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珠海万山: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海洋经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8 07:53 来源: 经济日报

  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功能区,辖区106个岛屿。近年来,万山区积极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特色旅游和新能源产业,促进海岛可持续发展取得初步成效。2010年全区GDP2.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十一五”时期GDP年均增长13%;渔业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59.4%,年均增长13.7%;海岛旅游综合收入9954万元,同比增长26.4%,年均增长17.7%;渔民人均纯收入11950元,同比增长7%,年均增长4.5%。近日,记者来到珠海市万山区,感受到了海洋经济发展带来的勃勃生机。

  科技推动传统渔业升级

  万山海域是全国著名的6大渔场之一。过去万山渔业以传统的网箱养鱼为主,作为饲料的小杂鱼投放后产生残留,不仅对海洋造成污染,而且效益很难提高。渔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型。

  为推动当地传统渔业升级,近年来万山区大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依靠海洋科技,逐步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在海洋生态立体增养殖方面进行探索,促进单一养殖鱼类向鱼类与贝类综合养殖的过渡;积极进行藻类等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殖与开发,成功展开巴非蛤、桂山沙蚬、海胆、荔枝螺、西风螺、墨西哥湾扇贝、龙须菜等海珍品的养殖。

  2009年10月,生辉养殖有限公司在桂山岛开始了鲍鱼养殖,成为珠海市首个试养鲍鱼成功的企业。“渔民开始养殖更有价值的鲍鱼、贝类等,不仅提升了养殖效益,而且改善了海洋生态,保护了渔业生态链条。”万山海洋开发区党委书记田忠敏说。

  在科技兴海战略带动下,万山区在种苗孵化、标粗、育苗、促产等养殖技术上有了新突破,改变了过去主要种苗必须从外地购入的状况。

  万山区各镇积极调整海洋渔业结构。万山镇开展“海产动物种苗生产及养殖推广”等项目的试验;桂山镇建设贝藻类养殖基地和海产品一条街;担杆镇完成紫菜试养殖项目,初步建成竹湾头岛大网箱养殖中转基地。2010年,万山区桂山、担杆、万山3个镇全部跻身广东镇域经济综合发展“百强镇”之列。

  通过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逐步实现从近海捕捞、传统海水养殖向现代鱼、贝、藻类生态立体增养殖的转变,初步形成了以鲍鱼、海参、龙虾、鱼类等产品为主,桂山沙蚬、东风螺、墨西哥湾扇贝等特色产品以及紫菜、龙须菜等藻类为辅的多品种、高附加值的养殖业结构。

  为了教会渔民科学养殖,万山区积极培育党员科技示范户,设立“先行先试基金”项目资助,对渔村党员科技示范户在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推广上给予补贴。渔村党员科技示范户曾志强、黄志雄获得珠海市农村党员科技示范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获得项目资助。此外,通过引进生辉渔业贝类养殖开发有限公司、海基商贸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渔户”模式,促进渔业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水产品加工业随之增强,“芳姨”生晒海味和“海琴馆”海鲜系列食品加工,桂山白花胶、曹白咸鱼和担杆、外伶仃鱼虾加工等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得到进一步深化。

  同时,万山区成功引进国通公司、万佳公司和珠万公司等物流企业,依托本地养殖业,建立水产品交易市场,吸引外地的水产品及珠三角、港澳地区的客商来万山区进行水产品交易。不断延伸的渔业产业链,使得渔业结构呈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万山海洋经济的发展。

  通过调整传统海洋渔业结构,发展多品种、多层次的综合型生态养殖,万山区从传统的资源消耗型渔业经济转变为高附加值的生态渔业经济。2010年全区渔业产量达12048吨,比2006年增加5882吨,增长了95.4%。万山区委书记田忠敏说,渔业是万山区的发展之本,争取用3至5年的时间,使全区渔业产值达到10亿元。

