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千河之省”水危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7 01:0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虽然四川的水资源丰富,是水资源大省,但是全省水资源紧缺的城市有16个,占全省人口90.2%

  李秀中

  7月底,因上游电解锰厂受泥石流冲击后尾矿渣流入的影响,四川涪江200公里水质一度遭到污染,沿线如绵阳、江油等数个县市的过百万人饮水安全均受严重影响,后经一周才危机渐弭。

  但此次河流污染事件并非偶发个案。

  历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千河之省四川,正面对着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河流污染,如2009年泥石流造成岷江来水浑浊度骤高,2010年又有人在水源地柏木河倾倒化工垃圾,两次均导致成都城区大面积停水。

  问题还远不止于此。四川省人大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龚洳山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除了水污染,更大的问题还在于是否有足够的水量供应,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已经到了严重缺水的地步。

  “跨界污染”频繁

  涪江水污染事件中,四川当地媒体曾引述污染源头四川岷江电解锰厂总经理的解释:7月20日晚的暴雨引发泥石流,当时有10多万方的泥沙冲积在了岷江电解锰厂尾矿坝内,尾矿坝内还有近10万方尾矿。为防止尾矿坝溃堤,厂方决定在尾矿坝开一个泄洪口,通过此方式将10多万方的泥石流堆积物隐患排除。在泄洪过程中,有五六千方尾矿渣随着泥石流进入河道。

  泥石流的频发还要上溯到汶川地震的影响。“汶川地震后,原来的供水系统和水源地遭受破坏,而在未来10年内,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将是主要次生灾害。”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艾南山也向本报记者表示。2009年7月,由于上游受到山洪泥石流影响,来水浑浊度超标,成都自来水六厂曾被迫关闭取水口。

  艾南山还介绍,在四川三个少数民族州中,要数阿坝州经济发展最好,但经济主要支柱依赖采矿和化工工业。恰恰是这些化工厂最容易受到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侵害,从而对下游地区造成污染。此次涪江锰污染就是典型一例。而就在今年7月2日晚 11时,阿坝州茂县南新镇棉簇村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当地一家名为鑫盐化工厂的生产设备、部分工业盐及成品氯酸钠被泥石流掩埋和卷走。泥石流冲击鑫盐化工有限公司还造成身体不适的143人入院。虽然此次事件最后未造成水质污染,但其潜在的巨大风险可见一斑。

  另外,由于四川境内的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等主要河流均流经盆地内主要城市,所以自然灾害之外,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则是一个更大的诱因。这方面尤以2004年由川化集团造成的沱江污染事件为著,该事件为唐山地震之后中国最大一次停水事件。

  而四川的河流走向与行政区域的布局特征,又导致河流污染受行政分割影响,“跨界污染”严重,难以管控。

  据龚洳山介绍,四川的河流众多,在各行政区间蜿蜒交错,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等河流都是沿线城市的主要水源地。一方面,这些担当着主要城市水源地的河流一旦受到污染,往往直接影响数百万计人群的饮水安全;另一方面,由于一条河流往往跨经若干不同行政区域,造成“跨界污染”。

  7月初,四川省人大城环资委、四川省环保厅曾组织对四川省的德阳、自贡和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展开调研,调研报告显示:“跨界饮用水水源保护是当前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德阳市目前市区三分之二饮用水已由地下水改由人民渠的水,该渠为都江堰水利工程,从都江堰流至德阳市取水点有65公里的跨市渠径,沿途的生产生活废物抛洒下渠,致使水质受到污染,总大肠菌群等污染物超标。自贡市70%的饮用水水源来自内江市威远县长葫水库,长葫水库近年来均存在水质超标现象,作为用水地的自贡市无法对其进行监管,水源水质难以得到保障。”

  龚洳山告诉本报记者,这种所谓的“跨界污染”实际上是由管理上的条块分割造成的。本来应是流域管理,但实际上是省与省、市与市和县与县分割,各自只管流经自己的那段,所以跨界污染其实是管理体制上的问题。

  “千河之省”缺水

  不过,四川水危机还远不止是水污染。

  位于阿坝州的若尔盖草原,地处长江、黄河上游众多支流源头。长江支流岷江、嘉陵江、涪江也都发源于阿坝。四川盆地湿润的气候直接受益于这片湿地。

  龚洳山称:“若尔盖供给黄河30%~40%水量,枯水期供给黄河50%。但目前若尔盖沙化严重,超载超牧现象突出,一般一头牦牛25亩地,现在几乎一亩地就有一头牦牛,草不能休养生息,这也导致鼠害。而且当地的泥炭开采也造成沙漠化。”

