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消费需求的形势与策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2 08:33 来源: 经济日报从统计数据看,当前消费运行,既存在着农村消费增速加快、大中型企业销售较好等积极变化,也存在着增势不尽如人意、消费率偏低等诸多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既要着眼近期消费热点的培育,也要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积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努力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立足扩大内需是我国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需要。而扩大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点。我们说内需不足,主要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我国居民消费率较低,可开拓的空间很大。
从统计数据看,今年上半年消费运行存在着农村消费增速加快、大中型企业销售较好等积极变化,但消费需求增势并不尽如人意,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低于投资贡献率。预计未来一个时期受居民收入增加、税负减轻、物价稳定等因素的影响,消费品零售额有望呈现小幅加快的增长态势,全年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左右。
(一)
□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
□消费结构变化明显,不同消费品种呈现有升有降变化特征
从统计数据看,与前两年消费需求逆势快速增长的势头不同,今年上半年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减慢。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现一定恢复性增长,同比增长17.2%。
从国民核算角度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47.5%,拉动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
从特点看,消费品市场在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消费结构变化明显,不同消费品种呈现有升有降的变化特征。
一是农村消费增速有所提升,城乡消费差距缩小。随着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到位,农村消费逐渐升温,城乡消费增速差距缩小。上半年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6.9%和16.2%,城乡消费名义增速差距由去年同期的3个百分点缩小为0.7个百分点。
二是限额以上大中型企业销售快速增长,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支撑。它的快速增长对总体消费高位趋稳的增长态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三是受通胀预期和国际金价上涨的影响,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呈现高增长。受负利率不断扩大、房地产调控尚未见顶、证券市场持续缩水和国际金价上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居民投资渠道受限,出于防范通胀和保值避险的考虑,消费者对金银珠宝类商品消费情有独钟。
四是汽车销售大幅降温。受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燃油价格不断攀升、部分城市治堵限购车辆以及日本地震关键零部件进口受阻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增速大幅减慢。汽车销售减速对总消费的负面影响较大。
五是家电下乡政策效应减弱,家电产品销售增速趋缓。今年以来,受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基数较高和政策效应递减等因素的影响,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增幅减缓,给总体消费带来不利影响。初步测算,上半年家电消费拉低消费品零售额0.2个百分点。
六是消费者信心指数低位徘徊。根据央行的二季度调查统计,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83%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其中41%偏好“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变相储蓄,只有17%的倾向于“更多消费”。消费者信心低位徘徊、居民消费意愿降低成为消费增速减慢的重要原因。
(二)
□扩大消费需求既面临一系列有利条件,也面对诸多挑战
□预计全年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7%左右的增长
虽然上半年消费增速低于去年同期,但随着税收政策调整、社保完善和增加居民收入等政策出台,城乡居民消费支付能力将有所提高,消费品零售额有望呈现稳步加快的增长趋势,推动全年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7%左右的增长。
一是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将促使农村消费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3.7%,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成为1985年以来农民收入的最快增速。随着夏粮丰收和粮食收购价进一步提高以及国家多项涉农补贴政策到位,未来几个月农民收入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将使农村消费后劲倍增。二是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以及部分省市提高社保待遇有利于增加低收入阶层消费能力。三是提高个税起征点将有助于扩大消费需求。
但也要看到,未来一段时间消费增长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一是汽车消费增速逐月走低,成为消费增长趋缓的重要因素。受优惠政策取消、部分城市限购、汽油价格多次上调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销售大幅减速。
二是通胀预期仍存,对消费的影响弊端较多。今年的通胀形势比较严峻,电荒、猪肉涨价已经成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有力推手,令我国当前通胀治理面临较大压力。价格持续上涨对居民消费的负面影响较大。一方面,食品价格涨幅较高对其他消费的挤占影响逐渐显现。另一方面,工业用品、服务价格和资源价格全面上涨导致居民实际消费能力锐减,挫伤了消费者的信心,个人消费行为趋于谨慎。
三是负利率损害居民实际利益和消费能力。随着物价涨幅不断提高,负利率日趋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不断缩水。由于我国多数居民储蓄是为购房、子女教育等消费能力的积蓄,负利率非但不会刺激当期消费的增加,反而削弱了居民未来的消费能力。
与此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导致居民消费顾虑重重。消费环境对相关消费的抑制作用不可小觑。
总的来看,受多种因素的拉动,未来几个月消费需求增速将小幅加快,下半年消费品零售额有望增长17.3%,增速高于上半年0.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3199亿元,名义增长1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1%,增速分别低于上年1.4个和2.7个百分点,但仍高于最近10年的平均水平。预计全年城镇消费增长17.2%,乡村消费增长16.9%,城乡消费差距缩小为0.3个百分点。
(三)
□扩大居民消费需多措并举,既要着眼近期消费热点的培育,也要着眼长远,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政策,探索多种办法,建立长效机制
国际经验表明,大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支撑。我国人口多,幅员广,回旋余地大,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扩大内需有着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均要求我国在“十二五”时期立足扩大内需,积极有效扩大消费需求,切实提高消费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必须加快建立健全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探索以消费需求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新思路和新动力。
一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扩大居民消费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这就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要更加注重就业和劳动报酬在一次分配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以此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突破口。
二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抓手。要坚持民生优先,加快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改善进城农民的工作和生活待遇,积极培育城市消费的新生力量。一方面,要对农民工进行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职业培训。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设立农民工培训专用基金,采取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各出一点”的办法,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给予适当补贴;另一方面,要有序地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就业、医疗、社保、住房和子女教育等基本保障体系,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消费群体。
四是提高农民的农业内部收入水平。建议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上采取如下措施: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重点扶持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城市社区消费合作社形成产销联盟,以该联盟为平台,实现产销直接见面;继续完善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的保护价收购制度。
五是积极鼓励和倡导低碳绿色消费。在全球经济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扩大鼓励消费政策也要有所优化,避免出现“先消费、后污染、再治理”的现象。 (执笔:祁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