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澳油气项目停产两年 遭承包商索赔詹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7 09:1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本报记者詹铃深圳报道
“对于与SeaProduction公司的仲裁情况,我们已经得到通知,下一步如何应对还要看总部决策。”8月16日,中石化驻澳大利亚公司一位人士对记者称。
在此之前,中石化的澳方合作伙伴石油生产商AED在其官网发布通告称,中石化与AED的合资公司Puffin油田在与其挪威承包商SeaProduction公司的国际仲裁中败诉。
AED公司称,Puffin油田指控该油田生产平台承包商挪威公司SeaProduction违背了安全标准,并要求解除合约。但SeaProduction否认这一指控,并将此事上诉至国际仲裁机构,要求至少赔偿6000万美元的损失。
而近日,国际仲裁小组已经做出了对SeaProduction有利的裁决,这使得Puffin公司面临向SeaProduction支付大笔赔偿的风险。
2008年6月,中石化以5.61亿美元(约合38.64亿元人民币)从澳大利亚石油生产商AED手中收购帝汶海Puffin油田60%权益,并由中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SIPC)承担Puffin油田的经营权。这一大手笔投资,被外界视作中石化真正大举进军澳大利亚之举。
然而,其后的进展却是让中石化始料不及。
“从目前状况来看,我们在澳大利亚这笔买卖交的学费不少。“上述中石化人士坦承。
陷入与承包商纠纷
“我们进入后不久,Puffin油田就出现了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虽然由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而不至于酿成大祸,但由SeaProduction公司控制生产平台的安全控制隐患不得不让我们警惕。”上述中石化澳大利亚公司人士说。
该人士称,当时生产平台出现严重天然气泄漏,但报警装置却完全失灵,一直到天然气泄漏到了中央控制室,安全装置都没有做任何报警反应,幸亏最后被相关工作人员发现,才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也正是在这起事故之后,中石化控制的Puffin油田才以违背安全标准为由提出解除项目承包商SeaProduction的合同。
不过,SeaProduction公司并不愿意接受解约,双方僵持不下,最终此事被上诉至国际仲裁机构。
“为了解约这事,Puffin油田已经停产了两年多,我们的损失肯定是不小的。“上述人士说。
而另一方面,SeaProduction还提出了至少6000万美元的赔偿要求,如果最终落定,中石化的损失将更加巨大。
事实上,中石化在Puffin油田上所遇到的麻烦还远不止生产平台这一件。
在中石化入股之前,AED一直面临产量下滑和债务的困扰。
据了解,当初AED公司之所以引入中石化作为投资人,主要原因就在于Puffin油田投产初期产量低于预期,致使AED公司深陷债务困境。
在2007年发表的一份声明中,AED公司称,其旗下Puffin油田一期工程成本投入已超过1.6亿澳元。但自投产以来,该油田每日产油量一直徘徊在
6000桶-1万桶,低于原来预期的每日3万桶产量。因此,该公司将不得不出售部分资产获得资金,用于偿还债务、与债权人达成和解协议。
“按照当时Puffin油田的状况,国际石油公司都不敢接这个烫手的山芋,而中石化的出现,可以说是解了AED公司的燃眉之急,但同时也给自己找了不少的麻烦。”一位石油业咨询机构人士对记者称,“中石化接手后才发现,这个油田开采难度极大,而钻井成本却极高,未来的盈利前景非常不乐观。”
昂贵的学费
“当时中石化可能太急于获得海外资源,但对于投资前的尽职调查工作,多少有些草率。”上述咨询机构人士说。
“我们收购之后才发现,Puffin油田虽然储量前景还不错,但地质构造情况非常复杂。Puffin油田不是一个整装油田,而是有很多断裂层,出油点非常分散,类似国内的塔里木油田那种状况,而且这个油田还是海上油田,这使得开采难度非常大。“上述中石化澳大利亚公司人士称,按照目前Puffin油田的情况,钻一口井的成本要上到1000万美元以上,投入与产出的性价比是比较低的。
此外,人力成本的昂贵也让中石化面临巨大的负担。
“我们中国企业的一大优势是较低的人力资源成本,但这在澳大利亚根本行不通。”上述咨询机构人士称,由于澳大利亚对于施工作业者的资质有较高的要求,比如必须具有相应的语言以及资格证,而且还规定了雇佣本地员工的比例,因此中石化在澳大利亚的施工队伍不得不全部聘请国外的承包商。
“光是聘请承包商这一项,成本就远远高于国内同等钻井平台,但从质量上说,并不是国外承包商的水平就超过我们国内,中方企业在走出去时,往往没有将这些成本充分考虑进去。”该人士说。
“当时Puffin油田的投产量远远低于预期,AED公司的资金链差不多快要被拖垮,中石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接手,显然只是过度着眼于占有资源,而忽视了对于盈利前景的判断。“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董秀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