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广州经适房开售首日 8000人挤爆样板房(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8 15:2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广州经适房开售首日8000人挤爆样板房(图)

  许多市民用手机拍下经适房资料回家慢慢看。梁文祥 摄

  调控风暴下的广州楼市平淡,广州今年首批开售3824套经适房却火爆异常,在短短一天内,引来8000名准购房客,有1146户住房困难家庭登记了申购意向。记者采访发现,有80后、“裸婚”族也出现在申购大军中。据悉,广州在下半年还将推出松洲新社区426套经适房。

  【场景一】经适房申购排长龙 裸婚80后凑热闹

  家住文德路老城区的朱女士带着女儿,一早就赶到设在天河区车陂路泰安花园首层的经适房销售中心。“从开始排队到进入大厅领购房意向书,差不多花了一个小时。”

  现场销售人员说,从早上六点开始,就有申购家庭开始在门口等候。到昨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申购家庭从登记大厅一直排到了马路外。

  “小孩子一天天长大,总不能让她一直和我们睡一间房啊。”朱女士一家三口挤在仅20平米的阁楼内,平时没有客人时,女儿就睡在客厅。

  这是她第三年申购经适房。之前她看中了聚德花苑的经适房,但是分数太低而失之交臂。

  “最好能买到便宜点的房子。”朱女士的女儿很期待。

  广氮花园、安厦花园6套样板房几乎被看房客挤爆。

  做珠宝销售的“80后”孙先生挤在看房人潮里。工作10多年,买不起房,孙先生只能“裸婚”,结婚四年一直住在父母家。“5年前就开始看房,一手房太贵,买不起,二手房又没有看到好的房源。”今年拿到准购证后,孙先生第一次申购经适房。

  孙先生每月工资大概3000多元,但这次东拼西凑了二三十万元,打算一次性付款买套经适房。“现在按揭不容易,而且利息也贵。”

  和孙先生一样,公交司机傅先生结婚后也住在父母家里,现在凑了10万元首付,准备公积金贷款在广氮花园买套经适房。

  这批经适房几乎成为调控风暴下广州楼市最抢手的房子。据统计,昨天短短一天内,有8000名准购房客赶来看房,有1146户住房困难家庭登记了申购意向。

  广州市住房保障办有关人士介绍,此次有1.6万多户家庭正在轮候申购经适房,其中属于在册77177户家庭中的有4000多户。

  该人士表示,今年的广州经适房销售,仅剩下白云区松洲项目的426套经适房。

  【场景二】拖家带口 大户型零星房源成“香饽饽”

  120套零星房源,成了“香饽饽”。样板房区内贴出了一张零星房源的销售表,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

  表上显示,零星房源总价在16万元-47万元之间,其中最便宜的是芳园居一套65.88平米两房一厅的房子,总价仅有16万元。而最贵的是大塘聚德花苑一套91.99平米的三房一厅单位,总价为46万元。

  广州市住房保障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推出的零星房源有价格优势,而且大部分面积较大。

  和父母一起挤在不到20平米小阁楼中的何小姐早就看中聚德花苑的零星房源。

  “我去看过,交通很便利,各种配套设施也很齐全。”何小姐一边填写购买申请,一边向记者介绍。

  新建的广氮花园和安厦花园由于还未完工,周边各种设施还待完善,而零星房源均在配建设施齐全的成熟小区内,成了争相购买的焦点。

  一家人居住在18平米小房里的芦姨,想买个大点的房子。

  “儿子都大了,就要娶媳妇了,以后就是一家5口人。如果媳妇娘家人过来做客,就更没法住了。”芦姨认为,80平方米以上的大房子才能满足她的需求。

  “这些零星房源就很好了。”芦姨说。

  记者随机调查发现,有不少市民因家庭人口众多而特别希望入住大户型单位。

  【场景三】怕是末班车 困难家庭看房急

  芦姨在员村的单位房里一住几十年,每月房租从15元涨到现在的96元。

  她早在三年前就已经拿到了准购证。华南植物园附近的育龙居经适房开售时,她就有足够积分认购房子,定金都交了,最后却弃购了。“住房离工作地方太远了,每个月光交通费都要花不少钱。买菜也不方便。”

