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一年只买一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1 13:50 来源: 北京晚报

  ■一只花蛤

一年只买一次

  所谓的选时,实际上是指投资者力图对市场的波动加以利用并由此实现超额收益,战胜市场的一种方法。

  选时者认为,只要能够准确把握市场整体走势,通过市场预测把握市场投资时机,以及掌握投资时机的最佳途径。不管你是基金经理还是个体投资者,最终都能追求到高额的利润。

  聪明的投资者早已看出了选时的无效性。先锋基金的创始人约翰·伯格很有感触地说:“在我从事金融业这30年中,从未遇过常胜将军。实际上,我的个人感觉是,竭尽全力地去把握市场时机不仅不会使你的投资账户增值,相反还会带来负面影响。”

  价值投资者也讲究买进的时机,但却不是“选时”投资者的那种时机。

  逢低买进是价值投资的第一原则。就如同购买商品一样,只有逢低买进,才能使每一元钱的投资价值最大化。逢低买进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增加潜在利润。当价值投资者买进的股价远低于1元的时候,其潜在的投资报酬率就越高,亏损的风险也就越小。反之则反是。如果一家公司的每股价值为50元,除非它的股价跌落在50元以下,否则就不考虑买进,而且要越低越好。以40元买进一只股票的收益一定比50元买进时要高,其获利空间的大小更多地取决于买进的时机。

  而选时投资者恰恰相反,其着重点在于把握市场的整体走势,趋势向上时买进,趋势向下时卖出,而且其间必须通过市场的预测来掌握最佳的投资时机。许多投资者显然已经被训练到相信只有股价上涨才是买进的最佳时机,从众追高是比较安全的,股价下跌则是比较危险的。“害怕跟不上”的心态使得他们深信,如果现在不买进股票,股价只会越涨越高,以至于可能错过这个波段。《不战而胜:价值投资法》一书的作者提摩西·维克曾戏谑说,这就是世界上唯一的把消费主义的基本教条“倒行逆施”的地方。

  由此可见,这两种方法是有显著区别的,并不能混为一谈。

  因为出现价值低估的情形并不多见,通常情况下极端的下跌往往只有几年一次,相对的下跌可能要多一些,但也可能只有一年一次。因此这就注定了不能经常买进。过去几年,A股部分股票出现较为明显的低估,提供了买进的时机。2008年底一次,2010年中一次,最近又出现一次。价值投资者不祈求买在最低点,只要自己觉得价格合理就行,我以为这样基本上符合“在大象出现时射击”的策略。而当一旦买进,也并不准备卖出。

  按照提摩西·维克的说法,抱牢股票的原则有三:一是持股的时间必须长到足以让市场重新评价该股票;二是只要公司能继续保持或超越预期的盈利,就应该抱牢股票;三是应该假设会持股至少两年,因为这通常是股票涨到公平价格所需的时间。

  巴菲特在一次演讲时说,在未来10年里,他希望在座的每个人可能都是股票的“净买家”,而不是“净卖家”,所以每人都应该盼着更低的股价。对此我深信不疑。他的理由是,因为在未来10年里,你们肯定是汉堡包的大吃家,所以你应该盼着更便宜的汉堡包,除非你是养牛“专业户”。如果你现在还不拥有可口可乐的股票,你又希望买一些,你一定盼着可口可乐的股价走低。你盼着超市在周末大甩卖,而不是涨价——显而易见,巴老是金融市场里把消费主义的基本教条贯彻得最好的人。J145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