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风”起酒泉 “电”亮神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9 08:18 来源: 经济日报

  地处西部的甘肃省曾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诞生过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油田、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一批大型工业企业。如今,地下资源的枯竭没有阻挡甘肃前进的脚步,凭借河西走廊源源不竭的风能,这个老能源基地通过发展风电产业正在成为新兴的新能源基地。

  驱车行驶在甘肃省酒泉市的茫茫戈壁上,好像走进了一望无际的风力发电机组成的“白色森林”。挺拔高耸的风机塔顶上,巨大的叶片悄无声息日以继夜地把西北风变成清洁的电,源源不断地送往各地。

  甘肃省委书记陆浩介绍说,甘肃河西走廊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竣工,新疆与西北750千伏电网联网,甘肃风电外送工程投运;风电总装机达到550万千瓦,今年将新增装机300万千瓦;风电装备制造业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23亿元,预计今年制造能力达到300万千瓦以上,销售收入可突破300亿元。一个充满活力、前景广阔的风电装备制造园区正在酒泉崛起。

  产业发展迎风转向

  过去在河西走廊一带,人们几乎谈风色变。老百姓常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农民到地里去干活,要用头巾包起头。房子只有门没有窗户,怕风连着沙子刮进屋里。

  这过去被视作灾害的大风,如今却成为甘肃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诸多挑战的压力下,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大规模发展风电——甘肃找到了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又能够充分结合自己优势的新路子。

  甘肃风能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据测算,其理论储量约2亿千瓦,位居全国第五。河西走廊一带的瓜州被称为“世界风库”,玉门则被称作“世界风口”。

  其实,早在2006年,甘肃就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构想。经过多年来一步步的探索,2010年,甘肃风电建成装机容量已从“十一五”初期的11万千瓦猛增到55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二。到今年6月底,风电并网运行容量达到420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容量的17.1%。

  如今,在酒泉1100平方公里的戈壁滩上,集中布局了32个大型风电场,总装机规模高达500多万千瓦,平均每20平方公里就有1个10万千瓦风电场。甘肃正在进一步加紧建设已经获得审批的千万千瓦级风力发电基地,已经有19家发电企业入驻甘肃。

  不占农田,不用拆迁,就在这茫茫戈壁上,飞转的风机让甘肃人民看到了新希望。不仅是风能,河西走廊地区太阳能的条件也非常好,一年的日照时间在3200小时以上,太阳光的辐射强度也很高,每平方米在6千兆以上,日照的时间和辐射强度决定了发电的能力和可提供的动力。

  由于光伏太阳能发电用的太阳能电池板需要大面积占地,最近甘肃省又在探索风电与太阳能交叉发展的问题,在风力发电场风机之间的空地上放置太阳能电池板,这样一来,节省了土地,实现了集约发展,甘肃省能够将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装备制造风起云涌

  发展新能源产业离不开装备。比如,风电离不开风机。而风电设备都很大,重量达几十吨、上百吨,一个叶片几十米长,长距离运输非常不方便。因此,风电装备的特点,决定了其装备制造应该是就地就近。

  为此,甘肃省于2008年启动了酒泉新能源产业园建设,华锐、金风、东方电气等知名企业均已入驻产业园。目前已有35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签订入园协议,总投资上百亿元,已形成年产风机3000台的生产能力。

  “过去是零部件到这里来组装,现在零部件、工厂都落地在这里了,轴承、发电机、变速箱等都能够在基地生产,一些企业还在园区建立了研发机构。”酒泉新能源产业园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东方电气(酒泉)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着,总经理夏宇告诉记者,今年4月,2.5兆瓦风力发电机在酒泉基地下线,这是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风机。

  甘肃省风电产业的发展,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夏宇说,东方电气将在这里投资兴建具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的大功率、全功能风机试验和测试平台。

  风电企业的纷纷入驻,让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发挥了很好的产业集聚作用,企业之间互相协助、配套,同时也相互竞争,相互借鉴经验,客观上促进了整个园区以及酒泉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建设,把资源、市场、技术、设备、人才、服务等产业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以风电基地为依托,以园区为载体,以装备制造产业化、本地化为目标的风电装备制造业集约发展、组团发展的新优势。未来几年内,这种优势还将更加突出,对于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技术进步,完善强化产业服务,降低投资成本,提高产业效益将产生巨大作用。

  目前,酒泉新能源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风机装备产业园区。去年,甘肃全省风电装备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8亿元,占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78%。

  科学发展乘风破浪

  甘肃找到了实现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发展新能源产业,然而这条路走得并不平坦。起初,建风力发电厂、引进国外的风力发电机完全是试验性质,能不能大面积地搞,发了电以后上网的问题该如何解决等都是未知数。

  甘肃省本着科学的态度,对风电发展进行了规划,在河西走廊一带建起了多个测风点,最终形成细致的分布图。

  “必须要科学布局,科学地进行规划和设计,把风场的设计搞好,这是很重要的。”陆浩说。

  科学的规划必不可少,执行规划的过程中也总会遇到各种问题。今年上半年,甘肃风电基地发生了多起风机脱网事故,给电网平稳运行带来风险。

  电力专家来到河西走廊,对脱网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分析,拿出了分析报告,提出了解决办法。比如过去几十台风机用一个接地保护,哪个地方出问题一下子整个电就全脱网了。现在接地保护是一个塔架一个接地,发生问题只影响一个风机。

  经验是在实践中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

  风电发展的过程中,还有消纳的问题需要解决,发出的如此巨量的风电谁来用?

  甘肃省提出,消纳风电必须坚持就地消纳和电力外送并举的原则,任何单一的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就地消纳就需要发展高技术、高载能的基础产业,目前,基地附近的酒泉钢铁厂上马了一套电解铝装置,采用最先进的技术,电流密度能够达到600个千安培,这是国际上最高电流密度的电解铝工程,这样生产一吨铝就可以省2000千瓦时电。因此,发展高技术、高载能产业或许将成为甘肃未来发展新的产业选择。

  电力外送则涉及电网安全问题。电力送往东部沿海地区,如此大规模、远距离的电力输送,电网面临的巨大压力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要大规模、远距离输送,就要通过交流和直流两种特高压线路来解决,通过直流可以大规模输送,通过交流可以把风电纳入大电网进行消纳。因此风电外送,要坚持“强交强直、先交后直”的原则,建设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

  2010年11月3日,新疆与西北750千伏电网联网工程暨甘肃千万千瓦级风电一期外送工程正式投入运行,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外送大通道正式打通,由风而来的清洁电能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地。

  乘着永不枯竭的西北风和国家发展新能源产业政策的东风,甘肃将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