  此次赶着来看房,芦姨还有另一种考虑:“听说以后不卖经适房,都改建公租房了,就是想买也买不到了,这次就一定赶过来看看。”

  前不久,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在微博(http://weibo.com)上“晒”出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对其相关提案的答复。其中透露,广州正在研究停止新建经济适用房、限价房,新增的保障房均以公租房的形式建设。这一消息引起轩然大波。

  “谁不希望能拥有自己的房子呢,租房毕竟不是个办法。”芦姨说,这次如果“实在看不到合适的房子,就只好去买商品房了”。

  “对于夹心层而言,经适房是非常受欢迎的。”北大公共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韩世同说,广州不应该简单停建经适房和限价房,整个住房保障体系应该是由限价房、经适房、公租房和廉租房构成。“买不起经适房和限价房的低收入人群可以选择公租房和廉租房,这样才能保证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的完整。”

  【记者观察】高房价逼出“申购新人”

  80后、裸婚族成为经适房申购大军的新鲜面孔,其实是城市高房价的一个侧影。

  一间房子引发的问题,正在使越来越多城市居民幸福感降低,生活压力倍增,更有一些家庭在高房价面前只有望房兴叹,根本就不敢有买房的奢望。蜗居、蚁族、房奴、裸婚等流行语,早已印证着焦点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症结所在。飞涨的商品房价,正在让越来越多人远离市场,只能向保障房寻求“庇护”。

  但是,从目前来看,建设保障性住房只能让少部分具有城市户口的低收入群体获益,对于大多数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而言,还要经历房价可能继续走高的煎熬和考验。这样看来,只有保障房的建设与有效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双管齐下,才能解开高房价背后的纠结线团。

  经适房开售首日呈现出的各种纠结,与调控风暴下广州楼市的尴尬表情遥相呼应。调控新政半年过去,市场所呈现出的是低位徘徊的成交量,不同力度的楼盘优惠促销,但是购房客望穿秋水的房价回调,暂时没有出现。

  不断“给力”的楼市调控,能不能让人们可以到市场上买房,而不用挤进保障房申购大军里“抢崩头”?我们正在等待答案。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发布报告:“夹心层”对保障房不满意度上升

  南方日报讯 (记者/胡良光 实习生/周思仪 通讯员/鸣义)今年广东将建设31万套保障房,数量堪称巨大,但来自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却显示,由于难以纳入保障,广东中低收入阶层的总体不满意度明显上升。而对本地政府保障房供应的数量及公平分配情况,各收入人群的不满意度基本在25%以上,即四人中就有一人不满。

  今年,全国计划开工建设保障房1000万套,规模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根据广东今年保障房建设任务分解,全省31万套保障房中,19万套是公租房,比重超过六成。

  民众对此有何感想?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今年7月进行了“广东省城镇住房保障居民评价”民调,重点收集了低收入、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人群的评价意见,近日公布的结果显示,对本地政府保障房供应的数量及公平分配情况,各收入人群普遍不满,不满意度基本在25%以上,即四人中就有一人不满;而中低收入者更甚,两项指标的不满意度均远超满意度14个百分点以上。对于本地政府住房保障工作,低收入者评价相对较好,满意度近28%;而中等、中低收入者的不满意度均过30%,且远高于满意度。

  对于保障房的售价,中低收入者最不满,不满意度近39%,而中等收入者不满居次。此外,各收入阶层对“租金水平”、“房子质量”、“房源地段”的评价尚可,满意度均高于不满意度。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表示,概括而言,对比各类收入人群意见,低收入人群对住房保障的总体评价最好,这显然是因为住房保障是针对低收入人群设计的社会保障;而难以纳入保障的中低收入阶层,总体不满意明显上升。此外,在各类人群的各项评价中,满意度水平均不高,超过30%的一项都没有,而不满意度高于满意度的情况普遍存在,显示了住房保障与低收入和中低收入民众期待差距甚大。

  (责任编辑:单晓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