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并巢湖 大合肥进入3000亿元俱乐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3 01:2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钱平广
8月22日上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并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原地级巢湖市所辖的一区四县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由此,近来甚嚣尘上的关于安徽巢湖市“一分为三”的说法终于通过官方的正式宣布得以尘埃落定。
安徽省省辖市由17个减少为16个,这也是该省历史上一次较大的行政区划调整。
安徽省社科院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省政府参事孙自铎22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南京和武汉两个城市圈之间的广阔地带客观上仍缺少一个大的城市圈,而此次巢湖拆并,则为合肥成为武汉、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圈扫除了空间上的障碍。
合肥成“分拆巢湖”最大赢家
据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吴旭军介绍,根据国务院的批复,撤销地级巢湖市。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以原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作为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和县的沈巷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对于安徽省省会合肥来说,无疑是此次“分拆巢湖”的最大赢家。巢湖部分地区并入合肥后,合肥的人口将达到700多万,而面积则扩大了40%,从原来的6000多平方公里陡然增至10000多平方公里,不仅将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变成其“内湖”,成为名副其实的环湖临江城市,更实现了与马鞍山、芜湖无缝对接,加强了与安徽省内经济发展较快城市的联系,增加了自身的经济辐射范围和吸引力。
本报记者查阅资料初步估算,巢湖部分划归合肥后,按照去年的GDP数值,合肥的GDP将由原来的2700亿元增至3012亿,在全国省会城市(包括直辖市)中的排名虽不能上移,但极大拉近了与排在第18位的福州的距离。而在安徽省内,由于巢湖部分地区也并入了芜湖和马鞍山,合肥GDP是芜湖、安庆、马鞍山三市GDP之和这一状况没有多大变化,但就单个市来说,合肥已经将其他省辖市远远抛在后面。并入巢湖部分地区后,合肥GDP是安徽省GDP排名最末的池州市的近11倍。
“对于合肥来说,成为像南京、武汉这样的特大城市圈的目标是一定的,至于何时能实现还不好说。”孙自铎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个人估计,在未来8~10年,合肥赶上南京、长沙还是有希望的,但是,超越武汉仍需要更长时间。”
与此同时,合肥也在去年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并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10名。到2020年,合肥人口规模将达1000万。但合肥向东是南京,向西是武汉,夹在两个大城市之间,发展空间被压制。
孙自铎认为,去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复,这是合肥成为特大城市圈的有利条件之一,此外,在武汉与南京之间的广阔地带,尤其是安徽作为一个拥有6000万人口的大省,客观上也需要一个像南京、武汉这样的特大城市圈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此次巢湖部分地区并入合肥,为合肥未来发展扫除了空间上的障碍。”孙自铎说。
分分合合的巢湖
拆分前的巢湖市总面积9400多平方公里,襟江拥湖,交通便捷。淮南、合九铁路及合宁、沪蓉、合巢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长江流经巢湖市182公里,芜湖—巢湖公铁两用大桥和铜陵—巢湖公路大桥横跨长江天堑。
据报道,当时成立地级巢湖市的时候,学术界就持反对意见。因为巢湖夹在合肥与芜湖两个相对强势的城市之间,它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的压制。同时它还制约了合肥向南发展的空间。
“地级巢湖市就是个早产儿,1999年撤销巢湖地区成立巢湖市,这是当时全国范围的一次调整,其实就是一个文件让巢湖地区变成巢湖市了,这是典型的行政型城市,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见证了此次巢湖拆并计划由酝酿、调研,到最后形成决策全过程的安徽省政府参事程必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更重要的是,原巢湖市下辖的几个县都是依托临近的经济发达城市发展,庐江依托合肥,和县、含山依托马鞍山,无为依托芜湖,都是相对独立于巢湖在发展,并没有形成整体的合力。
根据去年安徽各县GDP统计数据,原巢湖市所辖4县经济发展极为不均。目前划归芜湖市管辖的无为县GDP为178.22亿元,位列全省第三。划归合肥市管辖的庐江县GDP为83.2亿元,划归马鞍山市管辖的和县、含山县GDP分别为71.9亿元和52.74亿元。
合芜马联体融入长三角
根据此次巢湖拆并方案,居巢区和庐江县并入合肥后,合肥向南的发展空间就会大大拓展。而芜湖、马鞍山也越江而过,成为跨江城市,并与合肥实现无缝对接,形成一个整体,地缘优势明显。
更为重要的是,安徽开始着力打造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与长三角经济区对接。巢湖拆并后,合芜马三市连成一片,所形成的集群效应能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从而加快安徽真正融入长三角的步伐。
而长三角经济体向泛长三角腹地扩展,首先面对的就是安徽,而作为安徽经济中心城市的合肥、芜湖、马鞍山要与这些经济体进行对接,加强自身的建设也是一个必需的条件。除此之外,合芜马扫除地理上的隔阂后,其整体的发展也势必带动整个安徽省区经济,并在省内产生较大的内聚力。
对此,参与安徽行政区划调整课题组研究的程必定先生指出,这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统筹安排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全面提升产业转移水平,培育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