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大运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5 01:31 来源: 国际金融报
■ 本报记者 黄烨
CFP图
编者按
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正式迈入“举办过世界级大型运动会”的城市行列。8月12日晚,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中国深圳隆重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大运会开幕。
开幕式后的第一个比赛日8月13日,中国体育军团凭借在优势项目举重和柔道比赛中的优异表现,以3金2铜的成绩位列金牌榜首位,韩国、乌克兰和日本等国紧随其后。正是这场世人瞩目的运动会,人们对它的评价有褒有贬。有人认为它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也有人认为这注定是个亏本的“买卖”。那到底大运会给深圳带来了什么?或许以后我们才能知道。
口碑
褒贬不一
深圳能从大运会所在地区土地的增值、国际知名度提升带来的旅游业和服务业收益中,分得更多的“羹”
“大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国体育军团锻炼队伍、挖掘人才和争金夺银提供了良好的变现平台,也为提升深圳形象、为深圳与世界其他城市的交流提供了契机。”8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高汝熹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从经济学角度看,深圳能从大运会的门票、纪念品等方面获得收益,更能从长远效益如大运会所在地区土地的增值、国际知名度提升带来的旅游业和服务业收益中,分得更多的‘羹’。”
但广东珠三角发展研究中心的区域专家王廉昨日却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不要过度放大本次大运会对深圳的影响,“首先,大运会本身的一个作用是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其次,就短期收支而言,大运会对深圳来说肯定是一笔亏本买卖;再次,我本人在当地,并没有感觉到大运会对深圳及周边的东莞、惠州乃至整个广东省和珠三角地区有决定性的影响”。
正如王廉所说,《国际金融报》记者通过媒体的公开报道和机构的研究报告比对发现,深圳为大运会的直接和间接投入或为2000亿元左右,相比赞助收益、门票收益和纪念品等直接收益,可谓“小巫见大巫”。网友“哥不是传说”也通过比对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花费8.31亿元,多哈亚运会开幕式花费了1.8亿美元,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花费约3.8亿元,“大运会开闭幕式,少花钱多办事才是真本事”。而在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看来,“办城市”保障“办赛事”,“办赛事”同时亦推动“办城市”。
目的
提高影响
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从侧面体现了深圳进一步与世界接轨、打响国际知名度的想法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素有“小奥运会”之称,其不仅是各国体育军团练兵奥运会的重要舞台,且国际上有很多城市在不能举办奥运会的情况下,往往将“小奥运会”作为打响该城市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张“名片”。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同样认识到了这一点。2001年,北京就举办了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让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基里安留下了“历届大运会中最好的一届”的高度赞赏。当时,北京大运会的举办既为北京奥运会提前7年进行了预热,还让知名度得到了充分提升及“北京有能力举办世界级大型运动会”的肯定之声。随后在2009年,中国哈尔滨又成功举办了第25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
如今,继北京和哈尔滨之后,深圳成为中国第三个举办大运会的城市。“在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和2011年游泳世锦赛、广州举办2010年亚运会后,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创新阵地的深圳经济特区,也需要一场大型运动会进一步提升这个城市的知名度,再打造一张属于自己的‘城市名片’。”高汝熹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所以,深圳确实有资格举办一次世界性的运动会,且他们有这样的实力和财力。”
