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兼善天下助益天府之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5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宏达:关爱员工兼善天下

  四川宏达集团始建于1979年7月,是一家以冶金、矿山、金融、化工、房地产、国际贸易为主,涉足旅游开发、酒店行业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集团现拥有总资产近350亿元,成员企业37家,员工近18000人,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0多亿元,年可实现利税30多亿元。

  “宏则龙腾沧海,达则兼善天下”是宏达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下,宏达对员工的关爱,成为了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也在业界因此传为佳话。

  “企业是一个由股东、员工和社会组成的利益共同体,这三者的关系就如同一个等边三角形,只有三边等长的时候,面积才最大,企业利益才能实现效益的最佳化。”宏达董事长刘沧龙经常这样说。

  在宏达,流传着许多和员工之间的赤诚故事,最令人动容的是“5·12”大地震中的“宏达情怀”。

  地震刚一发生,集团立即把抢救被埋员工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次日,提出“心若在、梦就在,人心齐、泰山移”的激励口号,号召全员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短短10天,指挥部召开了4次工作会议,集团工会迅速组织爱心捐助活动,研究出台受灾员工和遇难员工慰问政策、受灾企业员工工资待遇、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初步意见;各部门领导立刻动身到省内外有关医院开展慰问活动,给每位受伤员工发放3000元慰问金,给每位遇难员工家属发放10000元抚慰金,合理安置所有失去住房的职工。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宏达集团在自身直接受损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毅然向全社会公开承诺“不减产、不停产、不裁员、不减薪、不欠薪”的“五个不”,并及时向遇难员工、受伤、受灾员工共计发放慰问、补助金达200余万元。为解决受灾员工的住房问题,宏达无偿拿出5亿余元资金,为员工修建5000套高品质的住宅小区,员工仅支付住房建设成本的40%即可入住。现该小区的一期工程已经于去年竣工并交付使用,570户在地震中倒房的无房户已于2010年8月陆续搬进新房。目前,二期1000余套住房已经主体完工,即将交付员工使用。

  宏达秉承“经营企业,实质就是经营人才”的员工培养方针,制定了“人才森林”战略,为此专门设立了培训中心。近年来,宏达集团先后还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联办宏达化工班和工商管理班,鼓励优秀员工通过成人高考,结合本职工作提高学历层次。2006年以来,集团决定分期分批派送200多名高、中管理人员赴各中外名校参加MBA/EMBA课程学习并取得学位,每人平均20多万的学费以及学习期间差旅费由公司全额支付,培训费用已超过1000万元。

  与此同时,宏达集团还鼓励员工持股,并赠送持股份额的40%;每年筹集近4000万元,建立“福利基金”、“沧龙基金”,帮助解决困难职工家庭生活救助、大病医疗补助及子女上学问题;稳定高管人员队伍,对退居二线的高管人员,每月给予3000-6000元生活补助,高管人员退休,除领取社保养老金外,每月给予1000-2000元生活补助。多年来,宏达集团每年还要拿出500余万元,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举办富有宏达特色的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

  32年来,宏达集团始终把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任落实在关爱员工上,把员工视为企业最大的资源、最优的资产、最可信赖的伙伴,在企业中营造和谐奋进的劳动氛围,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员工的可持续成长紧密结合,最终走出了一条员工幸福工作得实惠、企业持续发展树品牌的双赢局面。

  通威:打造绿色产业链

  通威集团创立于1992年,是以农业、新能源双主业发展,并在化工、宠物食品、IT、建筑与房地产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大型民营科技型企业。现拥有遍布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的100余家分、子公司,员工逾万人,其中通威股份上市公司年饲料生产能力逾60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及主要的畜禽饲料生产企业。

  “作世界级健康安全食品的供应商,这是通威的核心理念和长远目标。”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这样说。

