中国应该不会对这一伎俩感到陌生。国际油价曾经走过的暴涨之路令许多人记忆犹新。

  而除了弱美元的预期外,支撑原油市场价格转向坚挺的还有其它基本面因素。 10日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表示,截至2011年8月5日当周,美国原油和汽油、馏分油库存全面下降。前期反常高企的纽约原油交割地库欣地区的库存意外降至2010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由于库存奇高是前期纽约油价低于布伦特油价20多美元的主要原因,这一消息无疑将令纽约油价加速回暖。

  尴尬的国内油价

  一旦国际油价在震荡中回归高位,国内油价恐怕只能大呼“坑爹”。事实上,在国际油价较为弱势的前3个月,由于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一直未能达到-4%的下调条件,国内油价并没有及时跟跌。

  仅仅在一天前,卓创资讯的监测数据还显示,下调窗口最快可能在月底前打开,如果涨势继续,这一切无疑都将成泡影。按照卓创资讯的数据模型,要想让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在本月29日前跌破4%,三地原油均价就必须维持在105美元/桶一段时间。而要使变化率在8月25日前后跌至下调价格的临界点,三地原油均价必须维持在103美元/桶。

  昨天的布伦特油价既不是维持105美元/桶不变,更不是如愿下跌到103美元/桶,反而上涨超过3美元。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只要世界经济不二次探底,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再蔓延,即使美国不推出QE3政策,油价反弹都是必然的,因为全球原油供需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改变,恐慌情绪一旦散去,油价势必反弹。

  据悉,自今年4月7日国内上调成品油价格以来,国际油价已由当时的每桶110美元跌至100美元以下,8月12日已经是上次调价后的第90个工作日。不过,就算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触及4%的上调警戒线,决策层也未必会在国内通胀仍高企的背景下一意孤行地再提油价。

  南华期货研究所高级总监杨光明就表示,国际油价与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不是简单的联动关系,而要根据国情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回顾上半年,发改委并没有完全按照国际油价的上涨,每次都做涨价的调整,也没有按国际油价的上涨比例每次都对国内成品油价格做相应调整。 ”

  ◎记者手记

  即使发改委顺应民情,像无视此前跌势那样无视现在的涨势,国内油价依然存在公式化的机械调整之嫌。尤其是在当下波诡云谲的国际市场上,油价波动加剧令22个漫长工作日显得呆板滞后。

  前期没能及时跟跌不仅有参考标的上的原因,也暴露出“22个工作日+4%”为条件的调价机制存在灵活性上的严重短板。新机制究竟怎么推行?有一种说法是将22个工作日缩短,变更为10个工作日,再将正负4%的波动区间收窄,让调价更灵活。

  但问题在于,更灵活是否意味着调价“鼓点”的更加紧密?

  国内油价的尴尬实质上在于,原油进口权、成品油供应市场的高度垄断,利益集中在旱涝保收的石油巨头手里。此背景下,无论如何修改机制,不过是将一种文字游戏改装成另一种而已。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