据了解,2004年12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以深圳的名义申办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06年,深圳竞选成功,并对外宣布了“深圳,和世界没有距离”的口号。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从侧面体现了深圳进一步与世界接轨、打响国际知名度的想法。
机遇
产业受益
大运会最重要的带动还是在第三产业方面,尤其是服务业。其中,高端金融服务业将在大运会期间及大运会之后很长时间内对深圳产生良性影响
在高汝熹看来,大运会给深圳带来的不仅是体育领域的进步,还有深圳为大运会做的种种准备和由此带来的对相关产业的积极影响。“举办一届大型运动会,必将要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高汝熹分析,“深圳同样不会例外。”官方资料显示,深圳为大运会展开了多项基础工作,如水行动计划、大气治理计划、地铁开通和地铁施工场地环境恢复计划和广告整治计划等。
为了营造良好的大运会氛围,在场馆建设方面,深圳数年前就加快了建造节奏。数据显示,深圳全市的健身路径已从1999年的不足20条增加到2775条,还有1400多个露天乒乓球台,65个健身园,650多个篮球场等。
“在打造深圳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同时,还将带动相关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对此,高汝熹分析称,“与基础设施有关的钢铁产业、水泥产业和交通产业等都将受益,同时带来了诸多就业机会,并对周边区域乃至珠三角地区带来发展良机。”据去哪儿网酒店业务高级总监王京对媒体分析,凡是国际性的赛事,都会在举办地掀起或大或小的一番旅游热潮,“与深圳毗邻的香港和澳门一直是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和购物胜地。观赛之外,用2-3天时间进行短暂的港澳之旅将会是不少人的选择”。
新兴产业也是本届大运会的直接受益者,如新能源汽车。深圳市政府之前介绍,“大运会期间,深圳市将投放2011辆新能源汽车,约占总交通车辆数的52.8%,组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支新能源车队。”
“大运会是会展业中层次较高的展会之一,它的举办将使深圳的文化品位大为提升,对于整个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如高科技内容产品、旅游、艺术表演、体育休闲娱乐、创意设计产业,都有一个展示或发展的机会。”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不过,王廉却对记者表示,大运会主要影响力还在体育领域和文化交流领域,产业或经济带来的影响不能被过分夸大或渲染,“就实际情况而言,如果说经济影响,大运会最重要的带动还是在第三产业方面,尤其是服务业。其中,高端金融服务业将在大运会期间及大运会之后很长时间内对深圳产生良性影响。”
市场
资本盛宴
早在当年深圳成功当选大运会举办地时,资本市场就出现了大运会概念股。同时,在A股本轮暴跌前,大运会概念股都有不错的表现
对众多投资者来说,大运会同样是一场资本盛宴。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早在当年深圳成功当选大运会举办地时,资本市场就出现了大运会概念股。同时,在A股本轮暴跌前,大运会概念股都有不错的表现。国信证券、华泰证券、湘财证券和广发证券等公司就纷纷对这些概念股进行了点评。如创业板上市的铁汉生态,据《深圳特区报》报道,“尽管7月大盘反弹无力,但该股仍上涨超过60%。这其中,被投资者炒作的最大题材就是大运会的园林建设。”
对此,国信证券分析,铁汉生态是深圳大运会召开的实际受益者,“由于大运会8月开幕,施工任务需在会前全部完成。因此,公司超过2亿元的大运会订单有望在第三季度前全部确认收入,对公司短期利润增长也将产生较大贡献”。华创证券则认为,2011年深圳大运会独家物流供应商飞马国际“将会加大公司品牌影响力,有利于未来业务拓展”。
另两家上市公司招商银行和中国平安也是大运会的直接受益者。前者深入参与到了大运会的诸多合作项目中——据报道,招商银行不仅是大运会的合作伙伴和财务顾问,还积极贷款给深圳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截至2010年底,大运会相关部门已在招商银行开设3个账户,累计存款逾5亿元;后者作为深圳本地的保险企业,是大运会在保险领域惟一的全球合作伙伴,独揽大运会赛事的保险大单。
此外,与大运会和深圳相关的物流概念股、旅游概念股和高科技概念股等都被不少券商进行了重点点评。“虽说仅凭概念炒作不足以支撑这些个股的强力走势,但至少他们依靠深圳大运会取得的收益能一定程度上保证他们在2011年度的业绩。”昨日,一位分析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
质疑
亏本买卖?
