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出局与退出的象征意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9 01:2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熊丙奇
我国学术要健康发展,必须与行政主导的评审、评价制度切割,建立学术共同体,实行学术评价
8月17日,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对外公布。同日,一篇“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客文章,再度引发公众对院士话题的热议。博客作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出现过,但在中国科学院公布的初步候选人名单中落选。饶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就预计到了这个结果”,“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
财新传媒资深科技编辑李虎军发微博(http://weibo.com)评论道:“饶毅出任北大生科院院长前,是美国西北大学讲座教授……他为人坦荡,说话做事得罪不少人,包括一些老院士。饶毅的学术贡献大过很多中科院院士,他的落选是中国学术界的悲哀。”
在此我无意用这样的话来说明饶毅就一定该当选院士,对于院士评审,有不少著名学者也是经过多轮才最后当选的;而是对于饶毅这么一位敢说真话且学术水平得到公认的学者,却在官方评审中早早落马,不由让人怀疑,官方的学术评审究竟还有多大的公信力?
不少网友呼吁增强院士评审的透明度,减少其“复杂性”,但这显然是一厢情愿。因为从院士评审的操作机制看,就不可能“单纯”。与其他国家的“院士”评选不同,我国的中科院、工程院,说是“学术机构”,但其实是“部级单位”,前不久中科院公布去年公务接待费,达9995万元之巨;院士评审,说是“学术评价”,实质是“行政评价”;院士头衔,说是学术头衔,却与各种实际利益挂钩——国外当选院士者,非但不能享受副部级福利待遇、公车待遇、政府津贴,有的还要自己交“会费”,所谓院士,其实就是某个学会的“会员”。
我国学术的行政化,在很大程度上,与院士评审制度有关。一方面,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行政官员,可以利用手中的行政权,获得课题、经费、学术成果,进而在学术行政评价体系中,很快成为知名学者,甚至成为院士;另一方面,当选院士之后,就拥有至高无上的学术话语权,而如果一个大学校长、学院院长同时是院士,就把所有行政权和学术权全揽,通吃的局面想不形成都难。“院士出官,官出院士”,是这评价体系的鲜明写照。
除此之外,院士评审制度,还是让所有学者“体制化”的重要工具。院士以降,学术界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院士在最高级,掌握最多的学术资源,接下来的长江学者、博导、教授,学术权力递减、学术资源也递减。如果一名学者想走通自己的学术路,就得靠拢这套体系。普通教师和研究者,在“出道”之前,就生活在这学术利益链的底层。如此学术环境,怎指望有自由思想与独立人格?
这就是饶毅出局引起如此强烈反响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谁都知道院士评审是那些“体制化”十分成功者的盛宴,但所有体制中人,都不愿意自己成为失败者。所以,一边骂着这一制度,一边维护这一制度。甚至有时期待,这一制度,会出现一些例外,比如像饶毅这样的学者,也会入选。
而现实把这一小小的期待摧毁了。这一事件的象征意义,由此远大于实质意义——实质意义不过是一个候选人出局而已,而同样出局的人还有不少——它告诉大家,不愿意“体制化”,总是指出学术体制弊端的学者,哪怕他学术水平再高,在体制内的希望是渺茫的,对于行政评价来说,权力是第一位的,学术在其次。
饶毅无疑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宣布自己再也不候选院士。这种切割,其实是与行政评价体系的切割。而这同样是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其实质意义是,自己不当院士,不再与这行政评价体系玩——这启示大家,我国学术要健康发展,必须与行政主导的评审、评价制度切割,建立学术共同体,实行学术评价。诚如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所言:“院士的评选尽管因素比较复杂,但学术水平应该是主要因素。”
但问题在于,由既得利益者主导的行政评价,怎能实行主动的切割呢?或许,我们应期待着更多“饶毅”的出现,成为推动评价机制改革的力量。
(作者系上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