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慈善业困境须亡羊补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9 01:2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慈善领域是非不断。红十字会的风波还未褪去,就闹出一个中华慈善总会的“发票门”,接下来,随着“85后”卢星宇在网上走红,中非希望工程又被列入受到舆论质疑的名单中。当然,这也不是说,中非希望工程的运作中就一定藏有某些猫腻。
无论如何,慈善业的现状令人慨叹。中国的慈善事业原本发育就晚,近些年来发展速度稍微快些,但从现实生态来看,很多时候却是“野蛮生长”,是畸形成长。这就像一棵树,还未长大长粗,就已虫害满身。现在是要将树砍倒,还是着重治理虫害呢?答案当然是后者。
这段时间来,舆论对慈善机构重建公信力的呼吁是一波接着一波。尽管很多人对慈善事业的现状相当不满,但依然并未失去那份期许。慈善事业是爱的事业,核心思想是“利他”的,是对他人的一种关爱,是一种具有矫正功能的事业。一个缺失了慈善情怀的世界面目可憎,一个慈善事业不能健康发育的社会也是没有前途的。
那么,中国式慈善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归纳起来,其一,问题出在主流慈善机构的性质上;其二,慈善法迟迟不能出台,导致慈善公益事业往往陷入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其三,慈善文化还很不成熟。
众所周知,国内目前主要的慈善机构,都带有半官方的色彩,带有浓厚的政府背景。也就是说,今天中国的慈善事业,是政府垄断下的慈善事业。为人所诟病的慈善机构信息不透明、人浮于事、捐款使用效率不高,以及一些行为失范、缺少必要监督等问题,都与半官方背景密切相关。
有研究者甚至指出,一些慈善机构有成为衙门化机构的趋势。这样的趋势自然是要不得的,如果任由这样的趋势继续发展,中国的慈善事业将会越来越偏离正道。形象定位不清晰的慈善机构主体,既难以与国际慈善事业对接,也使得国内民众的认同感日渐远离。特别是公益腐败事件的不断出现,更是大大伤害了这些慈善机构的公信力。
因此,从官办慈善走向独立慈善,或者叫民间慈善,还原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的主体地位,势在必行。名不正则言不顺,在慈善事业的发展上,政府不能大包大揽,更不能越俎代庖。如果政府机构参与慈善活动,就如同政府机构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一样,既是做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当然,任何改革都需要一个过程,短期内,是要鼓励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对主流慈善机构形成竞争压力。
可以观察到,中国的慈善事业正面临着某种双重性:一方面,国人的慈善意识不断觉醒;另一方面,慈善领域中的矛盾与问题也越来越多,有的还相当尖锐。在缺少慈善法律法规的情形下,有些行为无法被规范、被廓清。因此,制定慈善法律,改变当前无法可依的局面,愈加显得迫切。
2005年,民政部即已启动慈善法的起草工作。但是,6年之后的今天,这部试图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仍旧处于孕育状态,何时瓜熟蒂落,还是未知之事。慈善事业涉及国家监管部门、慈善组织、志愿者、捐赠者、受捐赠者等多个方面,不同利益主体各有各的诉求,需要制度来保障与规范。
对于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来说,慈善法的立法进程缓慢,消极意义明显。等待慈善法的落地,是中国慈善业的一件大事。那些此前名声已经大受伤害的慈善机构,如果有法律制度的护航,其重建公信力之路也似乎更有保障。
无疑,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还需要继续培育慈善文化。客观地说,国内慈善文化至今仍不成熟。不难发现,与慈善事业的些许进步相伴的,是名人诈捐事件层出不穷,拿慈善行为作秀的丑闻层出不穷,有人甚至公开宣扬慈善是企业公共关系的重要一环——林林总总的问题,使得一些慈善行为严重变味。可以断言,没有健康的慈善文化,就不会有健康的慈善事业。
慈善领域是非不断,让人沉重,也促人深思。中国慈善事业需要走出当下的困境,亡羊补牢,为时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