  特色旅游带动渔民致富

  万山群岛具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遗址遗迹、海洋生物等多姿多彩的海洋海岛资源,为开发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海岛旅游呈现上升趋势,与万山区旅游兴区的战略息息相关。在旅游规划布局上,万山区将海岛旅游的重点确定为“一个中心和两翼”,即以桂山岛为中心点,以东澳岛为重点的万山列岛和以外伶仃岛为重点的隘洲、三门列岛为两翼。桂山岛作为中心,将发挥旅游综合配套服务功能,东澳岛5年内建成国家5A级景区,外伶仃岛则在已经取得3A级景区基础上,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设海岛观光休闲旅游区。

  为拓宽旅游空间与市场,万山区加快海岛基础设施建设。东澳岛正在兴建扩建5个旅游度假酒店和会所,东澳岛文化中心已经竣工,绿道已建成31公里;格力集团在东澳岛玲玎海岸项目已动工建设,珠海万洋公司在桂山岛国际游艇度假中心项目,九洲旅游集团在外伶仃岛旅游项目和中邦酒店公司在大万山岛旅游项目相继推进。桂山岛、东澳岛、外伶仃岛、担杆岛等海岛的交通建设及码头建设已全面铺开,部分已建成完工。目前,万山区海岛拥有酒店33家,餐厅60家。据了解,万山区成立20年来,已累计投入近8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推动海岛旅游由低端观光向商务休闲生态度假转变。

  交通便捷程度直接影响海岛旅游发展。目前,香洲港客运码头至东澳岛、外伶仃岛串岛游新航班已开通,并增开串岛游航班,将两个主要旅游海岛串联起来,提高了海岛交通的便捷,适应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游客来海岛,除了游览岛上风景和品尝海鲜,还有丰富多彩的特色项目。万山区党群工作部赵勇介绍说:“今后将开发更多具有民俗性、参与性、特色性的海岛旅游项目。比如发展海底游、海上运动、豪华游轮游艇等项目,同时挖掘和保护好海岛历史文物遗址,丰富海岛的旅游内涵。”

  旅游资源的不断整合,旅游接待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使游客人数逐年增加。2010年上岛游客23.8万人次,比2006年增加11.5万人次,增长了93.5%。外伶仃岛被评为“3A级国家旅游景区”和“广东省滨海旅游示范景区”,并被选为珠海人最喜爱的珠海市八大旅游景点之一,万山镇荣获“广东省旅游特色镇”,桂山舰纪念公园被授予“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称号,桂山文天祥广场被授予“珠海市红色旅游示范景点”称号。

  “万山群岛毗邻港澳,地理资源得天独厚。CEPA的签署、港珠澳大桥的兴建,使粤港澳合作深入发展。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发展与港澳商务会议活动互补性很强的海岛商务休闲生态度假胜地,吸引港澳及国外客人到万山群岛旅游、度假,把万山群岛打造成粤港澳旅游合作密切的示范地。”田忠敏书记说。

  新能源发展提供绿色动力

  为保护生态环境,解决能源困境,万山区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项目,为海岛海洋资源开发提供绿色动力。

  2010年12月27日,珠海东澳岛上4台柴油发电机关停,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以风能、太阳能为依托的智能微电网系统。这个项目的建成不仅提高了供电稳定性,还使东澳岛每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500吨、粉尘408吨、二氧化硫45吨,而用电成本则降低至每千瓦时1.9元。该项目运行以来,东澳岛柴油发电机的用油量明显减少,燃烧柴油所产生的废气废物污染明显降低。智能微电网项目的成功运行,为海岛的深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万山区除了东澳岛太阳能发电项目,担杆岛可再生独立能源系统太阳能、风能发电部分已并网调试运行;与国电电力股份公司合作开发的百万千瓦海上大型风电项目也进展顺利。该项目一旦建成,不仅可满足整个万山区的用电需求,还可通过海底电缆向陆上大电网输送电源。

  与此同时,外伶仃岛新能源发电,中山大学在竹洲岛进行太阳能和风力互补发电站试验基地等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

  在大万山岛、东澳岛、桂山岛和外伶仃岛等有人居住的主要海岛,万山已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波浪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建设,通过发展新能源逐步淘汰岛上的小火力发电,同步推进海水淡化工作。

  田忠敏书记表示,在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期间,万山区将尽快建设3至4个完全利用海洋能源的“海洋可再生能源示范岛”,并对采用海洋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的企业以及居民进行扶持和奖励。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