  “这块沼泽地得不到保护,涵养不足的话就不能蓄水,大江大河都是由涓涓溪流汇集而成。上世纪80年代九寨沟还没有开发时,我们去考察的时候,看到里面有一个地方叫‘一线泉’,常年不息,现在已经没有了,说明水源在逐步枯竭。”龚洳山说。

  龚洳山还介绍,四川的河流平均每年减少7.89亿立方米。比如在过去的5年时间,成都市山坪塘堰蓄水9165万立方米90%已经干枯。

  “很多水库成为死水库、死库容,一旦洪水和泥石流来袭水库被冲毁,这些污泥就被冲到下游,那些都是化学炸弹。”艾南山也表示。

  有关专家测算,岷江来水以及成都本地降雨量径流呈逐渐衰减趋势,已经由1986年统计的89亿立方米降低到79.55亿立方米。成都正式进入了干旱周期。“成都缺水相当严重,2015年以后,水资源将成为很大的制约因素。”艾南山说。

  实际上,四川的区域性缺水形势严峻。在人口和耕地最集中的、工农业产值占全省85%的四川盆地腹部区,水资源量反而只占四川全省的22%;而四川全省有8个地级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000立方米,属缺水区。其中,内江市、自贡市、资阳市、遂宁市等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虽然四川的水资源丰富,是水资源大省,但是全省水资源紧缺的城市有16个,占全省人口90.2%。”龚洳山说,“都没有水喝了,何谈水质如何?”

  利益困局难破

  事实上,无论是水污染还是水量枯竭,其本质都在于开发过度。“成都从岷江取水量已经超过岷江来水总量的70%,而按照国际标准,开发用水不能超过河流径流量的30%。”龚洳山称。

  著名水利专家、成都市水务局原总工程师陈渭忠就向本报记者直言“岷江水资源开发过度了”。他介绍说,建国前,都江堰的灌溉面积只有200多万亩,现在已经超过1000万亩,未来目标是达到1500万亩,这已经超过了河流的承载能力。“按照国际标准是不能超过30%,而瑞士规定的是不能超过20%。这是开发与生态的关系,人不能无限制地掠夺资源。”

  “国家规定水资源开发的三条红线,四川总体上没有超标,但是具体到每条河流就可能超标。”陈渭忠介绍说,他们年轻时的观念就是要充分利用水资源,水资源用得越多越好,后来观念也在转变,一条河流不能吃干喝尽。

  陈渭忠还表示:“汶川地震的龙门山区基本上都是岷江、沱江、涪江的发源地,次生灾害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上游地区地质灾害更加频繁,应该更多地休养生息,不应急于开发,减少人为干扰,让大自然自我修复。”

  不过,问题随之而来。“人人都有平等的发展权,比如水源地保护会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权,怎么办?”龚洳山表示。

  四川省人大城环资委、四川省环保厅的上述调研报告显示,成都市自来水六厂目前日供水量140万吨,占成都市区总供水量的80%。该厂建成后,按照《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在1996年划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有效保护全省最大城市的供水安全,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在一级保护区内特别划定了保护禁区,保护区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内有原住居民2.8万人。十多年来由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不得进行土地整治,居民房屋不得进行重建,并只能从事传统生产活动等,居民生活水平远低于非保护区居民,却得不到任何补偿,更有甚者,保护区内居民还享用不到他们做出巨大牺牲所保护的自来水。

  还有更长远的利益牵绊——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保护成都的饮水安全,作为上游的阿坝可能就要牺牲发展工业的利益,怎么办?龚洳山表示:“要保护水源,那么源头地区植被就要滋养,现在一头牦牛几千块,怎么让牧民把牦牛杀掉来保护若尔盖草原呢?还有当地不能建设工厂,老百姓的收入和地区经济发展都受到影响,保护难度大。”

  在龚洳山看来,虽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各地拿出土地出让金的10%投入水利建设,但是,“土地出让金是唐僧肉,保障房、教育、医疗都要从中拿,给哪块又不给哪块呢?比如保障房是现实利益看得着,水利建设是长远利益很难看到,官员会怎么考虑?还有一个大问题,比如阿坝等上游地区,土地就不值钱,出让金就很少。”制图/蒋皓明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报告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