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汽车性能测试不科学 存在"揠苗助长"现象 _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6 10:1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6日讯 (实习记者 樊路青)彭博社8月15日发表文章称:自1970年以来,美国的汽车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汽车行业向着更加安全、节能、舒适的方向发展。但是,1978年制定的汽车性能测试方法已经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联邦政府与各大汽车制造商争论的矛盾焦点在于汽车燃油效能平均值的测算方法上。虽然测算标准虚高,但是政策还是依据测算结果制定的,并对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各大汽车厂商革新技术,今年夏季就已成功研发新一代汽车。

  实际上,美国环保署测算的汽车燃油效能并不能真实反映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性能,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情况下。在测算实验过程中,汽车最高时速为60英里,平均时速仅为48.3英里,而且不允许使用车载取暖器和空调,就连启动加速至50每小时英里就花费了一分钟时间。这样的模拟实验显然是不真实的。

  另外,这样的实验让汽车制造中关键的“智能启停节能技术”缺乏用武之地,比如,模拟实验中汽车会多次紧急刹车,但是仅包括两三次因交通信号灯引起的的较长时间停车。而“智能启停节能技术”就是在交通堵塞的城市需要频繁启动或停车的条件下发挥作用的。就连《绿色汽车报告》(Green Car Reports)编辑约翰(John Voelcker)也指出,在实验中该技术评分过低,没有充分证明它的用处。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过程中,汽车本身一点改进就会显得与众不同。工程师们充分运用空气动力学的理论,调整了挡风玻璃的坡度,关闭了前格栅和减少了轮胎宽度,从而达到了节能的目的。改进后汽车时速最高可达70英里,正常时速为50英里,但是实验限速为每小时60英里,无法显示改进的成果。

  环保署已经设计了一套更精确的实验方案,来测算汽车性能,包括了在高速行驶、气候严寒和使用空调的多种条件下,但是该方案尚未实施。专业人士指出,按照现在的测算方式,到2025年使用1加仑汽油行驶54.5英里的目标只能在纸上“实现了”,在实际操作中,汽车使用1加仑汽油只能行驶40—42英里。

  其实,环保署制定这样“严格”的行业标准可谓“用心良苦”,这样一来,汽车厂商才会不断提高燃油使用效率,也为消费者节省了开支,减少了美国石油进口,更重要的是,保护环境。但是,“揠苗助长”毕竟不是科学方法,制定适度严格标准才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特别声明:文章只反映作者本人观点,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立场。转载和引用此文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网”,并请署上作者姓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