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明年计划没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5 01:2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 本报记者 卢元强 实习生 张夏楠
“严格来说,只有公租房与廉租房才属于保障低收入家庭。但是目前,回迁房、棚户区改造、经适房都纳入在1000万套的规划中。真正的保障房不足1/3。”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明年保障房开工建设将下调至800万套,较此前计划目标缩减20%。8月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此说法无根据,“明年的计划任务正在研究中”。
资金压力凸显?
住建部8月12日公布的《1-7月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情况》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已开工建设721.8万套,开工率达72%(不含西藏自治区)。
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杨乐渝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依据今年的实施情况对明年计划进行调整,才是比较负责任的做法。
据测算,为达成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需投资约1.4万亿元。杨乐渝指出,目前资金缺口非常大。中央预算投入1298.66亿元的资金比例较小。由地方政府承担约5000亿元,可能导致其债务担负继续加大。他认为,眼下“中央政府决心很大,地方政府却难为‘无米之炊’”。
杨乐渝认为,如考虑将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与保障房建设挂钩,可提升地方政府投入的动力;而将保障房用地与商业投资用地进行“捆绑”后配套出让,也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关于后者,“虽然一些投资基金正在进行尝试,但还没有成功的范例”。
保障房多少够
杨乐渝认为,目前的保障性住房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只看开工数是不靠谱的。2010年保障房开工580万套,竣工情况却无从所知。”杨乐渝认为,“严格来说,只有公租房与廉租房才属于保障低收入家庭。但是目前,回迁房、棚户区改造、经适房都纳入在1000万套的规划中。真正的保障房不足1/3。”
而经济学家茅于轼则向《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明年的保障房建设任务下调很有可能。因为“保障房政策没有达成缓解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目标,是失败的。”他解释,保障房不应有产权;而且保障不应是“中低收入”人群,应是“低收入”。现在则多是由中等收入群体在享受保障。
同样,公共政策专家舒可心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保障房建设任务下调是有可能的,但是与资金压力无关,而是因为“中国没有那么多需要保障的低收入群体。”
他提出,应根据各地差异分配保障房任务,分解资金压力。例如北京市外来人口多,保障房需求可能会偏大;如重庆市等保障性问题并不突出,住房保障方面的资金投入则可用于别处。
舒可心认为,目前的保障房住房标准有待降低,例如不应该有独立卫生间、将房屋面积降至15平方米。“因为保障性住房应该让入住的人感到羞愧,因为他占用了公共财政收入;应让入住的人有愿望逃离‘保障’,想要买房。这才是保障房应有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