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邱林:“还利于民”才能不断提高国人购买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0 06: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瑞银最新发布的《物价与收入——全球购买力比较》报告显示,由于工资水平超过物价,瑞士苏黎世、澳大利亚悉尼、卢森堡、美国迈阿密及洛杉矶等五城市,居全球国内购买力排名前列。中国上海、北京由于收入水平较低,其购买力居排名的最低一档,在调查的73个国际都市中,分别列第61位和第63位。

  瑞银选取了122种商品与服务,进行全球物价的比较,并以纽约为100,排名各城市的物价指数。来自北欧及瑞士的城市——奥斯陆、苏黎世、日内瓦、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物价水平全球最高,但这些城市工资水平通常也较高。纽约物价排在第13位,上海和北京分别居第49和第58位。不论是薪金,或是购买力,上海、北京在全球主要城市购买力排名中均列末端。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的购买力已明显下降,而且与中国GDP的增长、经济实力的提高不成正比。在人们的想象中,中国GDP似乎在不断扩大,只要再稍加努力,公众的钱包也会鼓起来。但是,这样的局面并未出现。目前,中国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仍然较低,未对经济增长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

  有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36.3%。这一比重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还处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之下。

  实际上,中国经济存在着一个基本失衡,这就是政府投资太大。由于受收入增长缓慢,物价增长过快的影响,国民的购买力能力相对偏低。换句话说,购买力不强决定了消费能力不强,造成多年来居民消费规模相对较小,增长缓慢。

  目前,我们没有得到中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最新数据。但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只有当GDP与消费增长成正比时,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购买力强劲的国家。例如,美国消费占GDP的比重最高的时候是72%,受经济危机影响,2010年降至70%;而中国消费占GDP的比例仅为30%至37%,也就是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只有美国的一半。美国也许是消费过度了,但对中国来说则是消费不足。

  这是十分不正常的。“中国制造,世界消费”几十年来,这个口号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奉行的座右铭,然而,我们至今也没有看到“中国制造,中国消费”口号将其取而代之。不管中国经济增长有多快,而普通民众并没有真正享受到的改革成果。当中国家庭把可支配收入的四分之一存起来,普通民众和各单位加起来每年储蓄2.5万亿美元。

  瑞银的报告提醒我们,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强普通民众的购买力,并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中国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就应把刺激国民消费作为当务之急。我们必须看到,只有普通民众的社会保障得到改善,才可能唤醒他们的购买动力。换言之,政府只有“还利于民”才能突破内需不足瓶颈。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根本扭转普通民众收入在国民经济份额持续下降的趋势,采取实实在在的“富民”政策。(邱林)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新闻:瑞银发布“全球城市生活成本TOP10” 奥斯陆居首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