  通威专注于健康食品的发展领域。在2008年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中,为维护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凭借企业高度自觉的社会责任,通威集团在全民讨伐三聚氰胺的这一危机关头,召开了新闻恳谈会,在全行业率先也是唯一一家勇敢站出来的企业,明确表明了行业态度和企业立场,用企业最严密的食品安全管控机制和最先进技术保障流程向社会公众透明介绍了通威的相关做法,并公开澄清子虚乌有的“潜规则”一说,从而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除了食品领域,通威同时一直关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随着传统化石能源濒临枯竭,矿难、污染、碳排放、温室效应等负面生存状态,成为社会挥之不去的阴霾,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刘汉元萌生了让华夏大地、让这个世界一片绿色、一片生机的美丽梦想——那就是随着太阳能发电的大规模利用甚至完全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到那时,工厂不再冒烟,汽车不再排尾气,整个地球将是一个青山绿水、鸟鸣山涧、湖光山色的世界。

  在此背景下,2007年初通威集团正式进入多晶硅太阳能光伏产业。2008年9月,首期1000吨多晶硅项目顺利建成投产,项目开创了从立项到投产的国内外行业最快建

  设速度,创造了同种尺寸、规格单炉产量最高,同级别纯度最高等多项行业记录,项目的环保治理基本做到零排放。特别是装置下线的多晶硅产品,纯度达到了八个9,接近电子级的标准,创造了多晶硅行业的一大奇迹。经过3年的发展,一个世界级的清洁能源企业,诞生在天府大地上。

  在获得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通威集团始终情系民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1992年即捐资成立了“通威——希望工程奖励基金”,共资助四川省凉山州、巴中、广元、达州等贫困山区贫困学生和优秀教师近2000名。2007年,通威捐赠5000万启动“思源·阳光计划”,用于太阳能清洁能源的科研投入和新产品研发,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山区农村送去优质、高效、环保的太阳

  能生产、生活用电等等。迄今为止,通威集团各种捐款捐物总额已超2亿元。

  在近30年的发展中,通威集团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发明网箱养鱼,参与解决四川乃至全国人民的吃鱼难问题,并成为全国与全世界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集团,到目前进入以太阳能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通威所涉及的两大主业,均有着高度的共通之处——那就是安全、绿色、放心的产品生产。

  “通威模式的价值,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把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把企业发展需求与社会使命相结合。”这是刘汉元对通威能获得成功的总结。“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通威会将对产品的健康安全和社会慈善领域的关注度继续延续下去。”

  科创:把骨干培养成党员

  科创集团是主要从事药材种植、药品生产、新药研发、医药销售、医药连锁、工程建设及房地产、酒店服务和金融业的大型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截至2010年底,集团拥有净资产150亿元以上,产业和项目遍及全国各地,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

  “科创集团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企业党委加强党建工作,创先争优,不断深化与细化合作发展的过程。”科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俊明这样说。

  科创集团现有正式党员500余人,拥有4个党委单位,35个党支部,2个党总支,150个党小组。为了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民营企业中能贯彻落实,集团在高级管理人员中进行了“职务复合”,即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工作有机地统一了起来。9名集团领导班子成员中,有7名是中共党员。在实行了党政工作管理人员“职务复合”和党政工作“并行制”之后,集团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围绕企业的经济工作,发挥工、青、妇群众组织的作用的格局,有力地保障了党企工作的整体性和规划性。

  另外,集团党委一直保持着宣传工作的示范性和持续性。宣传部通过内部办公网、宣传栏、电子彩屏、《今日科创》杂志等进行宣传,还组织了3批优秀员工到绵竹、青川、北川灾区、甘孜藏区、巴中老区、广安科创光彩事业园区学习、体验。通

  过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持续性地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另一方面,深入开展“复合型人才”活动,集团党委把骨干岗位主管级以上人员培养成为党员,把骨干岗位上的党员培养成为主管级人员;在管理层的优秀党员中推选党务工作者,把优秀党务工作者推荐到领导岗位并提高薪酬。

  公益事业也一直是科创党建工作的重点。集团坚持以项目扶贫为主、以经济扶贫为辅,广泛地与各地联系,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截至目前,科创累计为抢险救灾、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事业,捐赠8000多万元。在灾区投资了18个亿,实施项目扶贫。在藏区投资7个亿,建设医药产业园及五星级宾馆。在全省24个地级市成立中药材种植公司及种植基地,使川内100万以上的农民受益。

  “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科创集团党委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企业的经营宗旨、方针及理念,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群团组织,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科创,推动企业实现跨跃式发展。”何俊明这样表示。