大运会赞助收益超过12亿元,达到了大运会筹办费用的1/3以上。无论是赞助商数量还是赞助费用,12亿元都是历届大运会之最
尽管能带动产业,激活资本市场,但能否盈利同样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事实上,通过举办大型赛事取得直接而短期的盈利并不现实。2004年雅典奥运会成为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首个财政亏损的奥运会,30亿美元的债务要10年才能还清。
那么,深圳大运会的投入和支出情况又如何呢?据多个公开报道的资料和统计,深圳在基础设施工程、赛事经费投入等方面直接或间接的投入或为2000亿元。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表示,“包括相关的场馆建设,深圳市政府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投入,预计将超过1800亿元。”
与投入巨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运会收入远没有达到4位数这么多。在大运联盟2011年会上,深圳大运会执行局市场开发部部长郑明君公开表示,“大运会赞助收益(不包括特许经营)超过12亿元,达到了大运会筹办费用的1/3以上”。据悉,无论是赞助商数量还是赞助费用,12亿元都是历届大运会之最。
除了赞助,大运会还可通过赛事转播权、足球和篮球等赛事的冠名权、纪念品收益和门票收益等获得收入。记者查阅了2001年北京大运会的资料发现,“当时门票收入为2000万元,电视转播权收入数百万元,专利产品出售2000万元,运动员收费2000万元,再加上体育彩票销售和广告经营,总收入稳超亿元。”按2001年媒体报道的说法,“那届大运会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的统计中,并没有将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计算在内。
“单就赛事和短期收益而言,这肯定是亏本买卖。”王廉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其他的不说,以安全检查为例,远在深圳500公里之外就对进入深圳的人群进行安检,这要花费多大的成本和预算?当然,如果从全面的角度考虑,不能否认场馆建设和基础工程建设对今后深圳发展带来的益处。”
“不能光看短期收益和短期影响。”高汝熹则认为,“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本届大运会将明显带动深圳的发展。首先,国际知名度的提升将吸引更多的国际企业和国际资本进驻深圳,同时,旅游业、金融业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为深圳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本次为市容整治和环境整治带来的长远效益将让深圳市的普通居民切实感受到深圳的发展。所以,不能光感受有形的收益,而不考虑无形效益。”
对于收支平衡问题,王荣公开表示,“在大运会举办之后会通过决算、审计,最后得出投入的数据。适当的时候,我们会向社会公布这次大运会的所有投入。”
开发
土地红利
大运会前前后后的种种措施和举动虽顾及了民众的民生,也推动了深圳城市形象的提升,并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某种程度上仍摆脱不了“GDP思维”
高汝熹对记者说,深圳市还将通过从大运会之后带来的土地增值中获得大量收益,“不管是之前的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当地政府都从土地增值中获得收益”。
实际上,纵向比较历届奥运会可以发现,举办地城市的奥运村往往都发展成了该城市新的中心城区。资料显示,1992年澳大利亚悉尼申办2000年奥运会成功后,就引发了房地产业的兴旺发达,“蜂拥而来的投资者把房价不断推高,每年房价递增10%以上,在随后七八年的时间里,城市房价翻了一番”。
天相投资的一份公开报告曾总结称,“奥运会的举办给当地的房地产业带来发展的良机。”该报告详细解释,“首先,奥运会的举办能带动周边区域及国家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给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其次,对比赛场馆、运动员村的建造、修筑,对城市危旧房进行改造,对城市发展重新作出规划,从而增加了房地产投资;其次,由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配套的完善,使城市投资环境、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一方面增加投资活动,另一方面吸引了外来人口居住,增加了房地产的有效需求。”
因而,深圳同样将从大运会中获得一定的土地增值红利。
深圳房地产信息网最近也评论称,“大运会通过改变龙岗的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对当地房地产业带来重大的发展契机。原先龙岗是典型的工业区产业结构,而大运会的举办将促进金融、酒店、通信、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个产业所集聚的高素质、高收入的财富人士,正是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未来4年至5年,龙岗就业人口会增加20万以上,常住人口有望翻一番,这些人口的置业投资需求将直接推动房地产开发进度。”
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潜在的增长能力和之前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大量投入,更将拉动深圳的GDP增速。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预计实现区域内生产总值5200亿元,同比增长10.5%,略高于年初计划目标0.5个百分点。不过,专家已对媒体表示,“大运会的拉动作用主要是在基础建设投资等方面,这在今年上半年GDP中已经有所体现。下半年在消费、旅游等方面将为深圳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总体对GDP的拉动有限。”
有分析人士评论,大运会前前后后的种种措施和举动虽顾及了民众的民生,也推动了深圳城市形象的提升,并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某种程度上仍摆脱不了“GDP思维”。高汝熹从一个侧面对记者表示,“如不举办大运会,深圳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超大规模投入很难全部获得国家发改委的通过。但借助大运会的机会,深圳就能利用巨额财政对整个市貌进行改变,提升城市形象,提升经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