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债市走熊 银保减仓基金突进熊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8 09:0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债市走熊银保减仓基金突进熊凯

  本报记者 熊凯 北京报道

  债市一片凄风苦雨之际,又有雪上加霜的消息传来。

  8月15日,银监会就《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办法》提高并细化了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要求,调整了部分资产风险权重的设定。

  “此举在短期内影响不明显,但长期来看,会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债持有量造成冲击。”8月16日,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石磊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商业银行在城投债方面持有不多,未来监管新规的主要影响会体现在短融和中票方面。

  目前,商业银行是银行间债市的主力机构投资者,在信用债领域亦是占据大半江山。中国债券信息网最新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在短融和中票的持有量上,均占比超过市场总额的50%以上,企业债占比则稍逊在30%左右。

  此次新规出台之后,机构纷纷预期对于商业银行的债券持有将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对于未来持有风险相对较高的信用债,商业银行势必趋于谨慎。

  而在此之前,另一大与商业银行并驾齐驱的主力机构——保险资金减仓信用债趋势已然明显。

  在这个即将过去的夏天,信用债市如临寒冬,一片萧瑟。

  不过,“总有一个地方能找到牛市”。在股市、债市皆衰的众人恐惧之际,基金经理们相信,债市离最坏时已不远,泥沙俱下之时未必不是淘沙见金之机。

  银行退却信用债

  论及中国银行间债市的最大买家,非商业银行莫属。不过,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这位大买家正不断退却。

  主力退却信用债领域自城投债始。

  2011年1月初,银监会创新部向各主承销商业银行下发《加强商业银行信用债承销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拟将商业银行主承销的信用债规模纳入银行客户授信额度,并相应计提风险资本,同时要求银行将被动持有的债券纳入专户,并增加其风险权重。

  此举将信用债规模纳入银行客户授信额度,避免单家主体过度借债。这对于城投债影响颇大,城投债的发债主体系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其融资方式以贷款为主、信用债为辅,商业银行对二者额度进行累加总控之后,二者便形成此消彼长的关系。

  “此后,商业银行在城投债领域就没什么话语权了。”石磊介绍,银行目前主要通过表外的理财产品持有城投债。

  中国债券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商业银行持有的企业债票面总额为5283亿元,占企业债市场总额的33%,相对于其在短融和中票的市场份额,大为逊色。

  数据显示,目前,商业银行是短融和中票的最大买家,截至7月31日,商业银行持有中票票面总额达10584亿元,持有短融票面总额达3778亿元,分别占到总量的64%和53%,堪称绝对主力。

  此次银监会推出的新规,影响则主要波及商业银行表内所持的短融和中票。

  在风险权重体系变化当中,对我国中央政府投资和评级 AA-级以上国家和地区的中央政府投资的公用企业债权,原来的风险权重为50%,上一版的征求意见稿即取消特殊待遇,将其纳入企业债权范畴,此次征求意见稿对此没有异议。

  新规一旦于明年初正式实行,或将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短融和中票造成冲击。

  “目前,在实际操作当中,银行对于信用债对资本的占用没有算得非常清楚,未来在梳理清楚之后,势必会对银行表内的短融和中票持有量造成冲击。”石磊表示。

  险资退却基金加仓

  主力机构商业银行在政策步步紧逼下,面临退却信用债市场的局面。而另一实力不容小觑的机构——险资,则已经开始用脚投票了。

  在城投债风险凸显,流动性持续紧缩的局面下,7月份至今的债市一片哀鸿遍野,抛盘汹涌,而其中的主力卖出机构便是险资。

  公开信息显示,云投事件持续发酵的7月份,保险公司大举减持债券493.39亿元,成为7月卖债的主力,单月减持量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以城投债为主的企业债,险资减仓便达262亿元。在所有券种当中,险资几乎选择了全线减持,仅短融券有小幅加仓。

  拉长时间线来看,今年1月末,保险机构持有的企业债票面总额达5531亿元,至4月底稍微减仓至5472亿元,此后一直在5470亿元左右波动,没有明显的加减仓举动,直至7月份,减仓262亿元,受城投债风险事件影响明显。

  相对于险资的保守,在债市风声鹤唳之际,基金却选择逆流而上。

  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基金持有风暴眼中的企业债票面总额为2140亿元,而在6月底,这一数字是1890亿元,增仓250亿元。

  同样放长眼光来看,基金在今年1月末持有的企业债票面总额则为1451亿元,4月份大举加仓至1827亿元,彼时,关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讨论正酣,基金此举可谓逆势加仓。此后,基金的企业债持仓量一直维持在1800亿元左右。

  与此同时,截至2011年7月底基金持债总量为14172.64亿元,首次站上1.4万亿元大关,创出历史新高。

  基金加仓的动机,或源于有人在危机中看到了硬币的另一面。

  有债券基金经理在公开媒体上表示,其对债市全面看好。“目前利率产品的绝对收益率正处于高位,政策性金融债经充分调整后价值已高于国债;信用产品方面,虽然地方融资平台负面消息不断,城投债严重承压,但与供给放量相伴的是买方市场即将到来,有利于资产配置;转债产品方面,大盘转债持续发行,将为市场提供大量廉价筹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