  金广实业:仁本为怀 共栖共荣

  四川金广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镍、铬、煤矿开采、冶炼及不锈钢制造于一体的资源综合利用型大企业。公司创办于1990年3月,现有总资产70多亿元,员工6000多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司逐步形成了从矿山开采、铁合金冶炼,到不锈钢生产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仁本为怀是金广实业的企业文化精髓所在。”金广实业董事局主席陈陆文经常这样说,“正是怀着仁本为怀、共栖共荣的企业精神,金广实业才获得了今天的成功。”

  仁本为怀,体现在对内管理

  中,就是要把和谐仁爱的力量存于心中,融洽引导员工之间的关系。管理者应该以人为本,从员工的利益、健康、幸福着手,切实地把员工融入到一种相互理解、热切爱护的团队精神中。

  在金广实业,“人人都是老板”,管理者和员工都是同等兄弟,职务有高低,贡献有大小但岗位无贵贱。陈陆文把自己40%多的股份奖配给有贡献的骨干,并随着集团的发展,逐年减持自己的股份。每年赠送给有贡献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乃至普通员工,对于有特殊贡献者还另行奖励。用陈陆文的话来说“现在的员工,是未来的股东,现在的小股东,就将是未来的大股东!”金广保证员工享有当地同行业中最高的收入和最好的福利待遇,为所有员工办理各种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充分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金广的“共栖共荣”,对外经营上,则体现在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与合作者缔造互惠互利的伙伴

  关系,打造经济合作共荣圈。无论是政府、银行、企业周边的百姓,还是供销的合作伙伴,金广都是从双方或多方的利益去考虑问题,达到双赢或多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金广拿出8000多万元补贴核心客户,这为企业建立了最忠诚、最稳定的客户群。

  在金广,有着知名的“四最目标”,在陈陆文20余年的管理实践中,他常常充满感情和责任地告诉大家:只有创造出“最好的质量,最低的成本”的产品,金广才能生存发展得更好,才能实现“最高的待遇”,才有能力打造“最好的环境”,我们才能同心同德,共同奋斗,真正创建百年金广,打造出恒之久远的长青企业。

  新荷花:人品如荷药质似金

  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全国首家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企业,产品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人品如荷、药质似金”这是新荷花中药饮片董事长江云为公司确立的核心价值观。新荷花作为一家成功的中药企业,一直以来的发展和经营,都离不开这8个大字的理念引导。

  江云非常热爱中药事业,在2003年的时候,便带领新荷花公司取得中国中药饮片行业第一张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证书,自此,新荷花成为了中药饮片规范化、现代化发展的领头羊。

  江云带领下的新荷花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将现代化工艺技术与传统中药饮片行业融为一体,通过不断努力和完善炮制工艺,大幅提升了饮片的质量和炮制效率。通过研发人员的不断努力,公司目前拥有2项种植技术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外观设计专利,江云均是主要发明人或组织者。同时,公司积极承担参与了数十项国家及省部、市级重大科研项目,成功建立了中药炮制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作为主研人,江云带领团队进行的“现代炮制技术及设备产业化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了2008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

  新荷花一直坚持从源头控制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以川

  产道地濒危药材品种——川贝母为出发点,新荷花开始进行种植技术的长期研发。目前,公司的川贝母种植技术已较为成熟,已获得两项川贝母种植技术发明专利,“川贝母人工栽培技术”获得了四川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

  在自主创新,发展经营企业的同时,新荷花也为濒危中药材的恢复性培育作出了卓越贡献。新荷花参与起草了2010版《药典》的瓦布贝母质量标准编制,在种植技术研发的基础上,分别在四川松潘县和茂县建立了两个GAP种植基地,开展对川贝母、大黄等中药材的规模化种植;对川产道地中药材进行种植培育试验,如羌活、秦艽等数十种濒危药材,目前都处于培育试验期;此外,公司还通过与大学院校合作的方式,对部分濒危中药材进行领先的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探索。新荷花通过中药材种植技术的研发,不仅在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动了国内中药材种植技术的发展,也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储备,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江云带领着新荷花公司稳步向前发展着,“人品如荷、药质似金”的理念,也让江云和新荷花在民族品牌自主创新的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